改良式的轮组止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80269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良式的轮组止挡装置,包括有一二侧壁分别具有长槽孔的ㄇ型支撑架,该支撑架端面设置具有棘轮的转轴;一通过轴杆活动结合于长槽孔中的轮体;一通过轮体的轴杆活动设置于支撑架与轮体间的限制机构,该限制机构的一端具有一按压单元,另一端具有一止挡单元;其中该止挡单元是由一连动板、一承载板及一连接连动板与承载板一端缘的横板所构成,该连动板的另一端缘具有多个由齿状体构成的压迫部,而该承载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与轮体端面对应的顶掣部,并于该横板的一面具有可供与棘轮对应的齿状凸板。由此,可压迫按压单元使止挡单元达到可限制该轮体的动作方向及轮体的转向。(*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改良式的轮组止挡装置,其可达到限制该轮体的动作方向及转向的功效。
技术介绍
一般公知的脚轮构造,其包含由一固定座、一轮架、若干的钢珠与一轮体所构成;其中固定座,其可由螺栓锁合固定于机具的底部,固定座底部设有一圆环形凸部,该圆环形凸部的外环壁并环设有至少一道以上的钢珠容置槽;轮架,其顶部形成一圆环形颈部,该圆环形颈部恰可套设于固定座底部所设圆环形凸部外面,圆环形颈部的内环壁并环设有至少一道以上的钢珠容置槽,钢珠容置槽且对应于固定座的圆环形凸部上所设钢珠容置槽;若干的钢珠,其恰可容置于固定座的圆环形凸部上所设钢珠容置槽与轮架的圆环形颈部上所设钢珠容置槽之间内,并可于钢珠容置槽与钢珠容置槽内滚动;轮体,其是通过一轮轴设于轮架底端,而可依轮轴做灵活的滚动;其特征在于该固定座的圆环形凸部外环壁形成一斜锥状壁面;该轮架的圆环形颈部内环壁亦形成一斜锥状壁面;由此,可降低钢珠所承受的剪应力,避免钢珠容易磨损或崩裂损坏,进而可提高钢珠的使用寿命。虽然上述公知的「万向脚轮的改良构造」可避免钢珠容易磨损或崩裂损坏,进而可提高钢珠的使用寿命,但在实际使用时,该万向脚轮是固设于物体的底部,以利使用者将物体通过万向脚轮而易于移动,而当物体被移动至预定位置时,该位置的地面不一定都是平整的表面,也有可能是斜坡处,而由于该脚轮本身并无可供止挡煞车的结构,因此,当使用者欲将轮体加以煞住时,一般均会在该轮体与底面之间设置一止挡物,或者是当使用者将物体移动至预定位置时,为防止被轻易的推动,亦同样会在该轮体与底面的间设置一止挡物,才能使该物体被移动至预定位置时能达到静止不动的效果,但是由于一般使用者均是随意以石头、砖块或报纸等物品作为止挡物的使用,因此,当离开时通常都不会再加以捡拾带走,所以当下次欲再使用止挡物时则必须再另外捡拾,倘若所到的环境无可作为止挡物的物品时,即会造成使用者的困扰,故,造成无法符合实际使用上的所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在于解决上述缺失,避免缺失存在,可于轮体煞车时通过压迫按压单元,而使止挡单元顶掣于轮体与棘轮上,达到除可限制该轮体的动作方向之外,亦可同时限制该轮体的转向。为达上述的目的,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改良式的轮组止挡装置,包括有一二侧壁分别具有长槽孔的ㄇ型支撑架,该支撑架端面设置具有棘轮的转轴;一通过轴杆活动结合于长槽孔中的轮体;一通过轮体的轴杆活动设置于支撑架与轮体间的限制机构,该限制机构的一端具有一按压单元,另一端具有一止挡单元;其中该止挡单元是由一连动板、一承载板、及一连接连动板与承载板一端缘的横板所构成,该连动板的另一端缘具有多个由齿状体构成的压迫部,而该承载板上是设置有至少一与轮体端面对应的顶掣部,并于该横板的一面具有可供与棘轮对应的齿状凸板。较佳地,该连动板的二侧是分别以翼板设置于限制机构的另一端。较佳地,该顶掣部是由一螺杆、一连接于螺杆端面压迫块及一设置于螺杆上的螺合件所构成。因此,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可压迫按压单元使止挡单元达到可限制该轮体的动作方向及轮体的转向。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外观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4、5是本技术的止挡状态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ㄇ型支撑架1长槽孔11转轴12 棘轮13轮体2 轴杆21限制机构3 按压单元31止挡单元32 连动板321承载板322 横板323压迫部324 齿状凸板325翼板326顶掣部327螺杆3271 压迫块3272螺合件3273 长孔33物体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及2』所示,是本技术的立体外观示意图及本技术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如图所示本技术涉及的一种改良式的轮组止挡装置,是由一ㄇ型支撑架1、一轮体2及一限制机构3所构成,可通过限制机构3达到可限制该轮体2的动作方向及轮体2的转向。