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平板太阳能集热器吸热板芯,包括吸热基板(1)及设于所述吸热基板(1)上的上流道(2)及下流道(3),所述上流道(2)及下流道(3)之间设有与上下流道连通的排管(7),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吸热基板(1)上设有若干凸起的吸热球冠(6),所述吸热球冠(6)为均匀排布于所述吸热基板(1)上的半球形结构体。此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稳定,能充分利用太阳光辐射,高效吸收太阳能量,能很好的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季节不同时间的太阳高度角,适应性强,应用更广泛,具有较强的实用性。(*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平板太阳能集热器吸热板芯,包括吸热基板(1)及设于所述吸热基板(1)上的上流道(2)及下流道(3),所述上流道(2)及下流道(3)之间设有与上下流道连通的排管(7),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吸热基板(1)上设有若干凸起的吸热球冠(6),所述吸热球冠(6)为均匀排布于所述吸热基板(1)上的半球形结构体。此技术结构简单稳定,能充分利用太阳光辐射,高效吸收太阳能量,能很好的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季节不同时间的太阳高度角,适应性强,应用更广泛,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专利说明】 一种平板太阳能集热器吸热板芯
本技术属于太阳能
,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平板太阳能集热器高效吸热板芯。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短缺已成为制约各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同时又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而被世界各国所青睐。 目前,常用的太阳能吸热装置大多采用管状的吸热层,此种结构吸热面积较小,不能长时间高效地将吸收到的转化为热能,且散热较快,成本也较高;现有市场上出现了平板式吸热装置,太阳能其具有吸热面积大、成本低的优点,但吸热效能不佳;改进后波纹状的吸热板芯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吸热面积,但制造耗材多,结构不稳定,仍旧不能达到长时间高效吸能的作用。开发新型高效太阳能集热器,已经是国内太阳能厂家迫在眉睫的事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稳定,可长时间高效吸热的平板太阳能集热器吸热板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所提供的这种平板太阳能集热器吸热板芯,包括吸热基板I及设于吸热基板I上的上流道2及下流道3,所述上流道2及下流道3之间设有与上下流道连通的排管7,在所述吸热基板I上设有若干凸起的吸热球冠6。 为使上述技术方案更加详尽和具体,本技术还提供以下更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以获得满意的实用效果: 所述吸热球冠为均匀排布于所述吸热基板上的半球形结构体。 所述吸热球冠的高度小于二分之一球体的高度。 所述吸热球冠成排布置,所述吸热球冠在所述排管方向上紧邻排布,在所述上流道及下流道方向上间隔排布,所述间隔大小足以摆放所述排管。 所述吸热球冠与所述吸热基板冲压一体成型。 所述各个吸热球冠焊接与所述吸热基板上。 所述排管通过固定卡与吸热基板固定连接。 所述排管为上端呈弧面,下端与所述吸热基板接触面呈平面的管体。 所述吸热基板及吸热球冠的表面采用蓝膜或黑铬镀膜。 所述吸热板芯的上盖板采用钢化低铁布纹玻璃。 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平板太阳能集热器吸热板芯具有多个凸起的吸热球冠,结构更稳定,便于安装使用,该多个独立的吸热球冠设于吸热基板上大大增大了吸热面积,紧密的排布最大限度的利用了有限的吸热基板的面积,能充分利用太阳光辐射,高效吸收太阳能量;吸热球冠为凸出的半球形结构体,依球体的特点,在各个方向上均能很好的结构太阳能,能很好的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季节不同时间的太阳高度角,适应性强,应用更广泛,紧密排列的球冠结构体还可减少热量散失,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的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排管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吸热基板,2、上流道,3、下流道,4、出水口,5、进水口,6、吸热球冠, 