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秦忠新专利>正文

锂电池电芯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03972 阅读:1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03 12: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锂电池电芯支架,其套设于锂电池电芯两端,并包括支架单元,所述支架单元包括止挡部,以及与所述止挡部垂直连接的容置部;所述容置部包含容置壁及腔体,所述容置壁的两相对侧表面上分别设有相互匹配的卡扣及卡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另提供了一种锂电池电芯支架,该支架包括支架主体,所述支架主体由至少两个支架单元组成。综合来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芯支架由绝缘材料制成,其可以根据不同电芯的直径要求作出调整,组装方便、牢固,且易于散热、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一种锂电池电芯支架,其套设于锂电池电芯两端,并包括支架单元,所述支架单元包括止挡部,以及与所述止挡部垂直连接的容置部;所述容置部包含容置壁及腔体,所述容置壁的两相对侧表面上分别设有相互匹配的卡扣及卡槽。本技术另提供了一种锂电池电芯支架,该支架包括支架主体,所述支架主体由至少两个支架单元组成。综合来看,本技术的电芯支架由绝缘材料制成,其可以根据不同电芯的直径要求作出调整,组装方便、牢固,且易于散热、安全可靠。【专利说明】锂电池电芯支架
本技术涉及电池装配
,特别是指一种锂电池电芯支架。
技术介绍
目前,各种电芯或电池广泛应用在汽车、笔记本电脑以及其他需要供电的设备或装置中。而对于电芯的装配,现有技术中有如下几个方案。 第一,无统一的支架支撑,直接将电芯排列或堆放到一起。 第二,使用整体支架支撑的电池包将电池装入其中 对于第一种方案,其具有冲击失效的隐患;第二种方案由于电池包采用整体结构,不方便更换单颗电芯,需要将整排支架拆除,才能取出单颗电芯。此外,上述两种方案中,电芯与电芯间空隙较小,且不固定,由此造成散热效果较差,长期使用,存在安全隐患。 综上所述,现有的电芯支架结构,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即在提供一种锂电池电芯支架,所述电芯支架由绝缘材料制成,其可以根据不同电芯的直径要求作出调整,组装方便、牢固,且易于散热、安全可靠。 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所述。 一种锂电池电芯支架,其套设于锂电池电芯两端,包括支架单元,所述支架单元包括止挡部,以及与所述止挡部垂直连接的容置部;所述容置部包含容置壁及腔体,所述容置壁的两相对侧表面上分别设有相互匹配的卡扣及卡槽。 进一步地,所述卡扣与所述卡槽的横截面为梯形。 进一步地,所述止挡部包含复数个拨片,所述拨片对称地设置于所述容置部的上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单元的水平投影为矩形,所述腔体的水平投影为圆形。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单元为绝缘塑料注塑成型。 此外,本技术提供另一种设计思路:一种锂电池电芯支架,其套设于电芯两端,包含支架主体,所述支架主体由至少两个支架单元组成,且相邻的支架单元间为一体成型,所述支架单元包括止挡部,以及与所述止挡部垂直连接的容置部;所述容置部包含容置壁及腔体,所述支架主体的两相对的侧表面上分别设有相互匹配的卡扣及卡槽。 进一步地,相邻支架单元之间设有两个三角凹槽,所述三角凹槽分别位于所述支架单元上表面的前部、后部。 本技术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如下所述。 第一,本技术电芯支架可以将电芯相互隔开,避免由于电芯破皮而造成的短路风险。此外,这样的设计可以使得工作中的电芯所产生的热量及时、有效地传导,降低了电芯的损耗率。 第二,本技术电芯支架可以牢牢地固定住电芯,防止电芯间正负极的触碰,造成短路。 第三,本技术的结构适用于绝大多数的电芯,并能根据电池电芯形状及尺寸的不同自由组合成不同形状的支架装置。 第四,本技术电芯支架造型美观,且能使电芯方便快速地装入电芯支架内,从而提高生产效率。与此同时,本技术可批量工业化生产,降低加工成本。