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天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16821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03 19: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水天线,包括同轴电线、活动部、固定部、第一防水塞、第二防水塞以及防水套。藉由所述固定部与所述活动部的所述轴接部轴接,当使用者于水面下使用所述防水天线并调整所述活动部的方向时,由于所述固定部设有所述第二防水塞,所述第二防水塞设有第二密封环,即可使第二防水塞与固定部的第二透孔的内壁成密封状态,又藉由活动部设有第一防水塞,再藉由第一防水塞设有第一密封环,使第一防水塞与活动部的第一透孔之内壁成密封状态,即可提升天线使用时的防水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水天线,包括同轴电线、活动部、固定部、第一防水塞、第二防水塞以及防水套。藉由所述固定部与所述活动部的所述轴接部轴接,当使用者于水面下使用所述防水天线并调整所述活动部的方向时,由于所述固定部设有所述第二防水塞,所述第二防水塞设有第二密封环,即可使第二防水塞与固定部的第二透孔的内壁成密封状态,又藉由活动部设有第一防水塞,再藉由第一防水塞设有第一密封环,使第一防水塞与活动部的第一透孔之内壁成密封状态,即可提升天线使用时的防水效果。【专利说明】一种防水天线
本技术涉及一种天线,具体地是涉及一种即可调整天线方向、又可以防水的防水天线。
技术介绍
现有的天线结构,如图1所示通常由一连接头组件10与一天线本体13组成,其中所述连接头组件10包含有一固定段11与一活动段12,所述活动段12与所述天线本体13相套接,所述固定段11 一端与所述活动段12相轴接,所述活动段12可相对所述固定段11转动,所述固定段11另一端则可供与外部的电子装置的连接端子座14相接设,其中所述电子装置可为无线网络分享器(Wireless Accesss Point, WAP)。所述电子装置可透过所述天线本体13收发无线电波讯号,进而使所述天线结构可达到收发无线电波讯号的目的。 但是上述所述的天线结构,其虽可实现收发无线电波讯号的功能,但通常所述连接头组件10的所述固定段11仅可相对所述连接端子座14旋转,而所述活动段12仅可相对所述固定段11进行另一个轴向的转动,也即所述天线结构的所述天线本体13仅具备XY两个轴向转动的方位调整功能,且所述连接头组件10的所述固定段11与所述活动段12之间并无良好的密封防水结构设计,故水气容易渗入所述连接头组件10或所述天线本体13内,致使所述天线结构内部的传输线或辐射体受潮造成阻抗变化,导致天线传输特性变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即可调整天线方向、又可以防水的防水天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防水天线,包括同轴电线、活动部、固定部、第一防水塞、第二防水塞以及防水套。 其中所述活动部供所述同轴电线穿设,所述活动部包括一上环部和一轴接部,所述上环部中心设有第一透孔,所述第一透孔贯穿所述轴接部。 所述固定部设有被轴接部,通过所述被轴接部与所述活动部轴接,所述固定部上还设有第二透孔。 所述第一防水塞设置于所述活动部的所述第一透孔内,所述第一防水塞设有第一穿孔,所述第一穿孔供所述同轴电线穿设,所述第一防水塞设有第一密封环。 所述第二防水塞设置于所述固定部的所述第二透孔内,所述第二防水塞设有第二穿孔,所述第二穿孔供所述同轴电线穿设,所述第二防水塞设有第二密封环。 所述防水套与所述活动部上的所述上环部黏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防水塞为防水橡胶防水塞。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防水塞为防水橡胶防水塞。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密封环外径大于所述第一透孔的内径。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密封环外径大于所述第二透孔的内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至少包括如下有益效果: 本技术所述的防水天线,藉由所述固定部与所述活动部的所述轴接部轴接,当使用者于水面下使用所述防水天线并调整所述活动部的方向时,由于所述固定部设有所述第二防水塞,所述第二防水塞设有第二密封环,即可使第二防水塞与固定部的第二透孔的内壁成密封状态,又藉由活动部设有第一防水塞,再藉由第一防水塞设有第一密封环,使第一防水塞与活动部的第一透孔之内壁成密封状态,即可提升天线使用时的防水效果。