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一支撑环套在其上的轮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9848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轮辋,它的两个轮辋座之间有一供一支撑环套在其上的支承面,其特征在于,该支承面包括至少一个表面夹紧部,各表面夹紧部等距分布在所述支承面的圆周方向上,其在一与该支承面同轴的包络面上计量的最大外圆周Ds大于该支承面的圆周Dp,以便在一支撑环与所述表面夹紧部之间产生机械夹紧,确保汽车行驶时所述支撑环固定在该支承面上。(*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来装配轮胎的轮辋,它与一胎面支撑环和所述轮胎一起形成一滚动组件,该滚动组件行驶中充气气压低于称为工作气压的正常使用气压时、甚至充气气压为0时可照样使用。本专利技术特别涉及一轮辋与滑套到该轮辋上的一支撑环之间的连接。如一轮辋包括两轮辋边、直径分别为Φ1和Φ2的两座、这两座之间的一支承面,该支承面呈圆柱形,其最小圆周Dp至少等于轮辋轴向上从所述端到与最接近所述端的轮辋座对应的轮辋边的任何部分的圆周(见附图说明图1所示例子),则可在装配支撑环时把支撑环滑套到一轮辋座上后把该支撑环推到该支承面上预定位置。对这种轮辋和支撑环组件来说,要求该组件转动时套在一起的支撑环和轮辋不造成质量不平衡,同时又便于把支撑环装配到其支承面上。此外,考虑到轮辋、特别是用金属板制成的轮辋在制作中的不对称性,支撑环的装配必须不受该不对称性的影响,以便使支撑环和轮辋组件尽可能保持平衡。为此,按照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轮辋,其用来装配一至少包括两轮缘的轮胎,该轮辋在轴向上由第一轮辋边和第二轮辋边界定,该轮辋在子午断面中包括至少一第一轮辋座和一第二轮辋座,至少该第一轮辋座有一母线,该母线的轴向内端所在圆的直径大于轴向外端所在圆的直径;至少一个供一支撑环套在其上的支承面,所述支承面位于两轮辋座的轴向内端之间;该支承面的轴向总宽度为Lp,呈圆柱形,其最小圆周Dp至少等于轮辋轴向上在所述端和与轴向上最接近所述端的轮辋座对应的轮辋边之间的任何部分的圆周。本专利技术轮辋的特征在于,该支承面包括至少一个表面夹紧部,各表面夹紧部等距分布在所述支承面的圆周方向上,其在一与该支承面同轴的包络面上计量的最大外圆周Ds大于Dp,以便在装配好的支撑环与所述表面夹紧部之间产生机械夹紧,确保所述支撑环固定在该支承面上,限制、甚至防止支撑环与轮辋之间在圆周方向上发生相对位移。一表面夹紧部可为在支承面上、用来在支撑环与所述支承面之间产生夹紧力的一连续或不连续的额外厚度,该额外厚度位于一与轮辋转动轴线垂直的圆周上。“等距分布在轮辋支承面的圆周方向上”指一在所述支承面上形成一凸起的表面夹紧部,该表面夹紧部-或是在支承面的圆周方向上连续;-或是由若干突起件构成,各突起件之间的圆周距离相同;这些突起件位于一与支承面同轴的圆周上。“包络面”指包围表面夹紧部的圆周较小的圆柱面。当该包络面以轮辋转动轴线为其对称轴线时,被包围的表面夹紧部相对圆周为Dp的支承面的径向偏移相同。当所使用的支撑环的内表面的最小圆周等于支承面的圆周Dp时,表面夹紧部的夹紧度Ts等于(Ds-Dp)/Dp。表面夹紧部的圆周Ds的值最好选择成该夹紧度Ts使得支撑环可套到轮辋上,同时生成足够大的夹紧力,在轮辋和支撑环组件转动时防止支撑环相对轮辋滑动。如支撑环与表面夹紧部之间的夹紧度给定,所述表面夹紧部的轴向宽度Ls最好为支承面轴向宽度Lp的10%-50%,以便不太费力就可把支撑环套到该表面夹紧部上。如表面夹紧部的轴向宽度Ls小于支承面的轴向宽度Lp的10%,夹紧力就不足以把支撑环固定在轮辋上;如表面夹紧部的轴向宽度Ls大于支承面的轴向宽度Lp的70%,支撑环的装配就太费力,可能无法装配或在支撑环中造成过大应力,使疲劳强度下降。也可在一轮辋的支承面上使用若干分布在支承面轴向上的表面夹紧部,各表面夹紧部的圆周和宽度可相同,也可不同。最好是,在各表面夹紧部的夹紧度选定的情况下,所述各表面夹紧部的总宽度为支承面宽度Lp的15%-70%。这些值既便于支撑环在轮辋上的装配,又可满意地把支撑环夹紧在轮辋上。为便于把支撑环套到轮辋上,各表面夹紧部在把支撑环滑套其上的轮辋座的一边上可由一用一母线生成的表面与支承面连接,母线的第一点与该表面夹紧部连接,第二点与该支承面连接,通过这两点的直线与轮辋转动轴线成非90°角。每一表面夹紧部的两边上可都具有这一特点,以便于卸下支撑环。在另一实施例中,在一轮辋的与把支撑环滑套其上的轮辋座轴向另一边的部位上有一向转动轴线收敛的截头圆锥形表面夹紧部,该截头圆锥形的母线与轴向之间的平均角为1°-5°,所述表面夹紧部的最小圆周在把支撑环滑套其上的轮辋座一边上。