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尾门拉手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36345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10 12: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尾门拉手安装结构,包括尾门外板和与尾门外板固定的尾门拉手,尾门外板中部设有拉手安装面,两侧设有尾灯安装面;尾门拉手通过拉手安装面与尾门外板固定,汽车尾灯通过尾灯安装面和尾门外板固定;尾门拉手内腔设有支撑体,支撑体的底面与拉手安装面相抵;螺栓穿过支撑体的底面与拉手安装面,将尾门拉手固定在尾门外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尾门拉手安装结构,拉手和尾门外板通过拉手安装面和支撑体底面直接采用螺栓紧固,省去了凸台安装结构,利于拉手的安装。减小了由于尾门外板在与凸台安装对接而产生的减薄率,无需增加尾门厚度以保证减薄率,从而降低了尾门外板的成本及重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辆的拉手安装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尾门拉手安装结构。技术背景目前,汽车尾门拉手组件都是安装在尾门外板上,拉手组件设有安装凸台,尾门外板上设计有凸台的安装面,通过安装凸台完成安装。凸台安装面的角度需与垂直方向的夹角为0度,而且结构复杂,冲压时减薄率大,容易开裂。后期模具调式只有通过放大圆角才能解决开裂问题,而放大圆角后凸台安装面会变小,与尾门拉手组件的安装配合存在离空现象,易发生变形、异响等问题。尾门外板凸台的安装面的冲压精度达不到设计的要求,使得尾门拉手组件在安装时与尾门外板密封不良,容易产生漏水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省去了凸台安装结构,利于拉手安装,减小尾门外板减薄率,降低了尾门外板的成本及重量的尾门拉手安装结构。本技术一种尾门拉手安装结构的技术方案包括:一种尾门拉手安装结构,包括尾门外板和与所述尾门外板固定的尾门拉手,所述尾门外板中部设有拉手安装面,两侧设有尾灯安装面;所述尾门拉手通过所述拉手安装面与所述尾门外板固定,汽车尾灯通过所述尾灯安装面和所述尾门外板固定;所述尾门拉手内腔设有支撑体,所述支撑体的底面与所述尾门拉手安装面相抵;螺栓穿过所述支撑体的底面和所述拉手安装面将所述拉手固定在所述尾门外板上。本技术一种尾门拉手安装结构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尾门外板与所述拉手安装面和所述尾灯安装面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拉手安装面两端与尾灯安装面连接。所述尾门外板的厚度为0.7mm。所述尾门外板与垂直方向之间的第一夹角大于或等于所述拉手外表面与所述支撑体底面的第二夹角。所述第一夹角为43.5°。本技术的一种尾门拉手安装结构,包括尾门外板和与所述尾门外板固定的尾门拉手,所述尾门外板中部设有拉手安装面,两侧设有尾灯安装面;所述尾门拉手通过所述拉手安装面与所述尾门外板固定,汽车尾灯通过所述尾灯安装面和所述尾门外板固定;所述尾门拉手内腔设有支撑体,所述支撑体的底面与所述拉手安装面相抵;螺栓穿过所述支撑体的底面和所述尾门拉手安装面,将所述拉手固定在所述尾门外板上。这样,尾门拉手和尾门外板通过拉手安装面和支撑体底面直接采用螺栓紧固,省去了凸台安装结构,利于拉手的安装。减小了由于尾门外板在与凸台安装对接而产生的减薄率,更无需增加尾门厚度以保证减薄率,从而降低了尾门外板的成本及重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尾门拉手安装结构的尾门外板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尾门拉手安装结构的尾门外板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尾门拉手安装结构安装后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尾门拉手安装结构图3中A-A位置的剖视图;图号说明:1…尾门外板2…拉手安装面3…尾灯安装面4…尾门拉手5…尾灯6…支撑体7…螺栓具体实施例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一种尾门拉手安装结构构进行进一步说明。