上述所提的ㄇ型支撑架1的二侧壁分别具有一长槽孔11,且该ㄇ型支撑架1的端面具有一转轴12,而该转轴12的一端具有一棘轮13。该轮体2是通过一轴杆21活动结合于ㄇ型支撑架1的长槽孔11中。该限制机构3是通过轮体2的轴杆21活动设置于ㄇ型支撑架1与轮体2的间,且该限制机构3的一端具有一按压单元31,另一端具有一止挡单元32,而该止挡单元32是由一连动板321、一承载板322、及一连接连动板与承载板321、322一端缘的横板323所构成,该连动板321的二侧是分别以翼板326设置于限制机构3另一端的长孔33中,该连动板321的另一端缘具有多个由齿状体构成的压迫部324,而该承载板322上设置有至少一与轮体2端面对应的顶掣部327,该顶掣部327是由一螺杆3271、一连接于螺杆3271端面压迫块3272、及一设置于螺杆3271上的螺合件3273所构成,并于该横板323的一面具有可供与棘轮13对应的齿状凸板325。如是,通过上述的结构构成一全新的改良式的轮组止挡装置。请参阅『图3、4及5』所示,是分别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及本技术的止挡状态示意图。如图所示当本技术于运用时,是可通过ㄇ型支撑架1端面的转轴12设置于所需的物体4上,使物体4可通过轮体2作所需的位移,而当欲对轮体2进行煞车时,是施以一外力压迫该限制机构3一端的按压单元31,使该限制机构3另一端的止挡单元32被向上拉引,同时通过与限制机构3结合的轴杆21于长槽孔11中往前移动,进而带动轮体2往前,此时,该止挡单元32上的连动板321及承载板322则同时顶掣于往前移动至轮体2周缘,使该连动板321上的二压迫部324压迫于轮体2表面,同时使该承载板322上所设顶掣部327的压迫块3272对应压迫于轮体2的端面,让二压迫部324配合顶掣部327于轮体2周缘上形成四点煞车的型态,并使该横板323一面的齿状凸板325与转轴12上的棘轮13对应嵌合,如此,即可于轮体2煞车时通过压迫按压单元31,而使止挡单元32顶掣于轮体2与棘轮13上,而达到除可限制该轮体2的动作方向之外,亦可同时限制该轮体2的转向。另本技术顶掣部327的压迫块3272与轮体2表面的距离,是可依轮体2的厚度进行所需的调整,当调整时是以螺合件3273配合螺杆3271进行顺时针或逆时针的转动,使该螺杆3271往前或往后移动以调整压迫块3272与轮体2端面的距离。综上所述,本技术改良式的轮组止挡装置可有效改善公知的种种缺点,可压迫按压单元使止挡单元达到可限制该轮体的动作方向及轮体的转向。惟以上所述者,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技术实施的范围;故,凡依本技术权利要求书及技术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技术专利涵盖的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改良式的轮组止挡装置,包括有一ㄇ型支撑架,该ㄇ型支撑架的二侧壁分别具有一长槽孔,该ㄇ型支撑架的端面具有一转轴,而该转轴的一端具有一棘轮;一轮体,该轮体是通过一轴杆活动结合于ㄇ型支撑架的长槽孔中;一限制机构,该限制机构是通过轮体的轴杆活动设置于ㄇ型支撑架与轮体之间,且该限制机构的一端具有一按压单元,另一端具有一止挡单元;其特征在于该止挡单元是由一连动板、一承载板、及一连接连动板与承载板一端缘的横板所构成,该连动板的另一端缘具有多个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良式的轮组止挡装置,包括有一ㄇ型支撑架,该ㄇ型支撑架的二侧壁分别具有一长槽孔,该ㄇ型支撑架的端面具有一转轴,而该转轴的一端具有一棘轮;一轮体,该轮体是通过一轴杆活动结合于ㄇ型支撑架的长槽孔中;一限制机构,该限制机构是通过轮体的轴杆活动设置于ㄇ型支撑架与轮体之间,且该限制机构的一端具有一按压单元,另一端具有一止挡单元;其特征在于:    该止挡单元是由一连动板、一承载板、及一连接连动板与承载板一端缘的横板所构成,该连动板的另一端缘具有多个由齿状体构成的压迫部,而该承载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与轮体端面对应的顶掣部,并于该横板的一面具有可供与棘轮对应的齿状凸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川海
申请(专利权)人:圣佰企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