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07841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03 14:12
一种车辆轮胎(1),包括:胎面(2),其预期与地面进行滚动接触,胎面(2)形成有胎面花纹(20),胎面花纹(20)包括周向凹槽(25)和横向凹槽(26)用来从地面与轮胎(1)之间的接地面积移除水;轮胎胎体(3),其包括至少一个主体帘线(30)和带束层结构(32);胎圈区域(5),其包括胎圈钢丝(50)、胎搭接部(52)和三角胶芯(54);侧壁(4),其包括最外侧壁层(41)、胎搭接部(52)的向侧面上升的部分、主体帘线(30)和内衬层(31);最外侧壁层(41)由橡胶化合物构成,橡胶化合物包含按重量计0.2-0.5%的纤维,纤维具有1-5mm的纤维长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车辆轮胎(1),包括:胎面(2),其预期与地面进行滚动接触,胎面(2)形成有胎面花纹(20),胎面花纹(20)包括周向凹槽(25)和横向凹槽(26)用来从地面与轮胎(1)之间的接地面积移除水;轮胎胎体(3),其包括至少一个主体帘线(30)和带束层结构(32);胎圈区域(5),其包括胎圈钢丝(50)、胎搭接部(52)和三角胶芯(54);侧壁(4),其包括最外侧壁层(41)、胎搭接部(52)的向侧面上升的部分、主体帘线(30)和内衬层(31);最外侧壁层(41)由橡胶化合物构成,橡胶化合物包含按重量计0.2-0.5%的纤维,纤维具有1-5mm的纤维长度。【专利说明】车辆轮胎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轮胎,包括:-胎面,其预期用于抵靠地面进行滚动接触,所述胎面已形成有胎面花纹,胎面花纹包括周向凹槽和横向凹槽用来从介于地面与轮胎之间的接地面积(contact patch)移除水,-轮胎胎体,其包括至少一个主体帘线和一种带束层结构,-胎圈区域,其包括胎圈钢丝、胎搭接部和三角胶芯,-侧壁,其包括最外侧壁层、胎搭接部的向侧面上升的部分、主体帘线和内衬层。
技术介绍
在车辆操作中,轮胎经受多种应力,这些应力不应造成轮胎损坏。一种这样的应力类型是施加到轮胎侧部的刺力或砍力,这种刺力或砍力可以例如由于车辆与路缘石碰撞或者地面上的松散物体撞击轮胎侧部而造成。轮胎侧部也可是蓄意破坏行为的对象。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使得轮胎尽可能耐受这些损坏机制,以及使得轮胎免于永久损坏。 轮胎侧壁的刚度和组成对于轮胎操纵特征具有重大影响。从方向操纵性的观点而言,需要一种具有充分刚度的组成,但另一方面刚度过大的组成导致较小的路面不平传输到车辆并且因此降低乘员舒适度。另一方面,同样,从乘员舒适度观点而言有利的轮胎可能不利于方向操纵性并且造成“迟缓/迟滞(sluggishness)”,这被感知为向一边摆动或者在驾驶中缺乏方向稳定性。关于这些彼此冲突的方面,应当存在适当的折中(appropriatecomprise)。 从现有技术已知US2006/0060284A1,其作为一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轮胎结构,其中,在最外层内侧的侧壁内层包括碳黑和芳纶短纤维作为加强件,碳黑和芳纶短纤维相对于彼此同向定向并且相对于轮胎在周向定向。侧壁内层包含10phr的橡胶,55-80phr的加强填料,包括约l_12phr芳纶长丝。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轮胎,其中侧壁的耐砍力和刺力性已得到改进并且另一方面,轮胎滚动阻力可以维持在低水平。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轮胎的特征在于在权利要求1的特征部分中所给出的那些。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车辆轮胎包括:-胎面,其预期用于抵靠地面进行滚动接触,所述胎面已形成有胎面花纹,胎面花纹包括周向凹槽和横向凹槽用来从介于地面与轮胎之间的接地面积移除水,-轮胎胎体,其包括至少一个主体帘线和一种带束层结构,-胎圈区域,其包括胎圈钢丝、胎搭接部和三角胶芯,-侧壁,其包括最外侧壁层、胎搭接部的向侧面上升的部分、主体帘线和内衬层,-最外侧壁层由橡胶化合物而构造成,橡胶化合物包含按重量计0.2-0.5%的芳纶纤维,芳纶纤维具有l_5mm的纤维长度。 所公开的方案实现了这个目的并且相对于标准轮胎,提供了耐砍力和刺力性改进。同样,略微减轻了轮胎的滞后。另一方面,这种解决方案并不显著地改变轮胎的其它性质。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现将参考附图1更详细地描述本专利技术。 