如图1-4所示,一种尾门拉手安装结构,包括尾门外板1和与所述尾门外板1固定的尾门拉手4,所述尾门外板1中部设有拉手安装面2,两侧设有尾灯安装面3;所述尾门拉手4通过所述拉手安装面2与所述尾门外板1固定,汽车尾灯5通过所述尾灯安装面3和所述尾门外板1固定;所述尾门拉手4内腔设有支撑体6,所述支撑体6的底面与所述拉手安装面2相抵;螺栓7穿过所述支撑体6的底面与所述拉手安装面2,将所述尾门拉手4固定在所述尾门外板1上。安装时,尾灯5与尾门外板1上的尾灯安装面3固定,尾门拉手4与尾门外板1上的拉手安装面2固定。这样,尾门拉手4和尾门外板1通过拉手安装面2和支撑体6底面直接采用螺栓7紧固,省去了凸台安装结构,利于拉手的安装,同时减小了尾门外板1的减薄率(此处的减薄率即为现有技术中的减薄率,减薄率=(输入尾门外板厚度-输出尾门外板厚度)/输入尾门外板厚度)。由于现有技术中在尾门拉手内腔的设有凸台,通过凸台与尾门外板固定。尾门外板上凸台安装面结构复杂必须对尾门外板加大冲压和减薄率,才能完成完成对凸台的安装。通常为了能够达到角度又可承受强度采用增加尾门外板厚度的方法。本技术由于尾门拉手4直接与尾门外板1固定,省去了凸台,无需增加尾门外板1厚度以保证减薄率,从而降低了尾门外板1的成本及重量。参见附图1-4,本技术的一种尾门拉手安装结构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可以是:所述尾门外板1与所述拉手安装面2和所述尾灯安装面3为一体成型结构。尾门外板1采用整体冲压成型结构,冲压工艺成熟,无需进行单独的加工和装配,提高了生产效率。参见附图1-4,本技术的一种尾门拉手安装结构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可以是:所述拉手安装面2两端与尾灯安装面3连接。所述拉手安装面2两端与尾灯安装面3连接,并且所述拉手安装面2与尾灯安装面3深度相同,这样,保证了尾门外板1冲压成型的深度,降低在冲压不同深度时尾门外板1的冲击,提高尾门外板1成型性。参见附图1-4,本技术的一种尾门拉手安装结构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可以是:所述尾门外板1的厚度为0.7mm。与现有技术中由于配合凸台安装角度而采用的0.8mm厚度的尾门外板1相比,使用0.7mm厚的普通板材材料,减低尾门外板1的成本及降低整车的重量。参见附图1-4,本技术的一种尾门拉手安装结构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可以是:所述尾门外板1与垂直方向之间的第一夹角大于或等于所述拉手外表面与所述支撑体6底面的第二夹角。由于设置第一夹角的角度大于第二夹角使得在拉手外表面呈倾斜向下的趋势,可以使雨水顺利排出,避免雨水进入车内。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第一夹角为43.5°。在第一夹角为43.5°时,拉手外表面的倾斜趋势最佳,最有利于雨水的排出。上述仅对本技术中的一种具体实施例加以说明,但并不能作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是依据本技术中的设计精神所作出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认为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尾门拉手安装结构,包括尾门外板和与所述尾门外板固定的尾门拉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尾门外板中部设有拉手安装面,两侧设有尾灯安装面;所述尾门拉手通过所述拉手安装面与所述尾门外板固定,汽车尾灯通过所述尾灯安装面和所述尾门外板固定;所述尾门拉手内腔设有支撑体,所述支撑体的底面与所述拉手安装面相抵;螺栓穿过所述支撑体的底面和所述拉手安装面将所述尾门拉手固定在所述尾门外板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尾门拉手安装结构,包括尾门外板和与所述尾门外板固定的
尾门拉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尾门外板中部设有拉手安装面,两侧设
有尾灯安装面;所述尾门拉手通过所述拉手安装面与所述尾门外板固
定,汽车尾灯通过所述尾灯安装面和所述尾门外板固定;所述尾门拉
手内腔设有支撑体,所述支撑体的底面与所述拉手安装面相抵;螺栓
穿过所述支撑体的底面和所述拉手安装面将所述尾门拉手固定在所
述尾门外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尾门拉手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
述尾门外板与所述拉手安装面和尾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蒙永种李卉曹德乐彭丹刘晶
申请(专利权)人: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