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培养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31401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05 17: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培养皿,包括培养皿体和培养皿盖,所述培养皿盖一端和设在所述培养皿体上的固定座活动连接,所述培养皿盖的另一端和设在所述培养皿体上的弹性卡扣连接;该培养皿,实验过程中上,打开培养皿盖后,培养皿盖能够挂在培养皿体上,解决了实验过程中上培养皿盖取下后容易滑落的问题;实验者用一只手就可以很轻松的拿起一件培养皿,增加了实验的效率,对于操作者来说更加的方便;同时培养皿体和培养皿盖连接可靠性好,为培养基的安全运输提供了保障,避免培养基被污染的现象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培养皿,包括培养皿体和培养皿盖,所述培养皿盖一端和设在所述培养皿体上的固定座活动连接,所述培养皿盖的另一端和设在所述培养皿体上的弹性卡扣连接;该培养皿,实验过程中上,打开培养皿盖后,培养皿盖能够挂在培养皿体上,解决了实验过程中上培养皿盖取下后容易滑落的问题;实验者用一只手就可以很轻松的拿起一件培养皿,增加了实验的效率,对于操作者来说更加的方便;同时培养皿体和培养皿盖连接可靠性好,为培养基的安全运输提供了保障,避免培养基被污染的现象发生。【专利说明】一种培养皿
本技术涉及生物实验器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培养皿。
技术介绍
培养皿是一种用于微生物或细胞培养的实验室器皿,由一个平面圆盘状培养皿体和一个培养皿盖组成,一般用玻璃或塑料制成。目前,实验室中主要使用的培养皿分为玻璃材质与塑料材质,而不论是玻璃材质还是塑料材质的培养皿的结构特点都是由培养皿体和培养皿盖组成,培养皿体和培养皿盖间没有任何的连接。这种结构的培养皿,在生物实验过程中带来了一些不便,不能满足所有的实验操作者的使用要求;例如,如果实验操作者的手较小,在接种过程中则不容易单手打开培养皿盖,很容易导致培养皿盖滑落,为实验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同时培养皿体和培养皿盖间没有任何连接,运输过程中培养皿的连接可靠性不够,培养皿盖很可能被打开,有可能会污染培养基,产生不必要的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实验操作方便,连接可靠性好,便于运输的培养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该培养皿,包括培养皿体和培养皿盖,所述培养皿盖一端和设在所述培养皿体上的固定座活动连接,所述培养皿盖的另一端和设在所述培养皿体上的弹性卡扣连接。 所述培养皿盖上设有卡口,所述弹性卡扣包括和所述卡口配合的横板及和所述横板连接的竖板,所述竖板一端设有折弯部和所述培养皿盖上所设卡槽相扣合。 所述折弯部的端部端面为和水平面呈45度角的斜面。 所述培养皿盖上设有铰链座和所述培养皿体上所设固定座铰接。 所述培养皿体侧壁上设有透气孔。 所述弹性卡扣、固定座及所述培养皿体为一体结构,所述铰链座和所述培养皿盖为一体结构。 本技术的优点在于:该培养皿,培养皿体和培养皿盖一端活动连接,培养皿体和培养皿盖另一端通过卡扣连接;这样实验过程中上,打开培养皿盖后,培养皿盖能够挂在培养皿体上,解决了实验过程中上培养皿盖取下后容易滑落的问题;实验者用一只手就可以很轻松的拿起一件培养皿,增加了实验的效率,对于操作者来说更加的方便。 同时培养皿体和培养皿盖连接可靠性好,为培养基的安全运输提供了保障,避免培养基被污染的现象发生。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技术说明书各幅附图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本技术培养皿的结构示意图。 图2-图4为本技术培养皿打开后不同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技术培养皿盖合后的俯视图。 图6为本技术培养皿的培养皿体的剖视图。 上述图中的标记均为: 1、培养皿体,2、培养皿盖,3、弹性卡扣,4、横板,5、竖板,6、折弯部,7、固定座,8、铰链座,9、销轴,10、透气孔,11、卡口,12、卡槽,13、斜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最优实施例的描述,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图6所示,该培养皿,包括培养皿体I和培养皿盖2,培养皿盖2 —端和设在培养皿体I上的固定座7活动连接,培养皿盖2的另一端和设在培养皿体I上的弹性卡扣3连接。 