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液调节装置、液压系统及稀油站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713607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03 17: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油液调节装置,用于稀油站,所述油液调节装置包括管道,所述管道上设有用于调节油液压力的球阀,以及用于监控油液流量的流量监控装置,所述管道上还设有用于监测管道压力的压力监测装置。此结构的油液调节装置,管道内的油液流量可通过流量监控装置进行监控,并通过球阀进行调节,管道内的压力也可通过压力监测装置进行监测。因此,具有润滑效果好、使用成本低、以及安全性及操作性均较好的优点。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包括上述油液调节装置的液压系统。最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包括上述油液调节装置或液压系统的稀油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油液调节装置,用于稀油站,所述油液调节装置包括管道,所述管道上设有用于调节油液压力的球阀,以及用于监控油液流量的流量监控装置,所述管道上还设有用于监测管道压力的压力监测装置。此结构的油液调节装置,管道内的油液流量可通过流量监控装置进行监控,并通过球阀进行调节,管道内的压力也可通过压力监测装置进行监测。因此,具有润滑效果好、使用成本低、以及安全性及操作性均较好的优点。另一方面,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包括上述油液调节装置的液压系统。最后,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包括上述油液调节装置或液压系统的稀油站。【专利说明】一种油液调节装置、液压系统及稀油站
本技术涉及机械润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油液调节装置、液压系统及稀油站。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机械行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用于机械润滑的稀油站目前已广泛运用于冶金、矿山、水泥、电厂等机械设备的动静压或滑履轴承的集中润滑系统中,通常将其安装在需要润滑的机器附近的地下油库或地坑中。稀油站通常包括油箱、油泵、冷却系统、溢流阀、分流阀组、回油组、过滤器及阀门等组成,工作时,油泵从油箱中吸出油液,经过滤器及阀门等部件后直接输送至机械设备需要润滑的部位,使机械设备的相对运动部位得到较好的润滑,并带走运动时磨损金属微粒,经过滤和冷却系统冷却后流回油箱,形成循环润滑系统。 目前使用的稀油站,如果由稀油站直接对需要润滑的部位进行润滑供油,不通过高位油箱及其油液调节装置,将很难对油液流量进行控制及其监控,影响其润滑效果的同时,还会产生了不必要的浪费,从而导致成本的增加,同时,其安全性及操作性也较差。 综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润滑效果好、使用成本低、以及安全性及操作性均较好的油液调节装置、以及包括此油液调节装置的液压系统和稀油站,成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是如何提供一种润滑效果好、使用成本低、以及安全性及操作性均较好的油液调节装置。 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之二是如何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油液调节装置的液压系统。 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之三是如何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油液调节装置或液压系统的稀油站。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本技术提供一种油液调节装置,用于稀油站,所述油液调节装置包括管道,所述管道上设有用于调节油液压力的球阀,以及用于监控油液流量的流量监控装置,所述管道上还设有用于监测管道压力的压力监测装置。 作为本技术一种油液调节装置在一方面的改进,所述球阀包括第一球阀和第二球阀,所述第一球阀和第二球阀串联于所述管道上。 作为本技术一种油液调节装置在一方面的改进,所述第一球阀为低压球阀,所述第二球阀为针型阀。 作为本技术一种油液调节装置在一方面的改进,所述流量监控装置为流量开关,所述流量开关设置于所述第一球阀和第二球阀之间。 作为本技术一种油液调节装置在一方面的改进,所述压力监测装置为压力表,所述压力表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管道上。 作为本技术一种油液调节装置在一方面的改进,所述压力表与所述管道之间还设有阀门,所述阀门为针型阀门。 作为本技术一种油液调节装置在一方面的改进,所述管道上还设有压力报警 >J-U ρ?α装直。 上述结构的油液调节装置,用于稀没站,包括管道,管道上设有用于调节油液压力的球阀,管道上还设有用于监控油液流量的流量监控装置,此外,管道上还设有用于监测管道压力的压力监测装置。此结构的油液调节装置,管道内的油液流量可通过流量监控装置进行监控,并通过球阀进行调节,管道内的压力也可通过压力监测装置进行监测。因此,具有润滑效果好、使用成本低、以及安全性及操作性均较好的优点。 为解决上述问题之二,本技术提出一种液压系统,用于稀油站,所述液压系统包括油箱及与所述油箱连通的油液调节装置,所述油液调节装置为如上所述的油液调节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之三,本技术提出一种稀油站,包括如上所述的油液调节装置或液压系统。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 图1为本技术一种油液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本技术一种油液调节装置的原理图。 图1至图3中附图标记的对应关系为: I第一球阀 2流量开关 3管道 4压力表 5阀门6第二球阀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如图1至图3所示的油液调节装置,用于稀油站,包括管道3,管道3上设有用于调节油液压力的球阀,以及用于监控油液流量的流量监控装置,管道3上还设有用于监测管道压力的压力监测装置。具体而言,球阀包括第一球阀I和第二球阀6,第一球阀I和第二球阀6串联于管道3上,第一球阀I为低压球阀,第二球阀6为针型阀,通过调节第一球阀I和第二球阀6,可以有效调节流经管道3的润滑油液压力。 上述技术方案中,流量监控装置具体为流量开关2,流量开关2具体设置于第一球阀I和第二球阀6之间,通过此流量开关2,可以实时获知流经管道3的润滑油液流量,避免超需供应,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上述技术方案中,压力监测装置具体为压力表4,为方便安装和拆卸,压力表4可拆卸地设置于管道3上。具体而言,管道3上可开设螺孔,压力表4的一端设有与螺孔配合的螺接件,通过螺孔与螺接件之间的配合,便可把压力表4固定于管道3上。 为方便对管道3内的油液压力进行微调,压力表4与管道3之间还设有阀门5,阀门5具体为针型阀门。 同时,为保证油液调节装置的安全运行,管道3上还可以设置压力报警装置,当管道3内的压力超过预定值时,压力报警装置便开始报警,压力报警装置的结构可以多种多样,可以为蜂鸣报警器,还可以为语音报警器,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上述结构的油液调节装置,如图3所示,箭头所指的方向为润滑油液的流向,用于稀油站时,油液调节装置的一端与稀油站的高位油箱连通,润滑油液从高位油箱进入油液调节装置,并输送至机械设备需要润滑的部件。 上述结构的油液调节装置,具有如下优点: 首先,润滑效果好,使用成本低。上述结构的油液调节装置,管道3内的润滑油液流量可通过流量监控装置进行监控,并通过球阀进行压力调节,管道3内的压力也可通过压力监测装置进行监测。因此,可根据需要提供油液,避免不必要的浪费,润滑效果好,使用成本低。 其次,安全性及操作性好。上述结构的油液调节装置,无论管道3内的压力还是流量,部可以实时监控,并根据需要进行调节,因此,安全性及可操作性均较好,使用较为安全和方便。 再次,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可适用不同环境。上述结构的油液调节装置,结构相对较为简单,生产成本低廉,同时还可适用不同的工作环境,因此,易于推广运用,市场前景广阔。 另一方面,本技术还提出一种液压系统,用于稀油站,包括油箱及与油箱连通的油液调节装置,油液调节装置具体为如上所述的油液调节装置。 最后,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油液调节装置,用于稀油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液调节装置包括管道(3),所述管道(3)上设有用于调节油液压力的球阀,以及用于监控油液流量的流量监控装置,所述管道(3)上还设有用于监测管道压力的压力监测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满奇军黄苏海
申请(专利权)人:飞翼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