从结合附图对一用来装配一轮胎的轮辋的各非限制性实施例的下述说明中可更好理解本专利技术,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轮辋的剖面图,包括由等距分布在支承面圆周方向上4个突起件构成的一表面夹紧部;图2为图1轮辋在一通过该表面夹紧部、与轮辋转动轴线垂直的平面中的剖面图;图3为一轮辋的剖面图,包括支撑环的一侧部锁定槽和一在圆周上连续的表面夹紧部;图4示出另一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轮辋的支承面上包括两个圆周和轴向宽度不同的表面夹紧部;图5示出本专利技术一轮辋的支承面的外表面,包括一在圆周上连续的波浪形表面夹紧部。图1所示轮辋1主要包括两轮辋座2和3、一装配槽4和一供支撑环6(用虚线表示)套在其上的支承面5。两轮辋座2和3的轴向外端所在圆的直径Φ1和Φ2小于其轴向内端所在圆的直径Φ1′和Φ2′。此外,第一轮辋座2的直径Φ1和Φ1′小于第二轮辋座3的直径Φ2和Φ2′。轴向宽度为Lp的支承面5伸展到第一轮辋座2的径向最外端,包括圆周Dp(与直径Φp对应)相同的两圆柱区51和52,所述两区在轴向上由一凹槽7隔开,该凹槽用来减轻该轮辋的重量并可在其中放置一警报轮胎在行驶中漏气的装置。支承面5在与第一轮辋座2相反的一端有一在圆周上连续的凸缘8用作防止支撑环横向移动的止挡。在该止挡8旁,支承面5上有一由4个突起件构成的表面夹紧部9。从图2所示轮辋的一与转动轴线垂直的横截面图中可见,这4个突起件91、92、93和94之间的圆周距离相同。每一突起件的径向外表面呈圆柱形,其轴向宽度Ls小于支承面的宽度Lp。由4个突起件构成的表面夹紧部9可为一虚拟包络面包围,在该例中,该包络面呈与支承面同轴的圆柱形,其圆周Ds(与图1所示直径Φs对应)大于支承面5的圆周Dp。为便于把一支撑环套在支承面5和构成该表面夹紧部9的各突起件上,各突起件的径向外表面在把该支撑环滑套其上的第一轮辋座2一边上用一由一圆弧形母线生成的表面9′伸向该支承面,该圆弧在一边上与各突起件相切连接,在另一边上与支承面垂直连接。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看出,等距分布在圆周方向上的若干突起件使得所示支撑环发生挠曲变形而呈多边形。此外,令人惊奇的是,变形成多边形有利于把一包括一在圆周方向上不能伸展的钢筋的支撑环夹紧在其轮辋上。当支撑环和轮辋组件转动时,支撑环的该钢筋会呈其圆周小于由若干突起件构成的表面夹紧部的包络面的圆周Ds的圆形,由于所述钢筋不能伸展,因此支撑环在突起件上的夹紧力至少在转速达到一阈值前增加,当转速超过该阈值时,钢筋的变形过大,从而其圆周大于Ds。而且,不管支撑环刚装配到具有突起件的轮辋上时是否夹紧,也不管这些突起件是否等距分布在圆周方向上,都可获得这一结果。支撑环的内圆周一旦小于包围由若干突起件构成的表面夹紧部之一的圆柱面的圆周,就会发生这一结果;在这种情况下,装配时在轴承件与所述突起件之间无需生成在轮辋/支撑环组件一旦转动时把支撑环夹紧在轮辋上的夹紧力。应使使用者时时警惕装在一具有支撑环的轮辋上的轮胎内的充气气压不足。由圆周上不连续的突起件构成的表面夹紧部可满足这一要求。为此,一轮辋上包括在轴向上互相隔开的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轮辋(1),用来装配一至少包括两轮缘的轮胎,该轮辋在轴向上由第一轮辋边和第二轮辋边界定,该轮辋在子午断面中包括:至少一第一轮辋座(2)和一第二轮辋座(3),至少该第一轮辋座(2)有一母线,该母线的轴向内端所在圆的直径(Φ1′)大于轴向外端所在圆的直径(Φ1); 至少一个通过在该轮辋的一边上滑动一支撑环而把所述支撑环套在其上的支承面(5),所述支承面(5)位于两轮辋座的轴向内端之间;所述支承面呈圆柱形,其最小圆周Dp至少等于轮辋轴向上在所述端和与最接近所述端的轮辋座对应的轮辋边之间的任何部分的圆周,其特征在于: 该支承面(5)包括至少一个表面夹紧部(9),各表面夹紧部(9)等距分布在所述支承面的圆周方向上,其在一与该支承面(5)同轴的包络面上计量的最大外部圆周Ds大于Dp,以便在装配好的所述支撑环与所述表面夹紧部之间产生机械夹紧,确保所述支撑环固定在该支承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让皮埃尔蓬皮耶尔让雅克德里厄让夏尔拉库尔
申请(专利权)人:米凯林技术公司米凯林技术研究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FR[法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