7、排管,8、固定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技术平板太阳能集热器吸热板芯,如图1所示,包括吸热基板1,在吸热基板I上设有上流道2及下流道3,上流道2及下流道3平行设置于吸热基板I上,上流道2及下流道3之间设有与排管7,排管7的两端分别连通上下流道,在吸热基板I上设有若干凸起的吸热球冠6,吸热球冠6为均匀排布于吸热基板I上的半球形结构体。 作为优选,吸热球冠6的高度小于二分之一球体的高度,即不是完整的半球体,稍小于半球的体积。这样的好处是可保证尽可能紧密的排布吸热球冠,避免各球冠间相互遮阴或干涉,同时也便于加工生产。 吸热球冠6成排布置,吸热球冠6在排管7方向上紧邻排布,在上流道2及下流道3方向上间隔排布,间隔大小足以摆放入排管7。可均匀间隔的摆放多根排管7,吸热球冠6的排列个数及排管7的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排管7通过固定卡8与吸热基板I固定连接,或是焊接连接,以保证其能与吸热基板相贴合。优选的,排管7上端呈弧面,下端与吸热基板I接触面呈平面的管体,截面形状如图3所示。可便于排管7与吸热基板I之间的连接,保证二者紧密贴合,更利于吸热传热。 本技术中,根据实际情况吸热球冠6与吸热基板I可采用一体冲压成型或是将吸热球冠6逐个焊接与吸热基板I上,均可达到相同的高效能吸热。一、一体冲压成型:根据吸热板芯大小计算所需金属薄板的尺寸,设计加工制造一体模具,冲压一次成型表面为多个球冠状,表面要求平整无邹,并将表面采用蓝膜或黑铬镀膜。然后将排管7平整摆放在吸热板芯球冠向上的一面上,将排管7采用固定卡8连接固定在吸热基板I上或是采用激光、超声波等焊接,即形成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高效吸热板芯。二、焊接连接:可以根据设计需要把金属薄板裁成小块冲压成多个独立的球冠结构,表面要求平整无邹,吸热基板I及吸热球冠6的表面采用蓝钛膜或黑铬镀膜层。然后把已焊接成型的排管7与多个吸热球冠6拼装再通过激光或超声波等焊接方式连接在一起,形成平板太阳能集热器吸热板芯。 优点是:吸热板芯的上盖板采用钢化低铁布纹玻璃,因为布纹玻璃能够减少太阳光的漫反射,增大吸能效率。该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吸热板芯的有效吸热面积通过计算,与同等面积的普通平板型集热器板芯吸热面积相比增大20-30%,也就是说在几何面积大小同等的前提下,吸热效率要比普通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吸热板芯提高了 20-30%。 太阳能集热器工作原理,阳光透过透明的吸热板芯盖板照射到表面涂有吸收层的吸热基板I及吸热球冠6上,其中大部分太阳辐射能为吸收体所吸收,转变为热能,并传向上下流道中的工质。上通道2的一端为出水口 4,下通道3的一端为进水口 5这样,冷的工质从进水口 5进入,在上下流道及排管7连通的流体通道中被太阳能所加热,温度逐渐升高,加热后的热工质,带着有用的热能从出水口蓄入贮水箱中待用,即为有用能量收益。 本实用平板太阳能集热器吸热板芯具有多个凸起的吸热球冠6,结构简单稳定,便于安装使用,该多个独立的吸热球冠6设于吸热基板I上大大增大了吸热面积,紧密的排布最大限度的利用了有限的吸热基板I的面积,能充分利用太阳光辐射,高效吸收太阳能量;吸热球冠I为凸出的半球形结构体,依球体的特点,在各个方向上均能很好的结构太阳能,能很好的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季节不同时间的太阳高度角,适应性强,应用更广泛,紧密排列的球冠结构体还可减少能量散失,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了示例性描述,但是本技术并不受限于上述方式,只要采用本技术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平板太阳能集热器吸热板芯,包括吸热基板(1)及设于所述吸热基板(1)上的上流道(2)及下流道(3),所述上流道(2)及下流道(3)之间设有与上下流道连通的排管(7),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吸热基板(1)上设有若干凸起的吸热球冠(6),所述吸热球冠(6)为均匀排布于所述吸热基板(1)上的半球形结构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明昌,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贝斯特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