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式地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86277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17 13: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折叠式地刷,包括本体部(21、31)、折叠部(22、32)与挡风装置(23、33),本体部内设置有第一风道(201、301),本体部的端部上设置有连通第一风道的通风口(203、303);折叠部枢转安装在本体部的端部上,折叠部内设置有第二风道(202、302),第二风道靠近本体部的位置上设置有对应通风口的开口;挡风装置随同折叠部动作且具有两工作位置,在折叠部相对本体部翻转到位时,挡风装置处于密封遮挡通风口的第一工作位置,在折叠部相对本体部展开到位时,挡风装置处于让开通风口的第二工作位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折叠式地刷的宽度可进行调整,而且挡风装置随同折叠部动作,无须单独操作,方便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折叠式地刷
本专利技术涉及清洁设备,尤其与可在多种场合使用的地刷的结构有关。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都希望居住在整洁干净的房屋中,因此地刷作为一种常用的清洁设备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目前,普通地刷均为固定尺寸结构,宽度不能随清洁区域变化而发生变化,因此普通地刷的应用场合受到很大的局限性,使用时经常发生不便。专利号为200910307636.X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多段式可自由伸缩的地刷。如图1所示,该专利的地刷1包括左右对称的刷头主体11、外侧伸缩段12、中间伸缩段13和连接块14,连接块14和刷头主体11的一端连接,中间伸缩段13的两端分别与刷头主体11的另一端和外侧伸缩段12的一端连接。这种多段式可自由伸缩地刷1具有如下缺点:1.伸缩结构较为复杂,提升制作成本;2.由于结构复杂,装配和操作使用时非常不便;3.多段伸缩导致各段之间密封困难,容易密封失效;4.伸缩定位不可靠,在具有异常吸力时,伸缩段容易自动缩回。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折叠式地刷,其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廉,装备和操作使用方便,且密封可靠并不会在使用时自动缩回。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折叠式地刷,包括:本体部,所述本体部内设置有第一风道,所述本体部的端部上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一风道的通风口;折叠部,所述折叠部枢转安装在所述本体部的端部上,所述折叠部内设置有第二风道,所述第二风道靠近所述本体部的位置上设置有对应所述通风口的开口;挡风装置,所述挡风装置随同所述折叠部动作且具有两工作位置,在所述折叠部相对所述本体部翻转到位时,所述挡风装置处于密封遮挡所述通风口的第一工作位置,在所述折叠部相对所述本体部展开到位时,所述挡风装置处于让开所述通风口的第二工作位置。本专利技术中,挡风装置具有两个工作位置,在折叠部相对本体部翻转到位时,挡风装置处于密封遮挡通风口的第一工作位置,此时本专利技术的折叠式地刷的宽度仅为本体部的宽度,适于小区域作业,在折叠部相对本体部展开到位时,挡风装置处于让开通风口的第二工作位置,此时第一风道与第二风道之间连通,本专利技术的折叠式地刷的宽度为本体部与折叠部的和,适于大区域作业,而且挡风装置随同折叠部动作,无须单独操作,操作使用十分方便可靠,而且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廉,另外挡风装置密封遮挡通风口,密封可靠,而且折叠部也不会在翻转和展开到位时发生误动作。优选的,所述本体部上设置有弹性凹块,所述折叠部上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与所述弹性凹块结构尺寸相配,并在所述折叠部相对所述本体部展开到位时相互卡接。设置该折叠部的展开到位定位结构,可使得折叠部相对本体部展开到位更加准确,而且可减少折叠部在展开到位时与本体部之间的直接撞击,从而起到保护作用。优选的,所述凸块为楔形块,所述弹性凹块的凹部入口设置有突起。凸块为楔形块,凹块的凹部入口设置突起可方便凸块与凹块之间快速卡接固定及快速脱开,减少操作程序,更加人性化。优选的,所述折叠部远离所述本体部的一端上设置有卡槽,所述本体部上设置有卡块,所述卡块与所述卡槽结构尺寸相配,并在所述折叠部相对所述本体部翻转到位时相互卡接。设置该折叠部的翻转到位定位结构,可使得折叠部相对本体部翻转到位更加准确,而且可减少折叠部在翻转到位时与本体部之间的直接撞击,从而起到保护作用。优选的,所述卡槽的入口贴合所述卡块定位部,所述定位部向前延伸设置有导入部。卡块通过一导入部卡接卡槽,可方便卡块与卡槽之间快速卡接固定及快速脱开,减少操作程序,更加人性化。优选的,所述挡风装置与所述折叠部同轴安装,所述挡风装置包括相垂直的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所述本体部上垂直所述通风口的位置上加工有转口,所述转口形状尺寸与所述通风口相同,在所述折叠部相对所述本体部翻转时,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二挡板在所述通风口和所述转口处转动,所述折叠部相对所述本体部展开到位时,所述第一挡板密封遮挡所述转口,所述折叠部相对所述本体部翻转到位时,所述第二挡板密封遮挡所述通风口。挡风装置包括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且该第一挡板、第二挡板与折叠部同步转动,在折叠部展开到位时,第一挡板密封遮挡转口,在折叠部翻转到位时,第二挡块密封遮挡通风口,从而简单可靠地实现折叠式地刷的展开与折叠。优选的,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二挡板的边缘处均安装有密封条;或者所述通风口与转口边缘处安装有密封条。采用密封条密封,简单可靠,且成本低廉。优选的,所述挡风装置包括第三挡板,在所述折叠部相对所述本体部翻转时,所述第三挡板也转动,且所述第三挡板的转速小于所述折叠部的转速,所述折叠部相对所述本体部展开到位时,所述第三挡板让开所述通风口,所述折叠部相对所述本体部翻转到位时,所述第三挡板密封遮挡所述通风口。采用第三挡板随同折叠部转动,并在折叠部两不同位置上分别封堵和让开通风口,简单可靠地实现折叠式地刷的展开与折叠。优选的,所述折叠部的转轴上安装有小齿轮,所述第三挡板通过连接轴安装有大齿轮,所述大齿轮与所述小齿轮传动连接。通过齿轮传动实现第三挡板与折叠部的随动,简单可靠。