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向机构以及流水线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00512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20 13:06
导向机构以及流水线设备,包括:两相对设置的第一导向条、第二导向条;该第一导向条包括:一第一导入部、第一输送部、第一连接部,该第二导向条包括:一第二导入部、第二输送部、第二连接部;其中,该第一导向条与第二导向条的间距沿该产品输送的方向逐渐变小,该第一导向条与第二导向条均还包括一突起部,该突起部设置于该第一导向条以及第二导向条的内壁以使该待输送产品与该第一导向条或第二导向条实现线接触,该第一连接部与该第二连接部相互错位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使得产品更容易传输,提供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导向机构以及流水线设备,包括:两相对设置的第一导向条、第二导向条;该第一导向条包括:一第一导入部、第一输送部、第一连接部,该第二导向条包括:一第二导入部、第二输送部、第二连接部;其中,该第一导向条与第二导向条的间距沿该产品输送的方向逐渐变小,该第一导向条与第二导向条均还包括一突起部,该突起部设置于该第一导向条以及第二导向条的内壁以使该待输送产品与该第一导向条或第二导向条实现线接触,该第一连接部与该第二连接部相互错位设置。本技术能够使得产品更容易传输,提供生产效率。【专利说明】导向机构以及流水线设备
本技术涉及生产设备,尤其涉及导向机构以及流水线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导向机构使用的导向条的导向方式都是面接触导向的,并且导向条拐角未错位,这样的导向机构无法适应流水线操作员将待输送产品(比如包装盒)随意摆放在流水线上的情况,可能会导致待输送产品易在轨道入口处卡死;同时由于导向条与产品的侧面接触面积大,摩擦阻力变大,也容易导致包装盒卡死,影响包装盒通过,设备报警率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而提出一种导向机构以及流水线设备,能够解决现有技术的生产流水线容易使得产品在轨道入口处卡死以及待输送产品与导向条为面接触导致摩擦力增大而不易输送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导向机构,包括:两相对设置的第一导向条、第二导向条;该第一导向条包括:一在第一方向导入待输送产品的第一导入部、沿产品输送方向延伸的第一输送部、连接该第一导入部以及第一输送部以使该第一导入部平缓过渡到该第一输送部的第一连接部,该第二导向条包括:一在第二方向导入待输送产品的第二导入部、沿产品输送方向延伸的第二输送部、连接该第二导入部以及第二输送部以使该第二导入部平缓过渡到第二输送部的第二连接部;其中,该第一导向条与第二导向条的间距沿该产品输送的方向逐渐变小,该第一导向条与第二导向条均还包括一突起部,该突起部设置于该第一导向条以及第二导向条的内壁以使该待输送产品与该第一导向条或第二导向条实现线接触,该第一连接部与该第二连接部相互错位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连接部以及第二连接部呈圆弧形。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突起部为表面光滑的圆棒。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圆棒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于该第一导向条与第二导向条的内壁。 本技术还提出一种流水线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导向机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流水线设备还包括用以调节该导向机构的第一输送部以及第二输送部间距的轨道宽度调节机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轨道宽度调节机构包括两固定板以及分别连接该第一导向条与第二导向条的两轨道宽度调节板,该轨道宽度调节板相对该固定板滑动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本技术通过第一导向条的第一连接部以及第二导向条的第二连接部相互错位的结构,使得待输送产品进入轨道时不会在轨道的入口处卡死,同时,在第一导向条以及第二导向条上设置有突出部使得该待输送产品的接触为线接触,避免了因为接触面积过大,导致摩擦阻力过大,使得待输送产品卡死的情况出现,待输送产品更易通过,提高了生产效率,也降低了设备报警率。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导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的导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的导向机构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第一导向条I第一导入部11第一连接部12第一输送部13突起部14第二导向条2第二导入部21第二连接部22第二输送部23突起部24轨道宽度调节机构3轨道宽度调节板31固定板32待输送产品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和结构,现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的一种导向机构,其包括:两相对设置于的第一导向条I以及第二导向条2。 