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用器材的轮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5193 阅读:2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医疗用器材的轮子,其主要设有轮毂及轮体,在轮毂的周缘利用连结片环设有若干呈放射状排列的关节块,该关节块利用连接部互相串连,借由连结部及连结片,形成有间隙及透孔,从而使轮体可以完整包覆于关节块上,并与轮毂结合形成一体。当该承受较大的负荷及反作用力时,由于关节块之间形成有间隙及透孔,而该间隙及透孔之间又充满了软性的橡胶材料,因此该关节块之间可产生弹性变形,并压缩其间的橡胶材料,从而可抵消所承受的负荷力量,并且可迅速回复原状,而不致变形损坏。(*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医疗用器材的轮子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用器材的轮子。
技术介绍
目前所使用的医疗用器材,如助行器、轮椅及电动车等,均在底部装设有轮子,借以可供任意移动行进。该轮子的结构可如图7所示,其主要设有一铸造成型的金属轮毂A,然后在该金属轮毂A的外缘包覆固定一橡胶或塑胶材料制成的轮体A1,该结构由于必须先通过铸造程序制造出轮毂A,再另外成型轮体A1,然后再将轮体A1套制于轮毂A周缘,故整个制造程序相当麻烦复杂,同时具有组装费时,成本相对于增加,以及重量较重,不易携带等缺点,而且由于该轮体A1在射出成型后,将在动、固模的结合位置产生一分模线A2,因此当使用一段时间后,容易因材质老化及磨损,而由该分模线A2处裂开,致使轮子因此而不能使用。为此,另有如台湾专利公告第441486号“以发泡成型塑胶轮件结构”专利案,如图8所示,其是在轮体B的内部设有一容置室B1,在该容置室B1内以PU发泡注入一填充体B2,借助该填充体B2的作用,可使轮体B具有良好的弹性力,且不会因突遇尖状物的穿刺而漏气损坏,更不会有从分模线裂开之虞。然而,由于该轮体B及填充体B2均为软性材料所制成,因此无法负荷较大的重量及震动所产生的反作用力,一旦重量负荷或反作用力较大时,则容易使轮子变形,致使磨耗量增大,或者破裂而无法转动行进。因此,另有如台湾专利公告第329199号“改良型塑胶脚轮”专利案,其结构主要设有硬塑性的材料一体制成的轮毂,该轮毂的周缘环设有衔接肋,该衔接肋的周缘衔接宽度较大的外壳环部,使衔接肋与外壳环部之间形成凹陷环圈,另在两两衔接肋之间形成透空槽,使两侧的凹陷环圈呈贯通的状态,而在外壳环部的两侧还形成对应环设的卡制槽,然后在轮毂外缘以射出成型技术包覆有一轮体,使该轮体可以渗入凹陷环圈、透空槽及卡制槽,从而使轮体与轮毂固结成一体,利用轮毂的支撑力,使轮体可以顺利转动运行。然而,此等结构却由于轮毂虽然具有连结及支撑的功效,但是却不具有任何弹性缓冲的作用,因此,当轮子在转动行进当中,如承受较大的负荷力量,或者震-->动产生的反作用力过大时,则使乘坐者感到不适,而且容易造成轮毂的断裂受损,致使整个轮子失去作用;另外,上述习知轮子同时采用软、硬两种不同的材质结合而成,容易产生相对的滑移,而无法确实固定结合,故使用状况不佳,难以达到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疗用器材的轮子,当其承受较大的负荷及反作用力时,仍不致变形损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医疗用器材的轮子,包括:轮毂,其为塑性材料经一体成型射出制造而成,在其中央处设有轴孔;轮体,经射出成型完整覆于轮毂的外缘,其为橡胶材料制成;该轮毂的周缘环设有呈放射状排列的关节块,该关节块轴向接设有连接部而将其串接成一体,每一关节块之间形成有间隙,又关节块的内侧缘由连接片与轮毂的周缘相连结,每一连接片之间形成有贯通关节块两侧的透孔。采用上述方案后,本技术具有下列优点:1、本技术当承受较大的负荷及反作用力时,由于关节块之间形成有间隙及透孔,而该间隙及透孔之间又充满了软性的橡胶材料,因此该关节块之间可产生弹性变形,并压缩透孔及间隙的橡胶材料,从而可抵消所承受的负荷力量,并且可迅速回复原状,而不致变形损坏。