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纤维表面特殊结构设计的连续化涂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62050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11 17: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纤维表面特殊结构设计的连续化涂覆设备,主要包括传输装置、涂覆组件、控温系统及控压系统四部分,在与纤维卷绕或牵伸装置配合使用时可以一步实现连续化的纤维卷绕涂覆或牵伸涂覆。由于其能精确控温控压,能实现在纤维表面的厚度可控的均匀涂覆。当涂层材料中含有一维或二维微纳米填料时,可以通过组件的选择及参数的设置达到树枝状、树皮状等特殊涂覆结构,从而实现纤维的特殊功能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成本低、装置小巧、结构简单、易于拆装、易于更换涂层材料、涂层厚度精确可控、涂层结构可调、可结合牵伸或卷绕一步实现纤维连续化涂覆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纤维表面特殊结构设计的连续化涂覆设备,主要包括传输装置、涂覆组件、控温系统及控压系统四部分,在与纤维卷绕或牵伸装置配合使用时可以一步实现连续化的纤维卷绕涂覆或牵伸涂覆。由于其能精确控温控压,能实现在纤维表面的厚度可控的均匀涂覆。当涂层材料中含有一维或二维微纳米填料时,可以通过组件的选择及参数的设置达到树枝状、树皮状等特殊涂覆结构,从而实现纤维的特殊功能化。本技术具有成本低、装置小巧、结构简单、易于拆装、易于更换涂层材料、涂层厚度精确可控、涂层结构可调、可结合牵伸或卷绕一步实现纤维连续化涂覆的特点。【专利说明】一种用于纤维表面特殊结构设计的连续化涂覆设备
本技术属纤维涂覆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纤维表面特殊结构设计的连续化涂覆设备。
技术介绍
纤维涂覆、织物涂覆是纤维及其织物后整理功能化(如抗紫外、耐氧化、耐腐蚀等)的重要手段,后整理的纤维及其织物功能性很大程度取决于涂层的结构。这使得在纤维及其织物后整理功能化的实现,涂层结构的设计变得尤为重要。 纤维及织物的涂覆现在主要是通过以下几种方法实现: 1、毛刷涂覆:有气泡、涂覆不均、脱毛、耗时费力; 2、浸泡涂覆:涂覆不均、浪费涂料、料池占地面积大; 3、喷枪涂覆:对于一维的纤维涂覆难以实现均匀涂覆、飘洒太多; 4、涂覆辊涂覆:对于一维的纤维涂覆难以实现均匀涂覆、设备成本高、占地面积大。 虽然上面几种涂覆方法也能实现纤维的涂覆,但涂覆效果不理想,并且设备成本高,体积大,不能实现涂层的功能化结构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纤维表面特殊结构设计的连续化涂覆设备,通过组件的选择及参数的设置达到树枝状、树皮状等特殊涂覆结构,从而实现纤维的特殊功能化。 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用于纤维表面特殊结构设计的连续化涂覆设备,包括微型螺杆挤出机、L形管道和涂覆组件,所述涂覆组件的进料口通过L形管道与微型螺杆挤出机输出口连接,所述涂覆组件包括加热套筒以及从上到下依次安装在其内部的顶板、承压板、分配板、流道层和喷涂层,所述加热套筒是一个上部开口的圆柱体容器,所述加热套筒底面中心位置设有通孔、其内部为呈圆柱形的空腔,所述顶板安装在加热套筒上端,所述顶板是一个底部开口的圆柱形容器,所述顶板上面偏心位置设有进料口,所述顶板内部中心位置带有通丝管,所述顶板的圆周侧壁与通丝管之间形成环形凹槽;所述承压板外形与顶板相配,且上、下两面对应环形凹槽区域设有通孔,所述承压板中心位置带有与通丝管相应的安装孔,所述分配板厚度小于承压板,所述分配板外形与顶板相配,且上、下两面对应环形凹槽区域设有分配孔,所述分配孔的密度大于通孔的密度,所述分配板中心位置带有与通丝管相应的安装孔,所述流道层中心位置设有与通丝管相应的安装孔,所述喷涂层中心位置设有与通丝管相对应的通丝通孔,所述通丝通孔向上连接管状中间轴,所述管状中间轴一端连接在喷涂层上面、另一端穿过流道层、分配板以及承压板的安装孔并与顶板的通丝管连接,所述分配板上、下面内凹且其下凹面与流道层之间形成流道,所述流道层、管状中间轴和喷涂层之间的间隙形成流道,所述喷涂层与加热套筒底形成流道及环形喷嘴。 所述流道层和喷涂层的下面内凹,所述的流道层的下面与喷涂层的上面形成流道,所述喷涂层的下面与加热套筒底面之间形成流道,且喷涂层上、下两面的流道通过沿喷涂层圆周边缘等弧度布置的通槽连通。 所述喷涂层内凹的下面呈圆锥形。 所述流道层和喷涂层之间、喷涂层和加热套筒底面之间紧密贴合,所述的流道层、喷涂层与管状中间轴之间的间隙形成流道,所述喷涂层与管状中间轴之间的间隙形成的流道逐渐向管状中间轴的外壁倾斜,形成漏斗形。 所述L形管道和微型螺杆挤出机之间通过直管串联有计量泵。 所述管状中间轴与分配板、承压板的安装孔以及顶板的通丝管之间以螺纹方式连接。 所述顶板通过加热套筒侧壁上径向设置的紧定螺丝固定,所述顶板外侧壁上带有与紧定螺丝相配的固定凹槽。 有益效果 本技术的优点在于,能精确控温控压,实现在纤维表面的厚度可控的均匀涂覆。当涂层材料中含有一维或二维微纳米填料时,可以通过组件的选择及参数的设置达到树枝状、树皮状等特殊涂覆结构,从而实现纤维的特殊功能化。通过与纤维卷绕或牵伸装置配合使用,可以一步实现连续化的纤维卷绕涂覆或牵伸涂覆。本设备还具有成本低、装置小巧、结构简单、易于拆装、易于更换涂层材料、涂层厚度精确可控、涂层结构可调、可结合牵伸或卷绕一步实现纤维连续化涂覆的特点。