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777773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12 12: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升降装置,属于升降技术领域。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升降机构、底座、第一导滑机构、第二导滑机构、滑块机构及拖链机构;升降机构及第一导滑机构固定在底座上;第一导滑机构设置在第二导滑机构内部;第一导滑机构与第二导滑机构之间设置有滑块机构;第二导滑机构通过滑块机构相对于第一导滑机构动作;第一电缆设置在第二导滑机构内;升降机构设置在第一导滑机构内;第二导滑机构的顶部与升降机构连接,升降机构带动第二导滑机构动作;拖链机构设置在第二导滑机构上;第二电缆穿过拖链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升降装置既解决了自由升降平台的问题,又解决了成本高、结构复杂、电缆到处缠绕影响外观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升降装置,属于升降
。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升降机构、底座、第一导滑机构、第二导滑机构、滑块机构及拖链机构;升降机构及第一导滑机构固定在底座上;第一导滑机构设置在第二导滑机构内部;第一导滑机构与第二导滑机构之间设置有滑块机构;第二导滑机构通过滑块机构相对于第一导滑机构动作;第一电缆设置在第二导滑机构内;升降机构设置在第一导滑机构内;第二导滑机构的顶部与升降机构连接,升降机构带动第二导滑机构动作;拖链机构设置在第二导滑机构上;第二电缆穿过拖链机构。本技术升降装置既解决了自由升降平台的问题,又解决了成本高、结构复杂、电缆到处缠绕影响外观的问题。【专利说明】升降装置
本技术涉及升降
,特别涉及升降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技术的不断创新,升降机构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设备。 然而,当前用于升降机构装置的有很多都是导轨加滑块,蜗轮蜗杆升降装置,结构都比较复杂,成本及安装要求较高,而且电线缆都没地方缠绕,外观都不太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既解决了自由升降平台的问题,又解决了成本高、结构复杂、电缆到处缠绕影响外观的问题的升降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升降装置,用于带动第一电缆及第二电缆到达工作位;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升降机构、底座、第一导滑机构、第二导滑机构、滑块机构及拖链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及第一导滑机构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导滑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二导滑机构内部;所述第一导滑机构与所述第二导滑机构之间设置有滑块机构;所述第二导滑机构通过所述滑块机构相对于所述第一导滑机构动作;所述第一电缆设置在所述第二导滑机构内,所述第二导滑机构带动所述第一电缆到达工作位;所述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导滑机构内;所述第一电缆穿过所述升降机构;所述第二导滑机构的顶部与所述升降机构连接,所述升降机构带动所述第二导滑机构动作;所述拖链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二导滑机构上;所述第二电缆穿过所述拖链机构,所述拖链机构带动所述第二电缆到达工作位。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导滑机构包括第二导滑罩、导滑槽及过线槽;所述第二导滑罩与所述升降机构连接,所述升降机构带动所述第二导滑罩动作;所述导滑槽设置在所述第二导滑罩内壁上;所述过线槽设置在所述第二导滑罩内壁上,所述第一电缆设置在所述过线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滑机构包括第一导滑罩;所述第一导滑罩设置在所述第二导滑罩内;所述第一导滑罩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导滑罩内。 进一步地,所述滑块机构包括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孔、第三定位孔、第四定位孔、第一滑块、第二滑块、第三滑块及第四滑块;所述第四定位孔开设在所述导滑槽上端;所述第二导滑罩内壁上与所述第四定位孔相对称的位置上开设有第三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孔及第二定位孔开设在所述第一导滑罩下端;所述第一定位孔与所述第二定位孔相对称;所述第一定位孔与所述导向槽相对应;所述第一滑块、第二滑块、第三滑块及第四滑块上设置有定位柱;所述第一滑块通过所述定位柱与所述第一定位孔连接;所述第二滑块通过所述定位柱与所述第二定位孔连接;所述第三滑块通过所述定位柱与所述第三定位孔连接;所述第四滑块通过所述定位柱与所述第四定位孔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杆、顶板及升降电机;所述顶板与所述第二导滑罩顶端连接;所述第一电缆穿过所述顶板;所述升降杆设置在所述第一导滑罩内;所述升降电机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升降杆一端与所述升降电机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顶板连接;所述升降电机带动所述升降杆动作。 