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昌洪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微处理器的输出电压控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62358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11 18: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微处理器的输出电压控制电路,包括降压输出U1、微处理器U2、电压输出J1与辅助供电U3,所述降压输出U1提供可调的直流电压,所述微处理器U2检测USB的D-与D+电压,并通过PWM1输出PWM信号,PWM1输出端经过一个简单滤波器,得到稳定电压,所述稳定电压通过电阻R1和电阻R8组成的输出电压反馈信号共同控制电路输出电压,保持反馈电压V_FB恒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低成本的微处理器产生PWM去控制充电器的反馈电压,不仅可根据被充电设备USB给出的识别信号改变充电电压,显示充电器输出电压状态,同时还能根据需要扩展其他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基于微处理器的输出电压控制电路,包括降压输出U1、微处理器U2、电压输出J1与辅助供电U3,所述降压输出U1提供可调的直流电压,所述微处理器U2检测USB的D-与D+电压,并通过PWM1输出PWM信号,PWM1输出端经过一个简单滤波器,得到稳定电压,所述稳定电压通过电阻R1和电阻R8组成的输出电压反馈信号共同控制电路输出电压,保持反馈电压V_FB恒定。本技术利用低成本的微处理器产生PWM去控制充电器的反馈电压,不仅可根据被充电设备USB给出的识别信号改变充电电压,显示充电器输出电压状态,同时还能根据需要扩展其他功能。【专利说明】—种基于微处理器的输出电压控制电路
本技术涉及电子产品,具体是一种基于微处理器的输出电压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便携式的电子产品,大多内置电池。内置电池耗尽时必须有外接充电设备对电池充电;电池的充电时间由充电器的电流大小决定,目前,大都不能为电池提供较大的电流充电,这样充电时间长,不适应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和工作。市场上移动设备(手机,平板电脑,MP3,MP4等等)所接受的充电器或者移动电源充电宝等产品的质量参差不齐所引起的移动设备的损坏及安全。 为了克服充电时间长的弊端,最新的方案是提高充电电压,提高充电电压一样可以提高充电电流,但这时候对电池的保护尤为重要。幸运的是,现在主控芯片已经考虑到这一点,最新的Quick-charge规范把这一技术集成到电子产品电池充电控制技术中。Quick-charge2.0标准可以以20V的电压对电池充电,在充电输入USB的D+,D-端,加上一个电压,这个电压就是提供给充电器,给出决定充电器输出电压的信息。现在已有的USB充电识别芯片,均是检测D+,D-的电压后,输出开关信号,对充电器输出电压进行分段控制。显然,对多个电压必须要有多个开关控制,芯片外围电路较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微处理器的输出电压控制电路,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种基于微处理器的输出电压控制电路,包括降压输出U1、微处理器U2、电压输出Jl与辅助供电U3,所述降压输出Ul接入直流电压21V,并通过输出端V_0UT输出可调的直流电压,所述降压输出Ul的FB与电阻Rl并通过电阻R8连接一个GND端,所述降压输出Ul的另一端连接一个GND端;所述微处理器U2的ADl检测电压输出Jl的USB的D-电压,AD2检测电压输出Jl的USB的D+电压,并通过PWMl输出PWM信号,所述PWMl输出端经过电阻R6、电阻R7、电容Cl和电容C2组成的简单滤波器,得到一个稳定电压,所述电阻R7的一端与PWMl连接,另一端通过电容C2连接一个GND端,所述电阻R6与电容C2连接,另一端通过电容Cl连接一个GND端。所述反馈电压V_FB通过电阻Rl和电阻R8组成的输出电压反馈信号共同控制电路输出电压,从而保持反馈电压V_FB恒定。所述微处理器U2的1l通过LED3与电阻R4连接,同时还通过LED4与电阻R5连接,所述微处理器U2的102通过LEDl与电阻R2连接,同时还通过LED2与电阻R3连接,所述电阻R4、电阻R5、电阻R2与电阻R3的另一端与微处理器U2的103连接,所述微处理器U2的101、102与103组成扫描式LED驱动电路,所述微处理器U2的VSS端连接一个GND端。所述辅助供电U3是微处理器U2的辅助供电LD0,提供控制电路的电源,所述辅助供电U3通过J2接入直流电压2IV,J2的另一端连接一个GND端,所述辅助供电U3中HT7544/S0T23的输入端VIN通过电容C3连接一个GND端,所述辅助供电U3中HT7544/S0T23的输出端VOUT通过电容C4连接一个GND端,同时与微处理器U2的VDD连接,所述HT7544/S0T23本身连接一个GND端。 