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阻燃粘胶短纤维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719896 阅读:1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03 20: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阻燃粘胶短纤维及其制备方法,该阻燃粘胶短纤维是采用特殊生产技术,在纺前添加有机磷酸酯为有效成分的磷系粘胶纤维专用阻燃剂,后经纺丝、精练、烘干等工艺过程生产的阻燃粘胶短纤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该阻燃粘胶短纤维是采用特殊生产技术,在纺前添加有机磷酸酯为有效成分的磷系粘胶纤维专用阻燃剂,后经纺丝、精练、烘干等工艺过程生产的阻燃粘胶短纤维。【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粘胶纤维
,尤其涉及。
技术介绍
早期的阻燃粘胶纤维是采用后整理的方法生产的。它是在纤维制成后或在生产过程中,用含氮有机磷酸酯类化合物对纤维进行处理,或将三氧化二锑与含卤素的阻燃剂以乳胶状态涂在纤维的表面。这种方法制备的纤维阻燃效果较好,但是遇火产生的烟雾大,纤维耐水洗性能差,在纤维进行染整过程中阻燃性能容易受到损伤。 现在国内外的各种阻燃纤维,多为聚酯纤维,它们的优势在于纤维的物理机械性能明显优于粘胶纤维。但是发生燃烧时有的聚酯类阻燃纤维会产生熔融滴落现象,引燃低燃点物质或者烫伤人,造成二次火灾和伤害,有的会产生大量的有毒烟气,使人窒息。 现在无论是专家还是人们都认识到这样一个问题,阻燃制品多数是“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的状态,即穿着防火服装的绝大多数时间内是不着火的,故在绝大多数时间内,强度、舒适性是最重要的,如果穿这种防火服装给人带来强烈的不适感,那么着装者肯定不愿穿,这就失去了防护的意义;即使没有达到绝不舒服的程度,也会影响工作效率;再者,如果面料的强度不够,也会影响防护效果。因此,对阻燃纺织品而言,应该兼顾强度、舒适和阻燃性能,从经济性和防护性考虑,甚至应该将强度作为阻燃防护服的首要指标,舒适性放在第二位,然后才是偶尔可能会用到的阻燃性能。 而阻燃粘胶纤维燃烧时直接炭化或固化,不会发生熔融滴落现象,从而杜绝了二次伤害。同时,阻燃粘胶纤维比阻燃聚酯纤维具有更好的亲肤性和染色性,回潮率在13%左右,这属于人体感觉舒适的回潮率范畴。以其固有的穿着舒适性就完全可以解决阻燃聚酯纤维溶融滴落的问题。 可是,共混添加法生产阻燃纤维时,阻燃剂是在纺丝之前加入到粘胶原液中的,这就要求阻燃剂不仅要耐碱、耐酸、耐热性优良,而且要不溶于水。 同时,生产阻燃纤维时,纤维的阻燃性达到了标准,纤维的机械性能也的确降低了,如干断裂强度达不到2.0cN/dtex,这样就会影响纤维的使用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充分和全面考虑由于加入阻燃剂而带来的多种改变,选用本公司自主研制生产的粘胶纤维专用阻燃剂及特殊的粘胶纤维生产工艺,保证能够满足阻燃性能的前提下,在多项指标间求得最佳综合平衡。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使用无卤的磷系阻燃剂,这种阻燃剂专用于粘胶纤维,且为我公司的专利技术。其结构式是: 【权利要求】1.一种阻燃粘胶短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短纤维是由纤维素、磷酸酯类磷系阻燃剂、水分、油剂按以下重量比组成: 纤维素: 63— 75 wt% 有机磷酸酯:15— 20 wt% 水分:11—13% 油剂:0.1—0.3%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燃粘胶短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磷酸酯类磷系阻燃剂在纺丝前通过纺前注射系统加入到粘胶溶液中并混合成均匀的粘胶溶液,其中磷酸酯的含量占粘胶中甲种纤维素的10 — 35%。3.如权利I所述的阻燃粘胶短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一种新的粘胶纤维生产技术生产,主要技术如下: a)制备的纤维素黄酸酯指标为:甲种纤维含量6.0-7.0%,含碱6.0-7.0%,粘度45-75秒,熟成度 15.0 ?25.0ml (10%NH4CL 计); b)在纺前纤维素黄酸酯内加入相对甲种纤维素量为10?35%阻燃剂,制得阻燃粘胶; c)在阻燃剂中添加相对于阻燃剂有效含量为10%—20%的粘胶纤维用变性剂,以提高阻燃粘胶短纤维的各项物理指标; d)将制备的阻燃粘胶经过酸浴反应,指标为:硫酸90-110g/Ι,硫酸锌50-65 g/Ι,硫酸钠 160-220 g/Ι,温度 40 ?50。。。【文档编号】D01F2/08GK104178836SQ201410409382【公开日】2014年12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19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19日 【专利技术者】夏郁葱, 王剩勇, 乔建, 程志国, 刘海亮, 孙钟利, 牛经敏 申请人:吉林化纤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阻燃粘胶短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短纤维是由纤维素、磷酸酯类磷系阻燃剂、水分、油剂按以下重量比组成:    纤维素 :     63—75 wt% 有机磷酸酯:  15—20 wt% 水分:11—13%    油剂:0.1—0.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郁葱王剩勇乔建程志国刘海亮孙钟利牛经敏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化纤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