进一步地,所述顶板上开设有过孔;所述第一电缆通过所述过孔伸出。 进一步地,所述拖链机构包括拖链及拖链支架;所述拖链设置在所述第二导滑罩上;所述拖链支架设置在所述第二导滑罩下端;所述拖链与所述拖链支架连接;所述第二电缆穿过所述拖链,所述拖链带动所述第二电缆到达工作位。 本技术提供的升降装置的升降机构及第一导滑机构固定在所述底座上,第一导滑机构设置在第二导滑机构内部,第一导滑机构与第二导滑机构之间设置有滑块机构,第二导滑机构通过滑块机构相对于第一导滑机构动作,第一电缆设置在第二导滑机构内,第二导滑机构带动第一电缆到达工作位,升降机构设置在第一导滑机构内,第一电缆穿过升降机构,第二导滑机构的顶部与升降机构连接,升降机构带动第二导滑机构动作,解决了自由升降平台的问题,拖链机构设置在第二导滑机构上,第二电缆穿过拖链机构,拖链机构带动第二电缆到达工作位,解决了成本高、结构复杂、电缆到处缠绕影响外观的问题。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拖链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升降装置,包括升降机构、底座、第一导滑机构、第二导滑机构、滑块机构及拖链机构。第二导滑机构通过滑块机构相对于第一导滑机构动作;第一电缆设置在所述第二导滑机构内,第二导滑机构带动第一电缆到达工作位;第一导滑机构设置在第二导滑机构内部;第二导滑机构包括第二导滑罩4、导滑槽及过线槽;第二导滑罩与升降机构连接,升降机构带动第二导滑罩4动作;导滑槽设置在第二导滑罩4内壁上;过线槽设置在第二导滑罩4内壁上,第一电缆设置在过线槽内。升降机构及第一导滑机构固定在底座上;第一导滑机构包括第一导滑罩2 ;第一导滑罩设置在第二导滑罩4内;第一导滑罩2固定在底座上;升降机构设置在第一导滑罩内。第一导滑机构与第二导滑机构之间设置有滑块机构;滑块机构包括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孔、第三定位孔、第四定位孔、第一滑块、第二滑块、第三滑块3及第四滑块;第四定位孔开设在导滑槽上端;第二导滑罩4内壁上与第四定位孔相对称的位置上开设有第三定位孔;第一定位孔及第二定位孔开设在第一导滑罩2下端;第一定位孔与第二定位孔相对称;第一定位孔与导向槽相对应;第一滑块、第二滑块、第三滑块3及第四滑块上设置有定位柱;第一滑块通过定位柱与第一定位孔连接;第二滑块通过定位柱与第二定位孔连接;第三滑块3通过定位柱与第三定位孔连接;第四滑块通过定位柱与第四定位孔连接。升降机构设置在第一导滑机构内;第一电缆穿过升降机构;第二导滑机构的顶部与升降机构连接,升降机构带动第二导滑机构动作;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杆5、顶板I及升降电机;顶板I与第二导滑罩顶端连接;第一电缆穿过顶板I ;顶板I上开设有过孔;第一电缆通过过孔伸出;升降杆5设置在第一导滑罩内;升降电机设置在底座上;升降杆5 —端与升降电机连接,另一端与顶板I连接;升降电机带动升降杆5动作。拖链机构设置在第二导滑机构上;第二电缆穿过拖链机构,拖链机构带动第二电缆到达工作位;拖链机构包括拖链6及拖链支架7 ;拖链6设置在第二导滑罩4上;拖链支架7设置在第二导滑罩4下端;拖链6与拖链支架7连接;第二电缆穿过拖链6,拖链6带动第二电缆到达工作位。 当使用本技术升降装置时,在第二导滑罩4内壁上焊接导滑槽,在导滑槽上端开设第四定位孔,然后将第四滑块的定位柱设置在第四定位孔内,第四定位孔附近设置有螺纹孔,第四滑块通过螺栓与螺纹孔连接,将第四滑块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升降装置,用于带动第一电缆及第二电缆到达工作位;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升降机构、底座、第一导滑机构、第二导滑机构、滑块机构及拖链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及第一导滑机构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导滑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二导滑机构内部;所述第一导滑机构与所述第二导滑机构之间设置有滑块机构;所述第二导滑机构通过所述滑块机构相对于所述第一导滑机构动作;所述第一电缆设置在所述第二导滑机构内,所述第二导滑机构带动所述第一电缆到达工作位;所述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导滑机构内;所述第一电缆穿过所述升降机构;所述第二导滑机构的顶部与所述升降机构连接,所述升降机构带动所述第二导滑机构动作;所述拖链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二导滑机构上;所述第二电缆穿过所述拖链机构,所述拖链机构带动所述第二电缆到达工作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绪华欧阳文黄平张磊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博激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