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重型车辆的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0530 阅读:2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径向胎体增强件的轮胎,包括由不可拉伸的增强元件形成的至少两个工作胎冠帘布层构成的胎冠增强件,所述增强元件在一个帘布层与另一帘布层之间交叉并与圆周方向形成10°至45°之间的角度,所述胎冠增强件自身被行驶胎面径向覆盖,所述行驶胎面通过两个侧壁和具有不同轴向宽度的至少两个工作帘布层装配到两个胎圈上。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橡胶混合物的至少一个第一突出部分P将至少一个端部的一个工作帘布层与轴向较窄的第二层的一个端部隔开,通过橡胶混合物的第二突出部分G,所述突出部分P至少部分地与所述轴向较窄的工作帘布层的衬垫C径向隔开,并且在具有10%的拉伸伸长的条件下,橡胶混合物的所述第一和第二突出部分P和G以及所述衬垫C分别具有正割弹性模量MP、MG、MC,使得MC>MG并且MG>MP,所述轮胎在每一肩部中还包括至少一层增强元件,所述增强元件彼此平行,并且大致上垂直于径向地与所述附加层相邻的工作帘布层的增强元件而定向,所述附加层的轴向内侧端径向地相邻于至少一个工作胎冠帘布层的边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径向胎体增强件的轮胎,特别涉及将要安装在承载较重载荷并以持久的速度行驶的车辆(例如货车、拖拉机、拖车、或高速公路用巴士)上的轮胎。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也是最通常地,轮胎的增强装置(armature)或者增强件,尤其是重型车辆类的车辆轮胎的增强装置或者增强件,是通过堆叠一层或多层传统上被称为“胎体帘布层”、“胎冠帘布层”等的帘布层构成。这种命名增强装置的方式起源于其制造工艺,该制造工艺包括制造一系列帘布层形式的半成品,这些帘布层设有通常沿纵向方向的帘线增强线,然后将这些帘布层组装或堆叠来制造轮胎原坯。生产出来的帘布层是展平的状态,而且尺寸很大,随后要根据指定产品的尺寸进行裁剪。在第一阶段中,帘布层仍然在基本平坦的状态下装配。然后,这样制成的原坯通过成型获得轮胎普遍具有的环状复曲外形(toroidal profile)。然后把被称为“收尾”产品的半成品应用在原坯上,以得到可以被硫化的产品。[0003]这样的“传统”型的工艺,尤其是在制造轮胎原胚的阶段,涉及使用锚固元件(通常是胎圈金属丝)把胎体增强件锚固或固定在轮胎胎圈的区域中。因此,在此类工艺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径向胎体增强件的轮胎,包括由不可拉伸的增强元件形成的至少两个工作胎冠层构成的胎冠增强件,所述增强元件在一个帘布层与另一帘布层之间交叉并与圆周方向形成10°至45°之间的角度,所述胎冠增强件自身被胎面径向覆盖,所述胎面通过两个侧壁结合至两个胎圈,至少两个工作层具有不同的轴向宽度,其特征在于:    橡胶混合物的至少一个第一轮廓元件P将一个工作层与轴向较窄的第二层的至少一个末端隔开;    通过橡胶混合物的第二轮廓元件G,所述轮廓元件P至少部分地与所述轴向较窄的工作层的衬垫C径向隔开;    在具有10%的拉伸伸长的条件下,橡胶混合物的所述第一和第二轮廓元件P和G以及所述衬垫C的正割弹性模...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FR 2005-6-30 05067611.一种具有径向胎体增强件的轮胎,包括由不可拉伸的增强元件形成的至少两个工作胎冠层构成的胎冠增强件,所述增强元件在一个帘布层与另一帘布层之间交叉并与圆周方向形成10°至45°之间的角度,所述胎冠增强件自身被胎面径向覆盖,所述胎面通过两个侧壁结合至两个胎圈,至少两个工作层具有不同的轴向宽度,其特征在于:橡胶混合物的至少一个第一轮廓元件P将一个工作层与轴向较窄的第二层的至少一个末端隔开;通过橡胶混合物的第二轮廓元件G,所述轮廓元件P至少部分地与所述轴向较窄的工作层的衬垫C径向隔开;在具有10%的拉伸伸长的条件下,橡胶混合物的所述第一和第二轮廓元件P和G以及所述衬垫C的正割弹性模量MP、MG、MC分别满足MC≥MG>MP;所述轮胎在每一肩部中附加地包括至少一层增强元件,所述增强元件在附加层中彼此平行并大致上垂直于径向地与所述附加层相邻的工作层的增强元件而定向;以及所述附加层的轴向内侧端径向地相邻于至少一个工作胎冠层的边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加层的轴向内侧端径向地相邻于轴向最窄的工作胎冠层的边缘,并且优选地位于所述轴向最窄的工作胎冠层的径向外侧。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加层的轴向外侧端与轮胎的赤道面的距离小于或者等于所述平面与该附加层所相邻的工作层的端部之间的距离。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加层的轴向外侧端位于其邻近的工作胎冠层的端部的轴向外侧。-->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加层与轴向最宽的工作胎冠层的端部之间的距离大于1.5mm。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加层的至少一部分径向地和/或轴向地相邻于轴向最宽的工作层的边缘。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轮廓元件P的轴向外侧端与轮胎赤道面的距离小于所述平面与轴向最宽的工作层的端部之间的距离。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混合物的第二轮廓元件G的轴向外侧端与所述平面的距离至少等于增强元件的轴向较窄的帘布层的宽度的一半。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混合物的第二轮廓元件G的轴向内侧端与赤道面的距离至多等于所述平面与橡胶混合物的所述第一轮廓元件P的轴向内侧端之间的距离。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轴向最宽的工作胎冠层位于其他工作胎冠层的径向内侧。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轮廓元件P和/或G的轴向最内侧端与轴向最窄的工作胎冠帘布层的端部之间的轮廓元件P和/或G的轴向宽度D满足:3·φ2≤D≤20·φ2其中φ2是径向外侧的工作胎冠帘布层的增强元件的直径。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轮廓元件P和/或G的轴向最内侧端与轴向最窄的工作胎冠层的轴向外侧端之间的轮廓元件P和/或G的轴向宽度D大于5mm。-->1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在轴向最窄的工作胎冠帘布层的轴向外侧端处,轮廓元件P和G的合计厚度使得被轮廓元件P和/或G分隔的两个工作胎冠帘布层之间的径向距离d满足下述关系:3/5·φ2<d<5·φ2其中φ2是径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J库埃R勒杜列斯库F巴尔巴兰
申请(专利权)人:米其林技术公司米其林研究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FR[法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