该第一导向条I包括:一在第一方向导入待输送产品4的第一导入部11、沿产品输送方向延伸的第一输送部13、连接该第一导入部11以及第一输送部13以使该第一导入部11平缓过渡到该第一输送部13的第一连接部12。该第二导向条2包括:一在第二方向导入待输送产品4的第二导入部21、沿产品输送方向延伸的第二输送部23、连接该第二导入部21以及第二输送部23以使该第二导入部21平缓过渡到第二输送部23的第二连接部22。 其中,该第一导向条I与第二导向条2均还包括一突起部14、突起部24,该突起部14、突起部24设置于该第一导向条I以及第二导向条2的内壁以使该待输送产品4与该第一导向条I或第二导向条2实现线接触。 本实施例中,该突起部14、突起部24为表面光滑的圆棒。该圆棒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于该第一导向条I与第二导向条2的内壁。 本实施例中,该突起部14、突起部24为凹槽。该凹槽是在该第一导向条I以及第二导向条2上冲压而成的。 该第一连接部12与该第二连接部22相互错位设置。本实施例中,该第一连接部12以及第二连接部22呈圆弧形,该第一连接部12的圆心与该第二连接部22的圆心投射到地面上的位置的距离相差为d,该第一连接部12的圆弧的半径为R1,该圆弧所张开的角度为α,该第二连接部22的圆弧的半径为R2,该圆弧所张开的角度为β。从图中看到的是,该第一连接部12在第二连接部22的前方,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为第二连接部22在第一连接部12的前方,只要保证两者的圆心投射到地面上的位置的距离为d,并且d大于O即可。另外,该第一连接部12的圆弧的半径R1、所张开的角度为α、该第二连接部22的圆弧的半径为R2、所张开的角度为β均根据实际的生产要求进行设置,以达到最优化的效果。 请继续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的一种流水线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导向机构以及用以调节导向机构的第一输送部以及第二输送部间距的轨道宽度调节机构3。该轨道宽度调节机构3包括两固定板32以及分别连接该第一导向条与第二导向条的两轨道宽度调节板31,该轨道宽度调节板31相对该固定板32滑动设置,该固定板固定在地面上。 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使用一个该轨道宽度调节板31以及一个固定板32,使得该第一导向条I以及第二导向条2其中一个可以移动,另一个固定,就可以实现宽度的调节了。 本实施例中,该待输送产品为包装盒。 值得注意的是,图中的箭头方案表示产品输送方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本技术通过第一导向条的第一连接部以及第二导向条的第二连接部相互错位的结构,使得待输送产品进入轨道时不会在轨道的入口处卡死,同时,在第一导向条以及第二导向条上设置有突出部使得该待输送产品的接触为线接触,避免了因为接触面积过大,导致摩擦阻力过大,使得待输送产品卡死的情况出现,待输送产品更易通过,提高了生产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可行实施例,并非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运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出的等效结构变化,均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导向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相对设置的第一导向条、第二导向条;该第一导向条包括:一在第一方向导入待输送产品的第一导入部、沿产品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导向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相对设置的第一导向条、第二导向条;该第一导向条包括:一在第一方向导入待输送产品的第一导入部、沿产品输送方向延伸的第一输送部、连接该第一导入部以及第一输送部以使该第一导入部平缓过渡到该第一输送部的第一连接部,该第二导向条包括:一在第二方向导入待输送产品的第二导入部、沿产品输送方向延伸的第二输送部、连接该第二导入部以及第二输送部以使该第二导入部平缓过渡到第二输送部的第二连接部;其中,该第一导向条与第二导向条的间距沿该产品输送的方向逐渐变小,该第一导向条与第二导向条均还包括一突起部,该突起部设置于该第一导向条以及第二导向条的内壁以使该待输送产品与该第一导向条或第二导向条实现线接触,该第一连接部与该第二连接部相互错位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达张健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长城开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