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寒军专利>正文

一种仪表自伴热温度调整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79571 阅读:1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12 15: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套与热管和热源(工作中的管道或设备)相接触的可组合温度调整模块,通过调整或组合,来改变热管取热端与热源的导热面积,从而改变了热量输入热管的速率,且设备简单,方便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套与热管和热源(工作中的管道或设备)相接触的可组合温度调整模块,通过调整或组合,来改变热管取热端与热源的导热面积,从而改变了热量输入热管的速率,且设备简单,方便操作。【专利说明】一种仪表自伴热温度调整模块
本技术涉及保温箱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仪表自伴热温度调整模块。
技术介绍
石油、化工与热电等行业,需要在管道或设备上安装仪表进行参数测量与监测。而物料会冷凝、凝固等特点,会引起测量仪表引压管部分堵塞,导致仪器仪表无法在低温下进行准确测量。这种情况下,根据当地的气温条件与物料性质,需要设计仪表伴热,并设置专门的仪表保温箱。 通常情况下仪表保温箱必须在箱体里安装伴热系统,热媒介质如热水、蒸汽和电伴热。热水与蒸汽伴热如图1所示,需要将伴热管从热源处引至各仪表点,并设置分配站与回水站,整套管路系统复杂,装置的仪表伴热系统投资巨大,而且这些管路系统经常会堵塞,泄漏,偏流等异常现象,维护成本高昂,能源浪费现象极其严重。另一方面由于热水、蒸汽伴热系统的天然缺陷,尤其是北方的冬季,经常会导致仪表因冻堵而失灵,造成装置不稳定运行,甚至严重影响安全生产。 电伴热如图2所示,通过电气发热元件电伴热带对管道与仪表进行伴热,是仪表伴热的一种较为先进与可靠的方法,但其敷设成本较高,并需要达到规定的防爆要求,并对发热元器件、控制系统的要求很高,而且需用额外的电力,维护与运行成本较高。 技术人想到提供一种仪表保温装置,可以利用仪表所测量的管道或设备的自身热量,或是仪表附近其他设备稳定的热源,通过热管的导热原理,给仪表提供伴热所需的热源,取消蒸汽、热水及电伴热系统。 但是当热管用于仪表引压线与仪表本身保温箱的伴热元件,并从与仪表相连的设备取热的过程中,存在一系列问题: 1、有些热管是圆形的,与热源贴合不紧密,接触面积不够,造成传输的热量过小,达不到保温的要求,如果将热管传热端做成异形,则加工制造难度与成本增加,通用性与可更换性也大打折扣; 2、随着冬季与夏季等季节的交替,外界温度变化很大,所需的热量也不同,如果不进行调整,可能会造成保温箱温度过高,影响仪表的使用寿命; 3、如果单纯的更换热管的数量,需要将伴热管道的保温箱拆除,将部分或全部的热管拆除,到冬季再装上,大大增加了维护保养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套与热管和热源(工作中的管道或设备)相接触的可组合装置或部件,通过调整或组合,来改变热管取热端与热源的导热面积,从而改变了热量输入热管的速率,且设备简单,方便操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涉及一种仪表自伴热温度调整模块,包括与热源接触的第一模块和与第一模块相接的第二模块,所述热源为所述仪表测量的或接近的管道或设备;所述第一模块包括与热源紧密贴合的第一表面和与引压管接触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设置至少一个半圆形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直径与引压管直径一致,所述第一凹槽边缘设置半圆形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直径与热管的直径一致,两个第二表面相对设置的第一模块为一组;第二模块与第一模块相接并沿引压管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二模块与引压管接触的表面设置至少一个半圆形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的直径与引压管直径一致,所述第三凹槽边缘设置圆形第四凹槽,所述第四凹槽的直径与热管的直径一致,两个凹槽面相对设置的第二模块为一组。 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模块包括至少一组。由于热管与热源的接触为点接触,热量传递效率低,所以设置温度调整模块,温度调整模块与热源和热管的接触面积可进行自由调整。 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模块的与第二表面相对的表面设置沟槽,第二模块的与凹槽面相对的表面设置沟槽。便于用铁丝等将一组模块固定在引压管外围。 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第一模块与第二模块相接触的两个面分别设置楔块与楔形槽,相邻两组第二模块的接触面分别设置楔块与楔形槽,可以进行第一模块与第二模块的连接或第二模块的多组延伸。 