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永磁性电动机总装配的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64919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11 23: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永磁性电动机总装配的工装,包括台架、第一滑车、第二滑车;台架上端面的中部至少设有四个定位支柱;第一滑车和第二滑车设置于台架的上端面,且第一滑车和第二滑车分别设置于定位支柱的两侧;第一滑车包括第一滑轨、第一滑车支架;第二滑车包括第二滑轨、第二滑车支架;第二滑车支架靠近第一滑车支架的一侧设有套管,套管靠近第二滑车支架的一端伸入到第二通孔内;第一通孔的轴线与第二通孔的轴线同在一条直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工装为装配流程大大提高了高压永磁同步电动机转子、定子总装配的效率,加快了工作进度,减少了总装配过程中的安全和设备事故,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工作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永磁性电动机总装配的工装,包括台架、第一滑车、第二滑车;台架上端面的中部至少设有四个定位支柱;第一滑车和第二滑车设置于台架的上端面,且第一滑车和第二滑车分别设置于定位支柱的两侧;第一滑车包括第一滑轨、第一滑车支架;第二滑车包括第二滑轨、第二滑车支架;第二滑车支架靠近第一滑车支架的一侧设有套管,套管靠近第二滑车支架的一端伸入到第二通孔内;第一通孔的轴线与第二通孔的轴线同在一条直线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工装为装配流程大大提高了高压永磁同步电动机转子、定子总装配的效率,加快了工作进度,减少了总装配过程中的安全和设备事故,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工作质量。【专利说明】—种用于永磁性电动机总装配的工装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永磁性电动机总装配的工装。
技术介绍
高压永磁同步电动机被应用在风机、水泵、压缩机、电动汽车、风力发电、数控机床、中小柴油发电机组等多个行业。根据永磁同步电动机极数在转子磁极上开出对称、均匀的磁钢燕尾槽保证了磁路的对称性;把适量磁钢嵌在磁钢燕尾槽内,保证了转子电磁转化配比的准确性且转子具有较强的磁拉力。 由于装有磁钢的转子吸附力极强,定子、转子之间2.0至3.5mm的间隙较小,在总装时很容易造成定子、转子吸附在一起。在定子内径圆周上粘6条1.5至3_厚的环氧层压玻璃布条以减小定子、转子之间的吸附力。常规装配很容易使定、转子装配时吸附黏在一起而无法装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永磁性电动机总装配的工装,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永磁性电动机总装配的工装,包括台架、第一滑车、第二滑车;所述台架上端面的中部至少设有四个定位支柱;所述第一滑车和第二滑车设置于所述台架的上端面,且所述第一滑车和第二滑车分别设置于所述定位支柱的两侧;所述第一滑车包括第一滑轨、第一滑车支架;所述第一滑轨与所述台架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车支架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滑轨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车支架的上端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滑车包括第二滑轨、第二滑车支架;所述第二滑轨与所述台架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车支架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滑轨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车支架的上端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滑车支架靠近所述第一滑车支架的一侧设有套管,所述套管靠近所述第二滑车支架的一端伸入到所述第二通孔内;所述第一通孔的轴线与所述第二通孔的轴线同在一条直线上。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工装为装配流程大大提高了高压永磁同步电动机转子、定子总装配的效率,加快了工作进度,减少了总装配过程中的安全和设备事故,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工作质量。 优选:多个所述定位支柱为可以伸缩性支柱。 优选:在所述台架的上端面上设有多个用于固定电动机定子的螺栓;多个所述螺栓设置于靠近所述定位支柱处。 优选:所述第一滑车支架采用可伸缩性支架。 优选:所述第二滑车支架采用可伸缩性支架。 优选:所述台架和\或第一滑车和\或第二滑车采用非导磁性材料制成。