针对传统培养皿存在的问题,将培养皿体I和培养皿盖2 —端活动连接,并且将培养皿体I和培养皿盖2另一端通过卡扣连接;这样实验过程中上,打开培养皿盖2后,培养皿盖2能够挂在培养皿体I上,解决了实验过程中上培养皿盖2取下后容易滑落的问题;同时为培养基的安全运输提供了保障,避免培养基被污染的现象发生。这样样培养皿在使用时,实验者用一只手就可以很轻松的拿起一件物品,而不是传统培养皿,需要一只手要拿两件物品,从而增加了实验的效率,对于操作者来说操作更加的方便。 培养皿盖2上设有卡口 11,弹性卡扣3包括和卡口 11配合的横板4及和横板4连接的竖板5,竖板5 —端设有折弯部6和培养皿盖2上所设卡槽12相扣合。横板4连接在竖板5两端之间的位置,培养皿盖2上的卡口 11卡入横板4后,竖板5上的折弯部6和培养皿盖2上所设卡槽12刚好扣合,实现培养皿盖2和培养皿体I的稳固连接;需要打开培养皿时,先按压弹性卡扣3,使得折弯部6脱离卡槽12,然后向上拉开培养皿盖2即可。该种弹性卡扣3结构,不仅弹性好,开合较为方便,且培养皿盖2和培养皿体I连接后结构稳定性好。 折弯部6的端部端面为和水平面呈45度角的斜面13,折弯部6的端部端面为斜面13,能增加折弯部6的弹性,便于培养皿盖2和培养皿体I扣合后,便于打开。 培养皿盖2上设有铰链座8和培养皿体I上所设固定座7铰接,铰链座8和固定座7通过销轴9相连接;培养皿体I和培养皿盖2相铰接,培养皿盖2打开后能够挂在培养皿体I上。 培养皿体I侧壁上设有透气孔10。该培养皿用作固体培养基,为了使培养基中的微生物有足够的空气,因此,在培养皿体I侧壁上打孔,从而解决了培养皿中微生物的呼吸问题。 弹性卡扣3、固定座7及培养皿体I为一体结构,铰链座8和培养皿盖2为一体结构;弹性卡扣3、固定座7及培养皿体I为一体成型,铰链座8和培养皿盖2为一体成型,不仅培养皿结构强度较好,且弹性卡扣3、固定座7及铰链座8的连接牢靠性好。 优选培养皿盖2和培养皿体I均采用PP (聚丙烯)材料制成。 显然本技术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技术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培养皿,包括培养皿体和培养皿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皿盖一端和设在所述培养皿体上的固定座活动连接,所述培养皿盖的另一端和设在所述培养皿体上的弹性卡扣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皿,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皿盖上设有卡口,所述弹性卡扣包括和所述卡口配合的横板及和所述横板连接的竖板,所述竖板一端设有折弯部和所述培养皿盖上所设卡槽相扣合。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培养皿,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部的端部端面为和水平面呈45度角的斜面。4.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培养皿,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皿盖上设有铰链座和所述培养皿体上所设固定座铰接。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培养皿,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皿体侧壁上设有透气孔。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培养皿,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卡扣、固定座及所述培养皿体为一体结构,所述铰链座和所述培养皿盖为一体结构。【文档编号】C12M1/22GK203976810SQ201420388029【公开日】2014年12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11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11日 【专利技术者】张庆庆, 刘光辉, 程亚运, 赵威, 朱建宇, 郑天柱, 谢志皓, 蒋汶, 党同学, 张帝, 杨超, 陈长健 申请人:安徽工程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培养皿,包括培养皿体和培养皿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皿盖一端和设在所述培养皿体上的固定座活动连接,所述培养皿盖的另一端和设在所述培养皿体上的弹性卡扣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庆庆刘光辉程亚运赵威朱建宇郑天柱谢志皓蒋汶党同学张帝杨超陈长健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工程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