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当温度过高时,可去掉每组的另一半模块,用半边来传热;可以在模块与热管中间加装一块隔热布;还可以要模块与设备加装一块隔热布;如需停用,还可以稍微移动模块,使模块与供热设备脱开,不进行热量的传递。 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温度调整模块为铜、铝或其组合物。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利用热管导热原理和工作中的管道和设备产生的热量进行仪表的自伴热,其中热管是一种热量的超导元件,它是一种效率极高的传热元件,本技术提供一套与热管和热源(工作中的管道或设备)相接触的可组合温度调整模块,通过调整或组合,来改变热管取热端与热源的导热面积,从而改变了热量输入热管的速率,且设备简单,方便操作。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蒸汽伴热工作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电伴热工作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自伴热温度调整模块的工作示意图; 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组扣合的第一或第二模块的端面图; 图5为带楔块的第一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带楔块的第二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带楔形槽的第二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被测管道,2-热管,3-引压管,4-与热源紧密贴合的第一模块,5-第二模块,6-测量孔板,7a-第一模块上的楔块,7b-第二模块上的楔块,8-楔形槽,9a-第一模块上的沟槽,9b-第二模块上的沟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参见图3,以测量管道的流量计仪表为例,温度调整模块5与热源接触,热源即被测管道I,温度调整模块紧密包覆在热管2外围,将被测管道I的热量更高效地传递给热管 2。温度调整模块为铜、铝或其组合物。 由于工作中的被测管道I时刻有热量产生,足够仪表进行保温所需,又不至于烧坏电子器件,所以完全可以充当自伴热的热源。 仪表自伴热温度调整模块,包括与热源接触的第一模块4和与第一模块相接的第二模块5,第一模块4包括与热源紧密贴合的第一表面和与引压管3接触的第二表面,第二表面设置至少一个半圆形第一凹槽,第一凹槽的直径与引压管3直径一致,第一凹槽边缘设置半圆形第二凹槽,第二凹槽的直径与热管2的直径一致,两个第二表面相对设置的第一模块4为一组。第二模块5与第一模块4相接并沿引压管3长度方向设置,第二模块5与引压管3接触的表面设置至少一个半圆形第三凹槽,第三凹槽的直径与引压管3直径一致,第三凹槽边缘设置圆形第四凹槽,第四凹槽的直径与热管2的直径一致,两个凹槽面相对设置的第二模块5为一组。 现场根据实际形状,制作相应的剖开式传热与调整模块。模块的端面与热源体的形状配合,可紧密贴合。贴合面积可以根据传热量计算来确定。根据以下三个条件,计算热管受热端与热源体所需接触面积及调整范围: 1、测量所需提供热量的管线、设备本体的本体温度; 2、根据所需伴热的管线长度,物料性质与实际保温温度与保温面积等,计算出总散热量; 3、调查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仪表自伴热温度调整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与热源接触的第一模块和与第一模块相接的第二模块,所述热源为所述仪表测量的或接近的管道或设备;所述第一模块包括与热源紧密贴合的第一表面和与引压管接触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设置至少一个半圆形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直径与引压管直径一致,所述第一凹槽边缘设置半圆形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直径与热管的直径一致,两个第二表面相对设置的第一模块为一组;第二模块与第一模块相接并沿引压管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二模块与引压管接触的表面设置至少一个半圆形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的直径与引压管直径一致,所述第三凹槽边缘设置圆形第四凹槽,所述第四凹槽的直径与热管的直径一致,两个凹槽面相对设置的第二模块为一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寒军
申请(专利权)人:张寒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