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袋机的输出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45641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10 17: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制袋机的输出平台,包括输送台、输送台前端的牵引辊及其后端的后导辊,输送台下方的两机架板之间装置前导辊及张紧辊,牵引辊、张紧辊、前导辊及后导辊间卷绕有多根平行的皮带,皮带绕置于输送台的上下表面;两机架板的内侧分别固接有支撑梁,两支撑梁的前端借助支撑座转动装置牵引辊,其后端固连后支板,后支板之间装置后导辊;牵引辊的一端贯穿支撑座固接第一锥齿轮,电机装置于机架板的外侧,其电机轴的轴向与牵引辊的轴向垂直,电机轴上固接与第一锥齿轮啮合的第二锥齿轮;张紧辊借助调节杆装置于机架板上的滑槽中。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安全、工作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制袋机的输出平台,包括输送台、输送台前端的牵引辊及其后端的后导辊,输送台下方的两机架板之间装置前导辊及张紧辊,牵引辊、张紧辊、前导辊及后导辊间卷绕有多根平行的皮带,皮带绕置于输送台的上下表面;两机架板的内侧分别固接有支撑梁,两支撑梁的前端借助支撑座转动装置牵引辊,其后端固连后支板,后支板之间装置后导辊;牵引辊的一端贯穿支撑座固接第一锥齿轮,电机装置于机架板的外侧,其电机轴的轴向与牵引辊的轴向垂直,电机轴上固接与第一锥齿轮啮合的第二锥齿轮;张紧辊借助调节杆装置于机架板上的滑槽中。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安全、工作可靠。【专利说明】制袋机的输出平台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设备
,尤其涉及制袋机。
技术介绍
制袋机是制作包装袋的专用设备,广泛用于各种塑料、纸质等材料的包装袋的生产。高速制袋机成型包装袋过程是:将上膜和下膜分别导向输送,于合适位置对上下膜进行重叠,重叠后的薄膜经纵向、横向热封后形成多个小袋一体结构,最后进行分切形成多个小袋并输出。其中,成袋后输出是制袋机中较为关键的过程,现有的输出平台均采用皮带传送结构,其存在导辊张紧力不便调节、电机占用空间较大、传送稳定性不高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 申请人:针对现有制袋机的上述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工作可靠的制袋机的输出平台。 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制袋机的输出平台,包括装置于机架板上的输送台、输送台前端的牵引辊及其后端的后导辊,输送台下方的两机架板之间装置前导辊及张紧辊,所述张紧辊位于所述牵引辊与前导辊之间并相对所述前导辊偏向机架板的下部,所述牵引辊、张紧辊、前导辊及后导辊间卷绕有多根平行的皮带,所述皮带绕置于所述输送台的上下表面;两机架板的内侧分别固接有支撑梁,两支撑梁的前端借助支撑座转动装置所述牵引辊,其后端固连后支板,所述后支板之间装置所述后导辊,支撑梁及后支板分别与所述输送台的下表面固接;所述牵引辊的一端贯穿所述支撑座固接第一锥齿轮,所述电机装置于机架板的外侧,其电机轴的轴向与牵引辊的轴向垂直,电机轴上固接与第一锥齿轮啮合的第二锥齿轮; 所述张紧辊借助调节杆装置于机架板上的滑槽中,所述调节杆借助定向块与机架板定向连接,调节杆的下端装置有调节套。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输送台的前端装置有端盖,所述端盖为壳体结构,其上端面的中部带有向牵引辊倾斜的斜板,端盖的两侧面分别带有将所述牵引辊的两端及电机封闭的端板; 所述输送台的底面装置有分隔架,所述分隔架包括与输送台底面固连的固定板及装置于所述固定板上的多根分隔立柱,所述分隔立柱分别位于相邻的皮带之间; 机架板之间装置有加固板,两后支板之间装置有加固杆,所述加固板的中部固接有支撑柱; 所述调节杆的下端与所述调节套螺接; 所述张紧辊的端部通过端套与所述调节杆固接。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采用非轴向装置的电机驱动结构,减小了轴向尺寸、减小占用空间,其结构紧凑;设置竖直调节杆及通过调节套调节张紧辊的张紧力,其操作简便;设置端盖提高使用安全性及便于成袋输出;设置分隔架便于对多根皮带的分隔疏导,并避免其走偏影响输送操作。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和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未装置输送台的立体结构图。 图4至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局部立体结构图。 图7为本专利技术后导辊及后支板的安装立体结构图。 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分隔架的立体结构图。 