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支架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的支架主体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的支架主体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技术提供一种新的设计思路,在电芯支架中设置支架单元,其中,该支架单元包括止挡部以及与该止挡部垂直连接的容置部。进一步而言,该容置部包含容置壁及腔体,所述容置壁的两相对侧表面上分别设有相互匹配的卡扣及卡槽。在使用过程中,锂电池电芯(或者圆柱形电芯)插入上述腔体中,由于止挡部的作用,使得电芯得以固定。这样的设计可以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具体来说,请参见图1,本技术的支架单元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锂电池电芯支架,其套设于锂电池电芯两端,起到固定锂电池的目的。该电芯支架包含支架单元1,所述支架单元I进一步包括止挡部11,以及与该止挡部11垂直连接的容置部12。其中,上述容置部12包含容置壁121及腔体122,所述容置壁121的两相对侧表面上分别设有相互匹配的卡扣1211及卡槽1212。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电芯(尤其指圆柱形电芯)插入腔体122中,并通过止挡部11的限位作用,使其牢牢固定在电芯支架中。 进一步而言,上述卡扣1211与卡槽1212的横截面可以为任一形状,但出于连接的牢固性、拆装的便利性以及节约材料的角度,本技术中卡扣1211与卡槽1212的横截面较佳地使用梯形。 此外,上述止挡部11可以包含复数个拨片,其中,所述拨片对称地设置于所述容置部12的上表面。相较于非对称设置而言,这样的设计使得电芯的受力更加均匀,固定更加牢固。 为了更好地适应电芯(特别是锂电池的圆柱形电芯)的具体特性,上述腔体122的水平投影较佳地为圆形。而该腔体122的直径可以根据电芯的不同型号任意调整。由此使得本技术电芯支架可以灵活匹配不同型号的电芯,具有经济、方便等突出优势。 于此同时,上述支架单元的水平投影较佳地为矩形,这样不仅方便各个支架单元的插接组合,还可以增加组合后的电芯支架的稳固性。 而上述支架单元I通常由绝缘材料制成,以此避免电芯在充、放电的过程中,造成不必要的能量浪费以及由此带来的安全隐患。其中,较佳使用绝缘塑料注塑成型。 本技术在上述设计的基础上提供了另一种进阶地设计思路。具体来说,该电芯支架包含支架主体2,所述支架主体2由至少两个支架单元I组成,且相邻的支架单元I之间为一体成型。通过这样的设计,更加有利于本技术装置的大型工业化应用。其原因在于,在工业化应用过程中,若仅仅依靠单个支架单元I的相互连接,不仅较为费时,而且由于包含支架单元I的数量过大,反而容易造成固定的不稳固。 在本技术的第二种设计思路中,电芯支架包含支架主体2,所述支架主体2由至少两个支架单元I组成,且相邻的支架主体间为一体成型。相同地,所述支架单元I包括止挡部11,以及与所述止挡部11垂直连接的容置部12 ;所述容置部12包含容置壁121及腔体122,所述支架主体2的两相对的侧表面上分别设有相互匹配的卡扣及卡槽。 此外,还可以在相邻支架单元I之间设有两个三角凹槽21,该三角凹槽21分别位于所述支架单元上表面的前部、后部。此时,通过添加三角凹槽21,调整支架主体2的壁厚,使得该支架主体2各个部分壁厚均匀,外观整齐美观,强度可靠。众所周知,若壁厚不均匀,厚壁与薄壁转接处存在内应力,会影响产品的强度,且厚壁收缩与薄壁收缩不一致而导致产品变形量增加。 请参见图2、图3。图2中所示的支架主体2包括两个支架单元1,而图3中所示的支架主体2包括三个支架单元I。在日常工业化的应用过程中,包含的支架单元I的数量往往会特别巨大,此时,三角凹槽21的作用则更加显著。 综上所述,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相较于现有设计,本技术装置具有明显优势,具体如下所述。 第一,本技术电芯支架可以将电芯相互隔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锂电池电芯支架,其套设于锂电池电芯两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单元,所述支架单元包括止挡部,以及与所述止挡部垂直连接的容置部;所述容置部包含容置壁及腔体,所述容置壁的相对的两侧表面上分别设有相互匹配的卡扣及卡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忠新王绍明
申请(专利权)人:秦忠新王绍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