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防水天线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所述的防水天线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所述的防水天线的组合示意图; 图4为本技术所述的防水天线的防水套组合后示意图; 图5为本技术所述的防水天线的活动部与固定部的动作示意图。 其中:10.连接头组件,11.固定段,12.活动段,13.天线本体,14.连接端子座, 2.同轴电线,3.活动部,30.轴接部,31.第一透孔,32.上环部,4.固定部,40.被轴接部,41.第二透孔,5.第一防水塞,50.第一穿孔,51.第一密封环,6.第二防水塞,60.第二穿孔,61.第二密封环,7.防水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如图2至图5所示,为符合本技术的一种防水天线,包括同轴电线2、活动部 3、固定部4、第一防水塞5、第二防水塞6以及防水套7。 其中所述活动部3供所述同轴电线2穿设,所述活动部3包括一上环部32和一轴接部30,所述上环部32中心设有第一透孔31,所述第一透孔31贯穿所述轴接部30。 所述固定部4设有被轴接部40,通过所述被轴接部40与所述活动部3轴接,所述固定部4上还设有第二透孔41。 所述第一防水塞5设置于所述活动部3的所述第一透孔31内,所述第一防水塞5设有第一穿孔50,所述第一穿孔50供所述同轴电线2穿设,所述第一防水塞5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密封环51。 所述第二防水塞6设置于所述固定部4的所述第二透孔41内,所述第二防水塞6设有第二穿孔60,所述第二穿孔60供所述同轴电线2穿设,所述第二防水塞6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密封环61。 所述防水套7与所述活动部3上的所述上环部32黏接。所述防水套7可使所述同轴电线2与所述第一防水塞5和所述活动部3的所述第一透孔31套设于内,如附图4所 /Jn ο 优选地所述第一防水塞5为防水橡胶防水塞,所述第二防水塞6为防水橡胶防水塞,防水橡胶防水塞不仅可以获得较好的防水效果,同时成本较低,适合工业生产。 优选地所述第一密封环51外径略大于所述第一透孔31的内径,如此可供所述第一密封环51与所述第一透孔31的内壁成密封状态;优选地所述第二密封环61外径略大于所述第二透孔41的内径,如此可供所述第二密封环61与所述第二透孔41的内壁成密封状态。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同轴电线2穿设所述第一防水塞5的所述第一穿孔50,所述第一防水塞5置设于所述第一透孔31内,所述第一密封环51与所述第一透孔31的内壁成密封状态,所述同轴电线2贯穿所述活动部3。然后所述同轴电线2穿设所述第二防水塞6的所述第二穿孔60,所述第二防水塞6置设于所述固定部4的所述第二透孔41内,所述第二密封环61与所述第二透孔41的内壁成密封状态,并使所述同轴电线2贯穿所述固定部4。再藉由所述活动部3的所述轴接部30与所述固定部4轴接,即可使所述同轴电线2与所述活动部3、所述固定部4组装结合。结合附图4所示,所述防水套7套设所述活动部3的所述第一透孔31和所述同轴电线2,再藉由所述防水套7与所述活动部3的所述上环部32紧密黏接,进而可达到防水的效果。 如图5所示,藉由所述固定部4的所述被轴接部40与所述活动部3的所述轴接部30轴接,当使用者于水面下使用所述防水天线并调整所述活动部3的方向时,由于所述固定部4设有所述第二防水塞6,所述第二防水塞6设有第二密封环61,即可使第二防水塞6与固定部4的第二透孔41的内壁成密封状态,又藉由活动部3设有第一防水塞5,再藉由第一防水塞5设有第一密封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水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同轴电线、活动部、固定部、第一防水塞、第二防水塞以及防水套;其中所述活动部供所述同轴电线穿设,所述活动部包括一上环部和一轴接部,所述上环部中心设有第一透孔,所述第一透孔贯穿所述轴接部;所述固定部设有被轴接部,通过所述被轴接部与所述活动部轴接,所述固定部上还设有第二透孔;所述第一防水塞设置于所述活动部的所述第一透孔内,所述第一防水塞设有第一穿孔,所述第一穿孔供所述同轴电线穿设,所述第一防水塞设有第一密封环;所述第二防水塞设置于所述固定部的所述第二透孔内,所述第二防水塞设有第二穿孔,所述第二穿孔供所述同轴电线穿设,所述第二防水塞设有第二密封环;所述防水套与所述活动部上的所述上环部黏接。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春生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安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