图1以截面图示出了横向分割的车辆轮胎半件,S卩,该图仅示出了一个侧壁和胎面的一半。在附图中示出了车辆轮胎1,其包括:-胎面2,其预期用于抵靠地面进行滚动接触,所述胎面2已形成有胎面花纹20,胎面花纹20包括周向凹槽25和横向凹槽26用来从介于地面与轮胎I之间的接地面积移除水(为了简要起见,构成胎面花纹的这些周向凹槽和横向凹槽在附图中并未示出),-轮胎胎体3,其包括至少一个主体帘线30和带束层结构32,-胎圈区域50,其包括胎圈钢丝50、胎搭接部52和三角胶芯54,-侧壁,其包括最外侧壁层41、胎搭接部52的向侧面上升的部分、主体帘线30和内衬层31,-最外侧壁层41由橡胶化合物而构造成,橡胶化合物包含按重量计0.2-0.5%的芳纶纤维,芳纶纤维具有l_5mm的纤维长度。 附图示出的附图标记:I轮胎2胎面 20胎面花纹 22胎面花纹块 25周向凹槽 26横向凹槽 27胎面翼部 3胎体 30主体帘线 32带束层结构 4侧壁41最外侧壁层 5胎圈区域 50胎圈钢丝 52胎搭接部 54三角胶芯。 【具体实施方式】 利用箭头,图1大致指示了可以认为包括了在胎圈区域5、侧壁4和胎面2中的区。箭头区并非绝对精确的并且在各种轮胎组合物中,这些部位可以是略微不同的。关于胎体3,附图仅指单个部件,但胎体覆盖几乎轮胎的整个截面积。 根据一优选实施例,芳纶纤维具有3± I mm,优选地3±0.5 mm的长度。另外,根据一优选实施例,芳纶纤维具有5-30μπι的直径。在由这些尺寸限定的范围内的芳纶纤维的个别股已在轮胎研究工作中产生了特别好的结果。 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车辆轮胎的所述最外侧壁层41为从主体帘线30向外紧邻的层。在这种解决方案中,对于撞击轮胎侧部的可能砍力或刺力首先由在其砍力和刺力防护性质方面利用芳纶纤维已改进的层遇到。这种特别层不太易于发生损坏并且轮胎外观保持不变。也不会出现从初始损坏可能会逐渐地发展的轮胎损坏开始。前述类型的最外侧壁层41也保护主体帘布层30避免损坏,因此防止在胎体帘线钢丝破裂时发生类似逐渐发展的损坏机制。 根据一实施例,车辆轮胎的最外侧壁层41也适于保护胎圈区域5。在此实施例中,与图1所示情形相比,最外侧壁层41进一步朝向胎圈区域5“伸展”,甚至一直到胎趾(toe)(在附图中未示出)。这使得轮胎能受到保护避免受直接导向至轮胎的边缘和轮辋的砍力或刺力打击。而且,在另一方向上,即在胎面方向上,这种布置可以使得最外侧壁层41延伸到胎面2下方使得所述最外侧壁层41和带束层结构32部分重叠。因此,也在轮胎的肩部区域中施加防护。 在某些情况下,胎面翼部也可以由与最外侧壁层相同的材料制成,但也同样能将胎面翼部布置成由不同于最外侧壁层的材料制成。这需要注意必须要考虑并且可能比可以实现的耐砍力或刺力性更重要的其它观点。 根据一优选实施例,在常规车辆轮胎中最外侧壁层具有1.5-5mm的厚度,但以这样的方式,即当该层被规划/配制成楔状时,层厚度在0-10_的范围内。特别是在侧壁的边缘区,即在轮胎肩部区域附近和在其胎圈区域附近,轮胎的结构部件具有楔形截面并且具有变化的厚度,由此这种楔形部件可以被制成与最外侧壁层一体。 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车辆轮胎具有由橡胶化合物而构造成的其最外侧壁层,橡胶化合物具有按重量计10-40%的碳黑含量。在这点,碳黑对于轮胎滞后具有积极的效果,因此减小了滚动阻力。同样,碳黑促进了芳纶纤维到周围材料的强结合从而增加了该组合物的抗撕强度。用来制成最外侧壁层的最明显的制造方法包括挤出工艺,其中,使原材料通过用来制造轮胎部件或中间部的模具。所述芳纶纤维在挤出中定向为基本上在轮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轮胎(1),包括:‑胎面(2),其预期用于抵靠地面进行滚动接触,所述胎面(2)已形成有胎面花纹(20),所述胎面花纹(20)包括周向凹槽(25)和横向凹槽(26)用来从介于所述地面与所述轮胎(1)之间的接地面积移除水,‑轮胎胎体(3),其包括至少一个主体帘线(30)和一种带束层结构(32),‑胎圈区域(5),其包括胎圈钢丝(50)、胎搭接部(52)和三角胶芯(54),‑侧壁(4),其包括最外侧壁层(41)、胎搭接部(52)的向侧面上升的部分、主体帘线(30)和内衬层(31),其特征在于‑所述最外侧壁层(41)由橡胶化合物而构造成,所述橡胶化合物包含按重量计0.2‑0.5%的芳纶纤维,所述芳纶纤维具有1‑5mm的纤维长度。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H迈里马亚
申请(专利权)人:诺基安伦卡特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芬兰;FI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