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端盖的立体结构图。 图中:1、支撑梁;2、机架板;21、滑槽;3、牵引辊;4、前导辊;5、加固板;6、电机;7、第二锥齿轮;8、第一锥齿轮;9、支撑座;10、调节杆;11、定向块;12、调节套;13、端套;14、张紧辊;15、皮带;16、后导辊;17、后支板;18、加固杆;19、输送台;20、端盖;201、斜板;202、端板;22、分隔架;221、固定板;222、分隔立柱;23、支撑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制袋机的输出平台,包括装置于机架板2上的输送台19、输送台19前端的牵引辊3及其后端的后导辊16,牵引辊3由电机6驱动。 如图3至图7所示,输送台19下方的两机架板2之间装置前导辊4及张紧辊14,张紧辊14位于牵引辊3与前导辊4之间并相对前导辊4偏向机架板2的下部,牵引辊3、张紧辊14及前导辊4的截面形成三角形结构,牵引辊3、张紧辊14、前导辊4及后导辊16间卷绕有多根平行的皮带15,皮带15绕置于输送台19的上下表面;两机架板2的内侧分别固接有支撑梁1,两支撑梁I的前端借助支撑座9转动装置牵引辊3,牵引辊3与支撑座9转动连接,支撑座9固连于机架板2的外侧;牵引辊3的一端贯穿支撑座9固接第一锥齿轮8,电机6装置于机架板2的外侧,其电机轴的轴向与牵引辊3的轴向垂直,即电机6与牵引辊3之间非轴向连接,其轴向尺寸小,减小了占用空间;电机轴上固接与第一锥齿轮8啮合的第二锥齿轮7,电机6驱动第二锥齿轮7带动第一锥齿轮8驱动牵引辊3转动;两支撑梁I的后端分别固连后支板17,两后支板17的端部之间装置后导辊16。 如图3至图7所示,张紧辊14的端部通过端套13与竖直的调节杆10固连,张紧辊14的端部装置于机架板2上的滑槽21中,调节杆10借助定向块11与机架板2定向连接,调节杆10与定向块11滑动连接,定向块11限定调节杆10于竖直方向上滑动;调节杆10的下端螺旋连接有调节套12,通过调节套12的螺旋调节高度,从而调节张紧辊14与前导辊4间的间距,调节对皮带15的张紧力。 如图1、图2及图9所示,输送台19的前端装置有端盖20,端盖20为壳体结构,其上端面的中部带有向牵引辊3倾斜的斜板201,端盖20的两侧面分别带有将牵引辊3的两端及电机6封闭的端板202 ;通过端盖20将输送台19的前端及两侧进行封装,其安全性好,端盖20上设置的斜板201便于成袋的输出。 如图2、图8所示,为防止皮带15走偏并防止相邻皮带15间相互干涉,输送台19的底面装置有分隔架22,分隔架22包括与输送台19底面固连的固定板221及装置于固定板221上的多根分隔立柱222,分隔立柱222分别位于相邻的皮带15之间。 如图1、图2所示,机架板2之间装置有加固板5,两后支板17之间装置有加固杆18,加固板5及加固杆18分别用于加强机架板2之间、后支板17之间的连接强度。加固板5的中部固连有支撑柱23,支撑柱23将输送台19抬高并支撑于地面上,比较传统的四周支架结构,结构得到了大大简化,并便于安装和拆卸。 以上描述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解释,不是对专利技术的限定,本专利技术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的精神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权利要求】1.一种制袋机的输出平台,包括装置于机架板(2)上的输送台(19)、输送台(19)前端的牵引辊(3)及其后端的后导辊(16),其特征在于:输送台(19)下方的两机架板(2)之间装置前导辊(4)及张紧辊(14),所述张紧辊(14)位于所述牵引辊(3)与前导辊(4)之间并相对所述前导辊(4)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袋机的输出平台,包括装置于机架板(2)上的输送台(19)、输送台(19)前端的牵引辊(3)及其后端的后导辊(16),其特征在于:输送台(19)下方的两机架板(2)之间装置前导辊(4)及张紧辊(14),所述张紧辊(14)位于所述牵引辊(3)与前导辊(4)之间并相对所述前导辊(4)偏向机架板(2)的下部,所述牵引辊(3)、张紧辊(14)、前导辊(4)及后导辊(16)间卷绕有多根平行的皮带(15),所述皮带(15)绕置于所述输送台(19)的上下表面;两机架板(2)的内侧分别固接有支撑梁(1),两支撑梁(1)的前端借助支撑座(9)转动装置所述牵引辊(3),其后端固连后支板(17),所述后支板(17)之间装置所述后导辊(16),支撑梁(1)及后支板(17)分别与所述输送台(19)的下表面固接;所述牵引辊(3)的一端贯穿所述支撑座(9)固接第一锥齿轮(8),所述电机(6)装置于机架板(2)的外侧,其电机轴的轴向与牵引辊(3)的轴向垂直,电机轴上固接与第一锥齿轮(8)啮合的第二锥齿轮(7);所述张紧辊(14)借助调节杆(10)装置于机架板(2)上的滑槽(21)中,所述调节杆(10)借助定向块(11)与机架板(2)定向连接,调节杆(10)的下端装置有调节套(1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毅刚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张泾宇钢机械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