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阻Rl为100K欧姆,电阻R2、电阻R3、电阻R4与电阻R5均为150欧姆,电阻R6和电阻R7均为1K欧姆,电阻R8为270欧姆,所述电容Cl和电容C2均为0.1 μ F,电容C3为4.7 μ F/25V,电容C4为4.7 μ F/6.3V。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降压方式利用低成本的微处理器产生PWM去控制充电器的反馈电压,不仅可根据被充电设备USB给出的识别信号改变充电电压,而且可以显不充电器输出电压状态,同时能够根据需要扩展其他功能。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DC-DC控制电路; 图2是AC-DC控制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基于微处理器的输出电压控制电路,包括降压输出U1、微处理器U2、电压输出Jl与辅助供电U3,所述降压输出Ul接入直流电压21V,并通过输出端V_0UT输出可调的直流电压,所述降压输出Ul的FB与100Κ欧姆的电阻Rl并通过270欧姆的电阻R8连接一个GND端,所述降压输出Ul的另一端连接一个GND端;所述微处理器U2的ADl检测电压输出Jl的USB的D-电压,AD2检测电压输出Jl的USB的D+电压,并通过PWMl输出PWM信号,所述PWMl输出端经过1K欧姆的电阻R6、1K欧姆的电阻R7、0.1yF的电容Cl和0.1yF的电容C2组成的简单滤波器,得到一个稳定电压,所述电阻R7的一端与PWMl连接,另一端通过0.1 μ F的电容C2连接一个GND端,所述电阻R6与 0.1 μ F的电容C2连接,另一端通过0.1 μ F的电容Cl连接一个GND端。所述反馈电压V_FB通过100K欧姆的电阻Rl和270欧姆的电阻R8组成的输出电压反馈信号共同控制电路输出电压,从而保持反馈电压V_FB恒定。所述电路输出电压的指示由LED1、LED2、LED3与LED4完成,指示输出4个电压分别是5V、9V、12V和20V,所述微处理器U2的1l通过LED3与150欧姆的电阻R4连接,同时还通过LED4与150欧姆的电阻R5连接,所述微处理器U2的102通过LEDl与150欧姆的电阻R2连接,同时还通过LED2与150欧姆的电阻R3连接,所述电阻R4、电阻R5、电阻R2与电阻R3的另一端与微处理器U2的103连接,所述微处理器U2的101、102与103组成扫描式LED驱动电路,3个1 口驱动4个LED亮灭,所述微处理器U2的VSS端连接一个GND端。所述辅助供电U3是微处理器U2的辅助供电LD0,提供控制电路的电源,所述辅助供电U3通过J2接入直流电压21V,J2的另一端连接一个GND端,所述辅助供电U3中HT7544/S0T23的输入端VIN通过4.7 μ F/25V的电容C3连接一个GND端,所述辅助供电U3中HT7544/S0T23的输出端VOUT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微处理器的输出电压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降压输出U1、微处理器U2、电压输出J1与辅助供电U3,所述降压输出U1接入直流电压21V,并通过输出端V_OUT输出可调的直流电压,所述降压输出U1的FB与电阻R1并通过电阻R8连接一个GND端,所述降压输出U1的另一端连接一个GND端;所述微处理器U2的AD1检测电压输出J1的USB的D‑电压,AD2检测电压输出J1的USB的D+电压,并通过PWM1输出PWM信号,所述PWM1输出端经过电阻R6、电阻R7、电容C1和电容C2组成的简单滤波器,得到一个稳定电压,所述电阻R7的一端与PWM1连接,另一端通过电容C2连接一个GND端,所述电阻R6与电容C2连接,另一端通过电容C1连接一个GND端;反馈电压V_FB通过电阻R1和电阻R8组成的输出电压反馈信号共同控制电路输出电压,从而保持反馈电压V_FB恒定;所述微处理器U2的IO1通过LED3与电阻R4连接,同时还通过LED4与电阻R5连接,所述微处理器U2的IO2通过LED1与电阻R2连接,同时还通过LED2与电阻R3连接,所述电阻R4、电阻R5、电阻R2与电阻R3的另一端与微处理器U2的IO3连接,所述微处理器U2的IO1、IO2与IO3组成扫描式LED驱动电路,所述微处理器U2的VSS端连接一个GND端;所述辅助供电U3是微处理器U2的辅助供电LDO,提供控制电路的电源,所述辅助供电U3通过J2接入直流电压21V,J2的另一端连接一个GND端,所述辅助供电U3中HT7544/SOT23的输入端VIN通过电容C3连接一个GND端,所述辅助供电U3中HT7544/SOT23的输出端VOUT通过电容C4连接一个GND端,同时与微处理器U2的VDD连接,所述HT7544/SOT23本身连接一个GND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昌洪兰家林
申请(专利权)人:陈昌洪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