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胶透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06349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03 13:19
一种塑胶透镜,包含一第一表面以及一第二表面,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相对,且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中至少一表面包含一光学有效部及一外环部,外环部与光学有效部连接,且外环部包含一突起区与一抵靠区,抵靠区较突起区远离塑胶透镜的中心,其中突起区设置有多个突起结构。当塑胶透镜尺寸与突起结构尺度符合指定条件时,可提高光学成像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塑胶透镜,包含一第一表面以及一第二表面,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相对,且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中至少一表面包含一光学有效部及一外环部,外环部与光学有效部连接,且外环部包含一突起区与一抵靠区,抵靠区较突起区远离塑胶透镜的中心,其中突起区设置有多个突起结构。当塑胶透镜尺寸与突起结构尺度符合指定条件时,可提高光学成像品质。【专利说明】塑胶透镜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透镜,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具有突起结构的塑胶透镜。
技术介绍
手机、平板电脑等搭载有取像装置的个人化电子产品及行动通讯产品日渐普及,连带带动小型化光学镜头的兴起,目前小型化光学镜头已逐渐往高像素领域发展,其需同时满足轻量化与高成像品质两大诉求。为满足这些的诉求,业者普遍以比重小且容易制作及组装形状的塑胶透镜取代比重大的玻璃透镜,习用的塑胶透镜大抵包含光学有效部与外环部,其中,外环部连接环绕光学有效部,且为简化设计负担,外环部多采用较为单纯的表面结构,以降低设计预期外光线的产生机会。 然而,当透镜微型化且塑胶透镜采用一般形状的构型时,虽可大幅减轻光学镜头的重量,却无法充分抑制非预期光线进入成像面,而影响成像品质,以致无法满足更高阶的摄影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塑胶透镜,其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中至少一表面的外环部设置有多个突起结构,配合镜片的适当尺度,借此,可抑制透镜所产生的非预期光线,以提高光学成像品质。 依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塑胶透镜,包含一第一表面以及一第二表面,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相对,且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中至少一表面包含一光学有效部及一外环部,外环部与光学有效部连接,且外环部包含一突起区与一抵靠区,抵靠区较突起区远离塑胶透镜的中心,其中,突起区设置有多个突起结构,塑胶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塑胶透镜的最大外径为Dmax,其满足下列条件: CT/Dmax<0.2。 依据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塑胶透镜,包含一第一表面以及一第二表面,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相对,且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中至少一表面包含一光学有效部及一外环部,外环部与光学有效部连接,且外环部包含一突起区与一抵靠区,抵靠区较突起区远离塑胶透镜的中心,其中,突起区设置有多个突起结构,突起区的径向长度为L,塑胶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其满足下列条件: 0.5〈L/CT〈3.0。 当CT/Dmax满足上述条件时,塑胶透镜的多个突起结构可提供良好的非预期光线抑制效果,以提升塑胶透镜的光学品质。 当L/CT满足上述条件时,可依照塑胶透镜的尺寸大小,配置适当突起结构的分布,以抑制透镜非预期光线,提高成像品质。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优点与实施例能更明显易懂,所附附图的说明如下: 图1A绘示依照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一种塑胶透镜的示意图; 图1B绘示图1A中塑胶透镜的突起区的局部放大图; 图1C绘示图1A中塑胶透镜的第二表面的示意图; 图1D绘示图1A的塑胶透镜的参数示意图; 图1E绘示依照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方式的一种塑胶透镜的突起区的局部放大图; 图1F绘示依照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方式的一种塑胶透镜的突起区的局部放大图; 图1G绘示依照本专利技术再一实施方式的一种塑胶透镜的突起区的局部放大图; 图2A绘示依照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一种塑胶透镜的示意图; 图2B绘示图2A中塑胶透镜的突起区的局部放大图; 图3A绘示依照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一种塑胶透镜的示意图; 图3B绘示图3A中塑胶透镜的突起区的局部放大图; 图4A绘示依照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一种塑胶透镜的示意图; 图4B绘示图4A中塑胶透镜的突起区的局部放大图; 图4C绘示图4A中塑胶透镜另一突起区的局部放大图; 图5A绘示依照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的一种塑胶透镜的示意图; 图5B绘示图5A中塑胶透镜的突起区的局部放大图; 图6A绘示依照本专利技术第五实施例的一种塑胶透镜的示意图; 图6B绘示图6A中塑胶透镜的突起区的局部放大图; 图6C绘示图6A中塑胶透镜另一突起区的局部放大图; 图7A绘示依照本专利技术第六实施例的一种塑胶透镜的示意图; 图7B绘示图7A中塑胶透镜的突起区的局部放大图; 图8A绘示依照本专利技术第七实施例的一种塑胶透镜的示意图; 图8B绘示图8A中塑胶透镜的突起区的局部放大图。 【符号说明】 塑胶透镜:100、200、300、400、500、600、700、900 第一表面:110、210、310、410、510、610、710、910 光学有效部:111、211、311、411、511、611、711 外环部:112、212、312、412、512、612、712 抵靠区:313、413、513 突起区:314、414、514 突起结构:315、415、515 第二表面:120、220、320、420、520、620、720、920 光学有效部:121、221、321、421、521、621、721、921 外环部:122、222、322、422、522、622、722、922 抵靠区:123、223、323、523、623、723、923 突起区:124、224、324、524、624、724、924、1024、1124、1224 突起结构:125、225、325、525、625、725、925、1025、1125、1225 Dmax:塑胶透镜的最大外径 CT:塑胶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 L:突起区的径向长度 L1:突起区的径向长度 L2:突起区的径向长度 d: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于外环部的最短间隔距离 R:突起结构的曲率半径 Rl:突起结构的曲率半径 R2:突起结构的曲率半径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A至图1C,图1A绘示依照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一种塑胶透镜900的示意图,图1B绘示图1A中塑胶透镜900的突起区924的局部放大图,图1C绘示图1A中塑胶透镜900的第二表面920的示意图。由上述各图可知,塑胶透镜900包含一第一表面910以及一第二表面920,第一表面910与第二表面920相对,且第一表面910及第二表面920中至少一表面包含一光学有效部921及一外环部922,外环部922与光学有效部921连接,且外环部922包含突起区924与抵靠区923,抵靠区923较突起区924远离塑胶透镜900的中心,其中,突起区924设置有多个突起结构925,较佳地,此处各突起结构925具有相同的形状与大小。借此,塑胶透镜900可通过突起结构925抑制透镜非预期光线,进而提升成像品质。抵靠区923用于塑胶透镜900与其他透镜或光学构件抵靠、结合。 配合参照图1D,其绘示图1A的塑胶透镜900的参数示意图。塑胶透镜900的最大外径为Dmax,塑胶透镜900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突起区924的径向长度为L,第一表面910及第二表面920于外环部922的最短间隔距离为d,且突起结构925的曲率半径为R。 塑胶透镜900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塑胶透镜900的最大外径为Dmax,其可满足下列条件:CT/Dmax〈0.2。借此,塑胶透镜900在具备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塑胶透镜,其特征在于,包含:一第一表面;以及一第二表面,与该第一表面相对;其中,该第一表面及该第二表面中至少一表面包含:一光学有效部;及一外环部,与该光学有效部连接,该外环部包含:一突起区,设置有多个突起结构;及一抵靠区,较该突起区远离该塑胶透镜的中心;其中,该塑胶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该塑胶透镜的最大外径为Dmax,其满足下列条件:CT/Dmax<0.2。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宗宪
申请(专利权)人: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