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涂覆组件示意图。 图4为本技术涂覆组件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技术加热套筒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技术加热套筒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技术下面内凹的喷涂层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技术下面内凹的喷涂层底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技术下面内凹的喷涂层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技术喷涂层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技术喷涂层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技术流道层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技术流道层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技术分配板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技术分配板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技术承压板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技术承压板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技术顶板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技术顶板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技术安装下面内凹的喷涂层的涂覆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技术安装喷涂层的涂覆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如图1至21所示,一种用于纤维表面特殊结构设计的连续化涂覆设备,包括微型螺杆挤出机1、L形管道4和涂覆组件5,所述涂覆组件5的进料口 15通过L形管道4与微型螺杆挤出机I输出口连接,所述涂覆组件5包括加热套筒7以及从上到下依次安装在其内部的顶板12、承压板11、分配板10、流道层9和喷涂层8,所述加热套筒7是一个上部开口的圆柱体容器,所述加热套筒7底面中心位置设有通孔、其内部为呈圆柱形的空腔,所述顶板12安装在加热套筒7上端,所述顶板12是一个底部开口的圆柱形容器,所述顶板12上面偏心位置设有进料口 15,所述顶板12内部中心位置带有通丝管14,所述顶板12的圆周侧壁与通丝管14之间形成环形凹槽;所述承压板11外形与顶板12相配,且上、下两面对应环形凹槽区域设有通孔,所述承压板11中心位置带有与通丝管14相应的安装孔,所述分配板10厚度小于承压板11,所述分配板10外形与顶板12相配,且上、下两面对应环形凹槽区域设有分配孔,所述分配孔的密度大于通孔的密度,所述分配板10中心位置带有与通丝管14相应的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纤维表面特殊结构设计的连续化涂覆设备,包括微型螺杆挤出机(1)、L形管道(4)和涂覆组件(5),所述涂覆组件(5)的进料口(15)通过L形管道(4)与微型螺杆挤出机(1)输出口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涂覆组件(5)包括加热套筒(7)以及从上到下依次安装在其内部的顶板(12)、承压板(11)、分配板(10)、流道层(9)和喷涂层(8),所述加热套筒(7)是一个上部开口的圆柱体容器,所述加热套筒(7)底面中心位置设有通孔、其内部为呈圆柱形的空腔,所述顶板(12)安装在加热套筒(7)上端,所述顶板(12)是一个底部开口的圆柱形容器,所述顶板(12)上面偏心位置设有进料口(15),所述顶板(12)内部中心位置带有通丝管(14),所述顶板(12)的圆周侧壁与通丝管(14)之间形成环形凹槽;所述承压板(11)外形与顶板(12)相配,且上、下两面对应环形凹槽区域设有通孔,所述承压板(11)中心位置带有与通丝管(14)相应的安装孔,所述分配板(10)厚度小于承压板(11),所述分配板(10)外形与顶板(12)相配,且上、下两面对应环形凹槽区域设有分配孔,所述分配孔的密度大于通孔的密度,所述分配板(10)中心位置带有与通丝管(14)相应的安装孔,所述流道层(9)中心位置设有与通丝管(14)相应的安装孔,所述喷涂层(8)中心位置设有与通丝管(14)相对应的通丝通孔,所述通丝通孔向上连接管状中间轴,所述管状中间轴一端连接在喷涂层(8)上面、另一端穿过流道层(9)、分配板(10)以及承压板(11)的安装孔并与顶板(12)的通丝管(14)连接,所述分配板(10)上、下面内凹且其下凹面与流道层(9)之间形成流道,所述流道层(9)、管状中间轴和喷涂层(8)之间的间隙形成流道,所述喷涂层(8)与加热套筒(7)底形成流道及环形喷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美芳孟思胡泽旭陆秋旭周哲孙宾
申请(专利权)人:东华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