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翔专利>正文

粘结式橡胶实心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3077 阅读:2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粘结式橡胶实心轮胎,由中心轮钢和与中心轮钢粘结的外部实心橡胶圈构成,其特征是所述中心轮钢与外部实心橡胶圈之间的粘结面采用平滑曲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橡胶圈无切割暗伤、粘结牢、散热性能好、使用寿命长。(*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粘结式橡胶实心轮胎本技术涉及轮胎。更具体地说,是一种粘结式橡胶实心轮胎。粘结式实心轮胎由于起动阻力小、负荷大、结构简单、维修方便等优点,广泛地应用在低速高负荷车辆上。现有技术中的粘结式实心轮胎,其轮钢与橡胶的粘结面有多种形式,包括如图2所示的燕尾形、如图3所示的矩形,如图4所示的锯齿形沟槽,以及如图5所示的平面结构。但却分别存在有问题。其中,燕尾形、矩形和锯齿形沟槽是通过增加橡胶与轮钢的接触面积,以期增加其相互之的粘结牢度。但是,实际使用中,轮胎往往“崩块”或整体“脱胶”。一般认为是粘结不佳所至。实际上,这种损坏的主要原因是沟槽的槽口或齿尖处应力集中,在使用中引起轮胎内部割裂暗伤,粘结层橡胶在反复切割下暗伤逐渐扩大,直至胶胎完全损坏。至于平面结构的粘结面,虽然避免了内切割暗伤,但同时带来的问题包括:1、应力集中在轮胎侧面橡胶与轮钢的粘结处,轮胎在负荷时产生很大的剪切力,可使轮胎边缘粘结处撕裂,灰尘污物从裂口进入胎体,使裂口扩大,损坏轮胎。2、轮钢半成品缠胶难度大,工艺要求不易掌握。3、散热性能差。在负荷和引驶中,橡胶内部会产生大量热。该结构不利于热量的散发,当轮胎超过一定温度时,橡胶分解、碳化,橡胶失去原有的性能,轮胎爆裂而损坏。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无切割暗伤、粘结牢、散热性能好、使用寿命长的粘结式橡胶实心轮胎。本技术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由中心轮钢和与中心轮钢粘结的外部实心橡胶圈构成。本技术的结构特点是所述中心轮钢与外部实心橡胶圈之间的粘结面采用平滑曲面。-->与已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本技术采用由于平滑的粘结面,在橡胶圈的粘结面上无内部切割暗伤,改善了轮钢与橡胶之间的应力、剪切力。2、本技术的曲面设计使负荷行驶中橡胶产生的热量很容易被轮钢吸收面散发,不至对橡胶体造成热损伤。3、本技术生产工艺难度低,粘结牢固,使用寿命长。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已有技术中采用燕尾槽形粘结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已有技术中采用矩形粘结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已有技术中采用锯齿形粘结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已有技术中采用平面粘结面结构示意图。以下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参见附图1,与已有技术相同的是,本实施例由中心轮钢1和与中心轮钢1粘结的外部实心橡胶圈2构成。与已有技术所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中心轮钢1与外部实心橡胶圈2之间的粘结面采用平滑曲面。如图1所示,该平滑曲面的粘结面可以是在中心轮钢1上采用平滑凸面,对应设置的外部实心橡胶圈2为平滑凹面。具体实施中,该凹、凸面的凹凸高度要根据轮胎的负荷和行驶速度。在《橡胶工业手册》第四册第三章节中列表示出了各种规格的粘结式轮胎负荷与速度,据此,凸面高度应是轮胎橡胶厚度的10%-12%为宜。通常,为了有效地减小轮胎的剪切应力和增加散热,对行驶速度大于10千米/小时车辆的轮胎,其凸面高度可适当地高一些。可以采用注胶法进行生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粘结式橡胶实心轮胎,由中心轮钢(1)和与中心轮钢(1)粘结的外部实心橡胶圈(2)构成,其特征是所述中心轮钢(1)与外部实心橡胶圈(2)之间的粘结面采用平滑曲面。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粘结式橡胶实心轮胎,由中心轮钢(1)和与中心轮钢(1)粘结的外部实心橡胶圈(2)构成,其特征是所述中心轮钢(1)与外部实心橡胶圈(2)之间的粘结面采用平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翔
申请(专利权)人:张翔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