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汽轮机叶片的连接盘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45747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10 17: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加工汽轮机叶片的连接盘工装,包括数控回转连接盘、叶片工装本体、叶片内径向垫块和叶片出汽边垫块,数控回转连接盘的一侧设有圆柱形凸台,其另一侧以圆心为中心点,设有矩形限位块,叶片工装本体包括上下两部分,下部为矩形座,矩形座与矩形限位块形状相配合,上部为四边形型腔,叶片内径向垫块和叶片出汽边垫块为立方体块状结构,叶片内径向垫块和叶片出汽边垫块分别紧贴四边形型腔相邻的两个内侧壁上;本发明专利技术一次装夹可以完成多步工序,不但提高工序加工效率,同时保证了各部精度,而且可完成现有技术难以加工的产品和工序,降低产品的加工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加工汽轮机叶片的连接盘工装,包括数控回转连接盘、叶片工装本体、叶片内径向垫块和叶片出汽边垫块,数控回转连接盘的一侧设有圆柱形凸台,其另一侧以圆心为中心点,设有矩形限位块,叶片工装本体包括上下两部分,下部为矩形座,矩形座与矩形限位块形状相配合,上部为四边形型腔,叶片内径向垫块和叶片出汽边垫块为立方体块状结构,叶片内径向垫块和叶片出汽边垫块分别紧贴四边形型腔相邻的两个内侧壁上;本专利技术一次装夹可以完成多步工序,不但提高工序加工效率,同时保证了各部精度,而且可完成现有技术难以加工的产品和工序,降低产品的加工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专利说明】加工汽轮机叶片的连接盘工装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加工领域,涉及叶片加工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加工汽轮机叶片的连接盘工装。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机械加工技术也不断发展,各类机械工件加工效率的提高成为各大机械加工企业最急切的需求,然而,在加工中心对工件进行加工的过程中,目前一般通过使用工装夹具来装夹固定工件,加工时则采用虎钳或角度器支持,加工过程中需反复装夹,不但效率低下,而且加工精度难以保证,甚至有些产品或工序根本无法完成,提高加工成本,对生产企业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加工汽轮机叶片的连接盘工装,加工时,一次装夹可以完成多步工序,不但提高工序加工效率,同时保证了各部精度,而且可完成现有技术难以加工的产品和工序,降低产品的加工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加工汽轮机叶片的连接盘工装,包括数控回转连接盘、叶片工装本体、叶片内径向垫块和叶片出汽边垫块,在数控回转连接盘相同圆周半径的位置上均匀分布设置了四个第一沉头孔,数控回转连接盘为圆形金属板结构,数控回转连接盘的一侧设有圆柱形凸台,其另一侧以圆心为中心点,设有矩形限位块,矩形限位块上表面对称设有两条矩形凹槽,两条矩形凹槽中分别对称设有两个第一螺纹孔;叶片工装本体包括上下两部分,下部为矩形座,矩形座下底面的两侧边缘对称并平行设有两个矩形凸台,两个矩形凸台的间距与两条矩形凹槽的间距相等,同时矩形凸台与矩形凹槽位置相对应且形状相配合,矩形座的四个角上设有四个第二沉头孔,第二沉头孔与第一螺纹孔一一对应,上部为四边形型腔,型腔中相邻的两面侧壁上设有第二螺纹孔;叶片内径向垫块和叶片出汽边垫块为立方体块状结构,叶片内径向垫块和叶片出汽边垫块分别紧贴四边形型腔相邻的两个内侧壁上。 本专利技术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是:前述型腔为平行四边形或菱形框架结构;圆柱形凸台的直径为40_。 数控回转连接盘反面的圆柱形凸台的直径设为40mm,与数控加工中心的回转四轴的直径为40_的孔相配合。 前述设有第二螺纹孔的相邻两面侧壁上,其中一面侧壁上设有一个第二螺纹孔,另一面侧壁上设有两个第二螺纹孔;叶片内径向垫块和叶片出汽边垫块及其紧贴的相邻两面侧壁上,分别设有两个通孔,侧壁上的通孔与叶片内径向垫块和叶片出汽边垫块上的通孔大小相等且位置一一对应。 前述设有第二螺纹孔的相邻两面侧壁上,其中一面侧壁上设有一个第二螺纹孔,另一面侧壁上设有两个第二螺纹孔;叶片内径向垫块和叶片出汽边垫块及其紧贴的相邻两面侧壁上,分别设有两个通孔,侧壁上的通孔与叶片内径向垫块和叶片出汽边垫块上的通孔大小相等且位置一一对应。 叶片工装本体的四个角上设有四个沉头孔,将其通过四个螺钉和数控回转连接盘紧密相连;而设置于叶片工装本体型腔中的叶片内径向垫块和叶片出汽边垫块,则通过垫块的厚度来调节叶片的中心高与四轴的回转轴心保持一致,在叶片工装本体上还设有三个螺纹孔螺纹孔,通过三个螺钉来压紧工件。