2、本技术轮毂与关节块之间的透孔及间隙,可充满由橡胶材料制成的轮体,使关节块的两侧固结成一体,故当轮体周缘磨损后,仍能将轮体及轮毂紧密结合,而不致于脱落分离,同时可防止软、硬两种不同材质产生相对滑移,从而使结合更加稳固。3、本技术的轮体是由橡胶材料所制成,并不会有分模线形成,因此在长期使用下,并不会出现由分模线破裂损坏的状况发生。4、本技术的结构完全由塑性及橡胶等材料,所成型制造而成,故整体重量极轻,容易携带,并具有制造简单,成本低廉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轮毂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轮毂的侧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立体外观图;-->图4是本技术的组合剖视图;图5是图4的A-A剖视图;图6是图4的B-B剖视图;图7是习知医疗用器材轮子的结构剖视图;图8是习知医疗用器材另一种轮子的结构剖视图。图中:1   轮毂         11  轴孔         12  关节块13  连接部       14  间隙         15  连接片16  透孔         2   轮体         A   轮毂A1  轮体         A2  分模线       B   轮体B1  容置室       B2  填充体具体实施方式首先,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主要包括轮毂1及轮体2,其中:轮毂1为塑性材料经一体成型射出制造而呈的圆盘状,在其中央处设有轴孔11,在该轮毂1的周缘环设有若干个呈放射状排列的关节块12,各关节块12轴向接设有连接部13以将其串接成一体,而每一关节块12之间形成等距的间隙14,另外该关节块12的内侧缘由连接片15与轮毂1的周缘相连结,而每一连接片15之间则形成贯通关节块12两侧的透孔16,该透孔16与间隙14相通。轮体2经射出成型而完整包覆于轮毂1的外缘,其可为橡胶材料制成。组合时,如图3至图6所示,先将制造完成的轮毂1置于成型模具当中,利用射出成型技术,将橡胶材料射入成型模具当中,橡胶材料即将轮毂1外缘的关节块12包覆以形成轮体2,利用橡胶材料未凝结时的流动性,其可渗过关节块12间的间隙14与透孔16,将整个关节块12的周缘完整包覆,从而使轮毂1及轮体2紧密固结成一体,不会有任何的空隙产生。通过上述方式,即可迅速将轮毂1及轮体2制造连结形成一完整的轮子状态,以供安装使用于各种医疗用器材上,由于该轮毂1的硬度大于轮体2,当轮子在转动行进中,如承受过大的重量负荷或震动的反作用力时,由于关节块12之间形成有间隙14及透孔16,而该间隙14及透孔16之间又充满了软性的橡胶材料,因此该关节块12可产生变形并压缩其间的橡胶材料,从而可抵消所承受的负荷及反作用力,因此可承受更大的负荷力量,而又不致于变形损坏。-->另外,当本技术在长期使用后,即使轮体2的周缘产生磨损,由于所述的关节块12与连接片15之间形成贯通的透孔16及间隙14,使橡胶材料完整包覆于关节块12的两侧,并将其连结成一体,因此即使整个轮体2的周缘都磨损殆尽,该轮体2依旧可保持完整包覆关节块12两侧的状态,而并不会与轮毂1产生分离脱落,从而可延长其使用寿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医疗用器材的轮子,包括:轮毂,其为塑性材料经一体成型射出制造而成,在其中央处设有轴孔;轮体,经射出成型完整覆于轮毂的外缘,其为橡胶材料制成;其特征是在于:该轮毂的周缘环设有呈放射状排列的关节块,该关节块轴向接设有 连接部而将其串接成一体,每一关节块之间形成有间隙,又关节块的内侧缘由连接片与轮毂的周缘相连结,每一连接片之间形成有贯通关节块两侧的透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疗用器材的轮子,包括:轮毂,其为塑性材料经一体成型射出制造而成,在其中央处设有轴孔;轮体,经射出成型完整覆于轮毂的外缘,其为橡胶材料制成;其特征是在于:该轮毂的周缘环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承楚
申请(专利权)人:悦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