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永磁性电动机总装配的工装,包括台架1、第一滑车、第二滑车;所述台架I上端面的中部至少设有四个定位支柱11;所述第一滑车和第二滑车设置于所述台架I的上端面,且所述第一滑车和第二滑车分别设置于所述定位支柱11的两侧;所述第一滑车包括第一滑轨21、第一滑车支架22 ;所述第一滑轨21与所述台架I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车支架22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滑轨21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车支架22的上端设有第一通孔221 ;所述第二滑车包括第二滑轨31、第二滑车支架32 ;所述第二滑轨31与所述台架I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车支架32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滑轨31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车支架32的上端设有第二通孔321 ;所述第二滑车支架32靠近所述第一滑车支架22的一侧设有套管4,所述套管4靠近所述第二滑车支架32的一端伸入到所述第二通孔321内;所述第一通孔221的轴线与所述第二通孔321的轴线同在一条直线上。 优选:多个所述定位支柱11为可以伸缩性支柱。 优选:在所述台架I的上端面上设有多个用于固定电动机定子的螺栓12 ;多个所述螺栓12设置于靠近所述定位支柱11处。 优选:所述第一滑车支架22采用可伸缩性支架。 优选:所述第二滑车支架32采用可伸缩性支架。 优选:所述台架I和\或第一滑车和\或第二滑车采用非导磁性材料制成。 本技术的工作方式,装配前的准备工作: 1、保持场地清洁卫生;不许有铁屑、焊渣、金属铁件等磁性物质进入施工区域。 2、准备的工具:各种非磁性扳手、垫条、橡皮泥及装配专用工装。 装配前应检查的内容: a.转子起吊孔是否完好; b.轴承装配是否完好; c.定子槽楔是否高出定子铁芯等定子检查确认; d.装配专用工装是否完好。 3、将定子7的机座通过联接螺栓固定在台架I上,调整台架I下端四角的顶尖11,使定子7机座达到安装时的中心高度。 4、调整定子7机座两侧滑车支架(第一滑车支架22、第二滑车支架32)的中心高,保证定子7、转子5的绝对同心。 由于装有磁钢6的转子吸附力极强,定子7、转子5之间2.0至3.5mm的间隙较小,在总装时很容易造成定子7、转子5吸附在一起。在定子7内径圆周上粘6条1.5至3_厚的环氧层压玻璃布条8以减小定子7、转子5之间的吸附力。 5、将转子5的一端与第一通孔221固定连接,转子5的另一端插到套管4中;通过推动第一滑车支架22,使得转子5插入到定子7的内部;最后把定子7内径的环氧层压玻璃布条去掉。 6、装上定子7轴伸侧的轴承端盖,完成总装配。 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永磁性电动机总装配的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台架(I)、第一滑车、第二滑车;所述台架(I)上端面的中部至少设有四个定位支柱(11);所述第一滑车和第二滑车设置于所述台架(I)的上端面,且所述第一滑车和第二滑车分别设置于所述定位支柱(11)的两侧;所述第一滑车包括第一滑轨(21)、第一滑车支架(22);所述第一滑轨(21)与所述台架(I)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车支架(22)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滑轨(21)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车支架(22)的上端设有第一通孔(221);所述第二滑车包括第二滑轨(31)、第二滑车支架(32);所述第二滑轨(31)与所述台架(I)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车支架(32)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滑轨(31)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车支架(32)的上端设有第二通孔(321);所述第二滑车支架(32)靠近所述第一滑车支架(22)的一侧设有套管(4),所述套管(4)靠近所述第二滑车支架(32)的一端伸入到所述第二通孔(321)内;所述第一通孔(221)的轴线与所述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永磁性电动机总装配的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台架(1)、第一滑车、第二滑车;所述台架(1)上端面的中部至少设有四个定位支柱(11);所述第一滑车和第二滑车设置于所述台架(1)的上端面,且所述第一滑车和第二滑车分别设置于所述定位支柱(11)的两侧;所述第一滑车包括第一滑轨(21)、第一滑车支架(22);所述第一滑轨(21)与所述台架(1)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车支架(22)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滑轨(21)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车支架(22)的上端设有第一通孔(221);所述第二滑车包括第二滑轨(31)、第二滑车支架(32);所述第二滑轨(31)与所述台架(1)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车支架(32)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滑轨(31)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车支架(32)的上端设有第二通孔(321);所述第二滑车支架(32)靠近所述第一滑车支架(22)的一侧设有套管(4),所述套管(4)靠近所述第二滑车支架(32)的一端伸入到所述第二通孔(321)内;所述第一通孔(221)的轴线与所述第二通孔(321)的轴线同在一条直线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波谢青松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二电电气有限公司湖北西浦电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