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毕宏政专利>正文

数字化骨折微动监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736133 阅读:1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10 12: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骨折临床研究与应用领域,一种数字化骨折微动监控系统,设有采集与扩大信号的位移传感器(1)和信号扩大调理器(2),用于阈值设定的上位机(3)和对系统供电的锂电池供电总成(6),其特征在于CPU(4)将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计算后通过SD卡读写器(5)将结果存储到SD卡中并通过报警蜂鸣器及指示灯(7)发出信号,利用信号采集、计算及报警功能想到配合,形成对下肢骨折负重行走过程中骨折端微动大小的动态监测,并将监测到的结果实时通知患者以利于及时调节负重力度的功能,其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监测与反馈快速准确、有利于减少下肢骨折早期负重训练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并且有利于促进骨折早期愈合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医疗器械领域,涉及骨科临床中具有动态监测与控制外固定支架固定的下肢骨折在负重训练过程中骨折端微动的装置,尤其是能为患者提供动态的骨折端微动大小的信息以利于患者自主控制负重训练的力度。技术背景:早期负重训练是促进骨折愈合的重要方法,其生物学基础已被现代医学研究所证实,但目前该理论在临床中的应用仍处于“模糊”状态,除了结合骨折愈合的基本时间、X线检查结果外,主要依靠临床医生经验性指导患者功能训练,对于训练负荷的大小没有确定的指标。近年来,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已广泛展开,但仍处于动物实验阶段,关于人类的不同骨折类型、不同骨折愈合阶段微动促进骨折愈合的最佳时间及力学参数无法采用动物实验中应用的设备及方法进行建立,至今无法设计出能实现骨折端控制性微动并适用于临床实践的方法或设备,其困难尤其表现在通过主动式负重产生生理性应力来诱发微动方面。许多临床观察结果表明:动力化低刚度的外固定支架所产生的微动效果更能刺激骨折端骨膜骨痂形成,但长期的过大的活动范围显然不利于骨折愈合过程的发展。而临床实验证明下肢骨折愈合早期骨折段控制性细微运动可以促进骨痂生长,加速骨折愈合,但其所采用的实验方法无法在临床中广泛应用。因此,采用肢体主动式负重的方式产生可控性的骨折端微动是目前该研究领域亟待解决的难题,其研究前景尚不明朗。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数字化骨折微动监控系统,该系统为传感器与信息处理构件相结合的器具,可动态监测骨折端的微动大小,并参照预设阈值发出不同信号通知患者,为患者调节负重力度提供实时动态的信息。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数字化骨折监控系统,设有采集与扩大信号的位移传感器(1)和信号扩大调理器(2),用于阈值设定的上位机(3)和对系统供电的锂电池供电总成(6),其特征在于CPU(4)将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计算后通过SD卡读写器(5)将结果存储到SD卡中并通过报警蜂鸣器及指示灯(7)发出信号。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具体描述。具体实施方式:数字化骨折微动监控系统设有采集与扩大信号的位移传感器1和信号扩大调理器2,用于阈值设定的上位机3和对系统供电的锂电池供电总成6,CPU4将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计算后通过SD卡读写器5将结果存储到SD卡中并通过报警蜂鸣器及指示灯7发出信号。利用信号采集、计算及报警功能想到配合,形成对下肢骨折负重行走过程中骨折端微动大小的动态监测,并将监测到的结果实时通知患者以利于及时调节负重力度的功能。本专利技术具有可以动态的监测下肢骨折负重训练过程中骨折端微动大小,并将监测结果实时通知患者,患者可根据结果及时调节负重训练的力度,其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监测与反馈快速准确、有利于减少下肢骨折早期负重训练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并且有利于促进骨折早期愈合等优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数字化骨折监控系统,设有采集与扩大信号的位移传感器(1)和信号扩大调理器(2),用于阈值设定的上位机(3)和对系统供电的锂电池供电总成(6),其特征在于CPU(4)将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计算后通过SD卡读写器(5)将结果存储到SD卡中并通过报警蜂鸣器及指示灯(7)发出信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字化骨折监控系统,设有采集与扩大信号的位移传感
器(1)和信号扩大调理器(2),用于阈值设定的上位机(3)和对系
统供电的锂电池供电总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毕宏政
申请(专利权)人:毕宏政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