优选的,所述折叠部上加工有转槽,所述本体部上安装有挡槽板,所述折叠部相对所述本体部展开到位时,所述连接轴位于所述转槽中,所述挡槽板密封遮挡所述转槽。该结构可实现折叠部和第三挡板之间可靠转动的同时,保证折叠部在展开到位时折叠部与本体部之间的可靠密封。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的多段式可自由伸缩地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折叠式地刷第一实施例中展开与折叠状态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折叠式地刷第一实施例中展开状态结构示意图一;图4为本专利技术折叠式地刷第一实施例中展开状态结构示意图二;图5为本专利技术折叠式地刷第一实施例中折叠状态结构示意图一;图6为本专利技术折叠式地刷第一实施例中折叠状态结构示意图二;图7为本专利技术折叠式地刷第二实施例中折叠状态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折叠式地刷第二实施例中展开状态结构示意图一;图9为本专利技术折叠式地刷第二实施例中展开状态结构示意图二。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折叠式地刷,该折叠式地刷可进行折叠,从而使地刷具有多种不同的宽度,可以根据需要应用于不同区域的清洁工作中。下面首先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安全吸附装置的两个实施例进行展开说明。第一实施例:图2为本专利技术折叠式地刷第一实施例中展开与折叠状态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折叠式地刷2包括本体部21、折叠部22与挡风装置23。其中本体部21为主体结构,可单独与挡风装置23配合使用;折叠部22设置在本体部21的两端(也可以是仅设置在本体部21的一端),可相对本体部21翻转,包括展开与折叠(即翻转到位)两种工作状态;挡风装置23随同折叠部22一起动作,并包括两个工作位置。由此,本专利技术的折叠式地刷2可以有三种不同的宽度尺寸的工作状态:(1)本体部21两端的折叠部22全部处于折叠状态,仅本体部21工作;(2)本体部21两端的折叠部22全部处于展开状态,折叠部22与本体部21同时工作;(3)本体部21一端的折叠部22处于展开状态,另一端的折叠部22处于折叠的状态,如图2所示。图3为本专利技术折叠式地刷第一实施例中展开状态结构示意图一;图4为本专利技术折叠式地刷第一实施例中展开状态结构示意图二。如图3与图4所示,本体部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折叠式地刷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折叠式地刷,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部(21、31),所述本体部(21、31)内设置有第一风道(201、301),所述本体部(21、31)的端部上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一风道(201、301)的通风口(203、303);折叠部(22、32),所述折叠部(22、32)枢转安装在所述本体部(21、31)的端部上,所述折叠部(22、32)内设置有第二风道(202、302),所述第二风道(202、302)靠近所述本体部(21、31)的位置上设置有对应所述通风口(203、303)的开口;挡风装置(23、33),所述挡风装置(23、33)随同所述折叠部(22、32)动作且具有两工作位置,在所述折叠部(22、32)相对所述本体部(21、31)翻转到位时,所述挡风装置(23、33)处于密封遮挡所述通风口(203、303)的第一工作位置,在所述折叠部(22、32)相对所述本体部(21、31)展开到位时,所述挡风装置(23、33)处于让开所述通风口(203、303)的第二工作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叠式地刷,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部(21、31),所述本体部(21、31)内设置有第一风道(201、301),所述本体部(21、31)的端部上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一风道(201、301)的通风口(203、303);折叠部(22、32),所述折叠部(22、32)枢转安装在所述本体部(21、31)的端部上,所述折叠部(22、32)内设置有第二风道(202、302),所述第二风道(202、302)靠近所述本体部(21、31)的位置上设置有对应所述通风口(203、303)的开口;挡风装置(23、33),所述挡风装置(23、33)随同所述折叠部(22、32)动作且具有两工作位置,在所述折叠部(22、32)相对所述本体部(21、31)翻转到位时,所述挡风装置(23、33)处于密封遮挡所述通风口(203、303)的第一工作位置,在所述折叠部(22、32)相对所述本体部(21、31)展开到位时,所述挡风装置(23、33)处于让开所述通风口(203、303)的第二工作位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地刷,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部(21、31)上设置有弹性凹块(25),所述折叠部(22、32)上设置有凸块(26),所述凸块(26)与所述弹性凹块(25)结构尺寸相配,并在所述折叠部(22、32)相对所述本体部(21、31)展开到位时相互卡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式地刷,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26)为楔形块,所述弹性凹块(25)的凹部入口设置有突起。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地刷,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部(22、32)远离所述本体部(21、31)的一端上设置有卡槽(27),所述本体部(21、31)上设置有卡块(28),所述卡块(28)与所述卡槽(27)结构尺寸相配,并在所述折叠部(22、32)相对所述本体部(21、31)翻转到位时相互卡接。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折叠式地刷,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27)的入口贴合所述卡块(28)定位部,所述定位部向前延伸设置有导入部。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地刷,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怀政
申请(专利权)人:科沃斯机器人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