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在加工过程中,一次装夹可以完成多步工序,提高了加工中心的产品加工效率,另外使得加工中心可以加工现有技术难以加工的产品与工序,同时,此工装还可以同时加工多类工件,减少了更换工件的调整时间,保证了各部精度,降低产品的加工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加工汽轮机叶片的连接盘工装的轴测图;图2为数控回转连接盘的主视图;图3为数控回转连接盘的剖视图;图4为叶片工装本体的主视图;其中,1-数控回转连接盘,2-叶片工装本体,3-叶片内径向垫块,4-叶片出汽边垫块。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加工汽轮机叶片的连接盘工装,结构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包括数控回转连接盘1、叶片工装本体2、叶片内径向垫块3和叶片出汽边垫块4,在数控回转连接盘I相同圆周半径的位置上均匀分布设置了四个第一沉头孔,数控回转连接盘I为圆形金属板结构,数控回转连接盘I的一侧设有圆柱形凸台,其另一侧以圆心为中心点,设有矩形限位块,矩形限位块上表面对称设有两条矩形凹槽,两条矩形凹槽中分别对称设有两个第一螺纹孔;叶片工装本体2包括上下两部分,下部为矩形座,矩形座下底面的两侧边缘对称并平行设有两个矩形凸台,两个矩形凸台的间距与所述两条矩形凹槽的间距相等,同时矩形凸台与矩形凹槽位置相对应且形状相配合,矩形座的四个角上设有四个第二沉头孔,第二沉头孔与第一螺纹孔一一对应,上部为四边形型腔,型腔中相邻的两面侧壁上设有第二螺纹孔;叶片内径向垫块3和叶片出汽边垫块4为立方体块状结构,叶片内径向垫块3和叶片出汽边垫块4分别紧贴四边形型腔相邻的两个内侧壁上。 前述型腔为平行四边形框架结构,圆柱形凸台的直径为40_。 如图4所示,前述设有第二螺纹孔的相邻两面侧壁上,其中一面侧壁上设有一个第二螺纹孔,另一面侧壁上设有两个第二螺纹孔;叶片内径向垫块3和叶片出汽边垫块4及其紧贴的相邻两面侧壁上,分别设有两个通孔,侧壁上的通孔与叶片内径向垫块3和叶片出汽边垫块4上的通孔大小相等且位置一一对应。 使用时,使用螺钉将叶片工装本体2安装在数控回转连接盘I上,再将数控回转连接盘I反面的圆柱形凸台对准回转四轴的孔套牢,采用螺栓通过第一沉头孔将数控回转连接盘I安装在数控加工中心的回转四轴上,然后在叶片工装本体的型腔中设置叶片内径向垫块和叶片出汽边垫块,通过更换不同厚度的垫块来调节叶片的中心高,直至其与四轴的回转轴心保持一致,同时在叶片工装本体侧壁上的螺纹孔处安装螺钉来压紧工件,即可对工件进行加工。 以上实施例仅为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是按照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技术思想,在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的任何改动,均落入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加工汽轮机叶片的连接盘工装,包括数控回转连接盘(I)、叶片工装本体(2)、叶片内径向垫块(3)和叶片出汽边垫块(4),在数控回转连接盘(I)相同圆周半径的位置上均匀分布设置了四个第一沉头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控回转连接盘(I)为圆形金属板结构,所述数控回转连接盘(I)的一侧设有圆柱形凸台,其另一侧以圆心为中心点,设有矩形限位块,所述矩形限位块上表面对称设有两条矩形凹槽,两条所述矩形凹槽中分别对称设有两个第一螺纹孔; 所述叶片工装本体(2)包括上下两部分,所述下部为矩形座,所述矩形座下底面的两侧边缘对称并平行设有两个矩形凸台,所述两个矩形凸台的间距与所述两条矩形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加工汽轮机叶片的连接盘工装,包括数控回转连接盘(1)、叶片工装本体(2)、叶片内径向垫块(3)和叶片出汽边垫块(4),在数控回转连接盘(1)相同圆周半径的位置上均匀分布设置了四个第一沉头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控回转连接盘(1)为圆形金属板结构,所述数控回转连接盘(1)的一侧设有圆柱形凸台,其另一侧以圆心为中心点,设有矩形限位块,所述矩形限位块上表面对称设有两条矩形凹槽,两条所述矩形凹槽中分别对称设有两个第一螺纹孔;所述叶片工装本体(2)包括上下两部分,所述下部为矩形座,所述矩形座下底面的两侧边缘对称并平行设有两个矩形凸台,所述两个矩形凸台的间距与所述两条矩形凹槽的间距相等,同时所述矩形凸台与所述矩形凹槽位置相对应且形状相配合,所述矩形座的四个角上设有四个第二沉头孔,所述第二沉头孔与所述第一螺纹孔一一对应,所述上部为四边形型腔,所述型腔中相邻的两面侧壁上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叶片内径向垫块(3)和叶片出汽边垫块(4)为立方体块状结构,所述叶片内径向垫块(3)和叶片出汽边垫块(4)分别紧贴所述四边形型腔相邻的两个内侧壁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河平孙彦颖刘明昊刘达李志伟宗国翼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赛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