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隐藏式的无引火槽的燃烧器火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31010 阅读:1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04 20: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隐藏式的无引火槽的燃烧器火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隐藏式的无引火槽的燃烧器火盖,旨在简化燃烧器火盖结构、加强火盖强度、传火巧妙且外观精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隐藏式的无引火槽的燃烧器火盖,具有火盖,火盖内有燃气腔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盖内环密布一圈条缝形槽,火盖的外环为一圈圆形孔;沿火盖径向设置一条惯穿燃气腔体的传火通道,传火通道入口在燃气腔体内环内侧,传火通道出口在燃气腔体外环外侧,且传火通道入口直径等于传火通道出口直径;所述传火通道、朝火盖腔体内部开有若干个传火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隐藏式的无引火槽的燃烧器火盖。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隐藏式的无引火槽的燃烧器火盖,旨在简化燃烧器火盖结构、加强火盖强度、传火巧妙且外观精致。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隐藏式的无引火槽的燃烧器火盖,具有火盖,火盖内有燃气腔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盖内环密布一圈条缝形槽,火盖的外环为一圈圆形孔;沿火盖径向设置一条惯穿燃气腔体的传火通道,传火通道入口在燃气腔体内环内侧,传火通道出口在燃气腔体外环外侧,且传火通道入口直径等于传火通道出口直径;所述传火通道、朝火盖腔体内部开有若干个传火孔。【专利说明】一种隐藏式的无引火槽的燃烧器火盖
本技术涉及家用燃气灶具中的燃烧器,尤其是一种隐藏式的无引火槽的燃烧器火盖。适用于两环火或三环火的燃烧器。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燃烧器火盖的设计存在着以下问题:1)火盖引火槽设在火盖的上端面,不仅影响外观而且容易被异物堵塞,导致引火槽本身燃烧不稳定,引火不良;2)引火槽一般为槽状,槽宽为1.0mm以下,开设在火盖上端面,开槽处受运输途中的颠簸、重力压迫或用户正常使用过程中发生变形或断裂;3)利用传火通道进行传火的结构需要火盖与分气座或炉头组装在一起时才能实现,并且传火通道和二次空气通道为同一通道,严重影响了二次空气的供给,导致燃烧工况恶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隐藏式的无引火槽的燃烧器火盖,旨在简化燃烧器火盖结构、加强火盖强度、传火巧妙且外观精致。 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隐藏式的无引火槽的燃烧器火盖,具有火盖,火盖内有燃气腔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盖内环密布一圈条缝形槽,火盖的外环为一圈圆形孔;沿火盖径向设置一条惯穿燃气腔体的传火通道,传火通道入口在燃气腔体内环内侧,传火通道出口在燃气腔体外环外侧,且传火通道入口直径等于传火通道出口直径;所述传火通道、朝火盖腔体内部开有若干个传火孔。 所述传火孔为直径大于I毫米的圆孔,圆孔的排列形式有直线排列、平行排列或交叉排列。 所述传火通道为一条径向设置在燃气腔体内、截面为任意形状的加强筋,所述加强筋通过后续机械加工,加工出一条圆形通道,所述传火孔贯穿于加强筋与火盖腔体内部。 所述传火孔的形状为垂直或倾斜向上的圆形孔。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传火通道只需在火盖本体上就能实现,火盖的同一燃气腔体向火盖内环和外环提供燃气,形成一个火盖有两环火;2)传火通道的入口处直径和出口处直径一样大,既能隐蔽通道口,巧妙传火,外观精致,又不影响出火面积及与空气的交流;3)加强筋的设置增加了火盖的强度,且传火通道的位置隐蔽,不影响美观。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B-B截面图。 图3是本技术的传火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 一 3所示,本实施例无引火槽的燃烧器火盖,具有圆环形的火盖6,火盖内部有环状的燃气腔体6 — I,燃气从火盖的底部经引射管引入燃气腔体6 — I。本例火盖6的内环密布一条条按同一方向螺旋状排列的条缝形槽4,而在火盖6的外环开设一圈圆形孔5。 本例沿火盖6的径向横穿燃气腔体6 — I设置一条圆孔形的传火通道3,传火通道入口 3 — I在燃气腔体内环内侧,传火通道出口 3 — 2在燃气腔体外环外侧。传火通道入口 3 — I直径应等于传火通道出口 3 — 2直径,如果传火通道入口处直径过大将占据内环条缝形槽的出火面积,影响二次空气的利用,传火通道入口处直径小时则目测不到传火通道的入口,隐蔽性好,但过小则火焰很难被传入;如果传火通道出口处直径过小,空气不能顺畅进入传火通道与燃气充分混合,将导致不完全燃烧。 本传火通道3顶部沿径向开有一排或者任意排列的传火孔2。 为了增加火盖6和传火通道3的强度,本例将传火通道3设计成梯形加强筋的形式,加强筋通过后续机械加工,加工出一条圆形通道,其轴向的两个截面分别与火盖内环和外环相连,传火孔2开在梯形加强筋的顶部,传火孔2的形状为垂直或倾斜向上的圆形孔。火盖与分气座或炉头装配时,传火通道可以布置在灶具的任意方向,不用定位,使用户无需找这个传火装置,避免了很多厂家用定位针来定位火盖的方式。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点火源点燃火盖内环的条缝形槽4,条缝形槽4将火焰传递到传火通道入口 3-1,传火通道入口 3-1将火焰传递给传火通道(加强筋)内部的传火孔2,传火孔2将火焰传递到传火通道出口 3-2,传火通道出口 3-2将火焰传递给火盖外环圆形孔5 (火焰沿火盖外环圆周顺时针和逆时针同时传遍所有圆形火孔)。【权利要求】1.一种隐藏式的无引火槽的燃烧器火盖,具有火盖(6),火盖内有燃气腔体(6 — I),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盖(6)内环密布一圈条缝形槽(4),火盖(6)的外环为一圈圆形孔(5);沿火盖(6)径向设置一条惯穿燃气腔体出-1)的传火通道(3),传火通道入口(3 — I)在燃气腔体内环内侧,传火通道出口(3 - 2)在燃气腔体外环外侧,且传火通道入口(3 -1)直径等于传火通道出口(3 — 2)直径;所述传火通道(3)、朝火盖腔体内部开有若干个传火孔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藏式的无引火槽的燃烧器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火孔(2)为直径大于I毫米的圆孔,圆孔的排列形式有直线排列、平行排列或交叉排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藏式的无引火槽的燃烧器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火通道(3)为一条径向设置在燃气腔体出-1)内、截面为任意形状的加强筋,所述加强筋通过后续机械加工,加工出一条圆形通道,所述传火孔(2)贯穿于加强筋与火盖腔体内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隐藏式的无引火槽的燃烧器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火孔(2)的形状为垂直或倾斜向上的圆形孔。【文档编号】F23D14/46GK203980285SQ201420344358【公开日】2014年12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25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25日 【专利技术者】游友静, 王孟君, 楼国进, 单燕萍 申请人: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隐藏式的无引火槽的燃烧器火盖,具有火盖(6),火盖内有燃气腔体(6-1),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盖(6)内环密布一圈条缝形槽(4),火盖(6)的外环为一圈圆形孔(5);沿火盖(6)径向设置一条惯穿燃气腔体(6-1)的传火通道(3),传火通道入口(3-1)在燃气腔体内环内侧,传火通道出口(3-2)在燃气腔体外环外侧,且传火通道入口(3-1)直径等于传火通道出口(3-2)直径;所述传火通道(3)、朝火盖腔体内部开有若干个传火孔(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游友静王孟君楼国进单燕萍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