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分子复合材料斜楔主摩擦板生产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02115 阅读:1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03 11: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分子复合材料斜楔主摩擦板生产模具,其包括自上而下设置的上模机构、中模机构和底模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比原有模具提高了5倍的生产效率。不但减少了设备的维修维护费用而且还大幅度降低了电能源的消耗。还解决了原增强层表面出现的凹凸不平的顶杆痕迹,使产品的外观和性能有了进一步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高分子复合材料斜楔主摩擦板生产模具,其包括自上而下设置的上模机构、中模机构和底模机构。本技术比原有模具提高了5倍的生产效率。不但减少了设备的维修维护费用而且还大幅度降低了电能源的消耗。还解决了原增强层表面出现的凹凸不平的顶杆痕迹,使产品的外观和性能有了进一步提高。【专利说明】一种高分子复合材料斜楔主摩擦板生产模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生产模具,具体涉及一种高分子复合材料斜楔主摩擦板生产模具。
技术介绍
高分子复合材料斜楔主摩擦板是铁路货车零部件之一,安装在货车转向架摩擦减震装置斜楔体内,长期处于较大摩擦剪切应力工况之中。目前,生产高分子复合材料斜楔主摩擦板,采用单腔模并设有下顶杆,热压时间每片斜楔主摩擦板需要保温保压I小时出模,一台设备一个工作日生产8片产品,效率低,周期长,浪费资源其生产的产品增强层表面有凹凸不平的顶杆痕迹需要经过专门处理,影响产品增强层的外观及其拉伸和冲击强度。因此提高高分子复合材料斜楔主摩擦板的生产效率和产品性能以及节约资源是非常重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提高高分子复合材料斜楔主摩擦板生产力,的高分子复合材料斜楔主摩擦板生产模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高分子复合材料斜楔主摩擦板生产模具,其包括自上而下设置的上模机构、中模机构和底模机构: 所述上模机构包括上模头、位于上模头上方的上模板以及设置于上模板内部的上加热孔; 所述中模机构包括桶状模套、嵌置于所述模套内的环形内衬板以及嵌置于所述内衬板内的压模组件,所述模套内设置有中加热孔,所述压模组件包括模压板、腹模和活动顶杆,所述腹模位于所述模压板下部,所述腹模中部设置有圆柱形凹槽,所述圆柱形凹槽下部设置有锥形通孔,所述活动顶杆活动设置于所述锥形通孔内部,所述压模组件为两组以上; 所述底模机构包括下底模和滑动小车,所述下底模上表面设置有凹槽,所述滑动小车滑动设置于所述凹槽内; 所述上模头压制于最上端压模组件的模压板上,所述下底模与所述模套通过设置于下螺丝孔的螺丝连接,所述下底模与所述模套之间设置有连接弹簧,所述滑动小车滑动设置于最下端压模组件的腹模下部。 进一步的,所述滑动小车上表面包括压制平台和低于压制平台的出活平台,所述滑动小车底部有两条工字形槽,每条槽内安装有一根轴承主轴,所述轴承主轴上部安装有弹簧,所述轴承主轴两端且位于工字形槽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轴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本技术所提供的生产高分子复合材料斜楔主摩擦板模具,使原有一台设备一个工作日生产8块产品到改进后一台设备一个工作日生产40块产品,比原有工艺提高了 5倍的生产效率。不但减少了设备的维修维护费用而且还大幅度降低了电能源的消耗。还解决了原增强层表面出现的凹凸不平的顶杆痕迹,使产品的外观和性能有了进一步提高。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的滑动小车的结构示意图; 在附图中:1-1上加热孔、1-2中加热孔、2上模板、3上模头、4_1上螺丝孔、4_2下螺丝孔、5模压板、6主摩擦版、7腹模、8活动顶杆、9轴承、10模套、11内衬板、12连接弹簧、13下底模、14滑动小车、15轴承主轴、16弹簧、17压制平台、18出活平台、19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1和2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附图1和2所示,一种高分子复合材料斜楔主摩擦板生产模具,其包括自上而下设置的上模机构、中模机构和底模机构: 所述上模机构包括上模头3、位于上模头3上方的上模板2以及设置于上模板2内部的上加热孔1-1 ; 所述中模机构包括桶状模套10、嵌置于所述模套10内的环形内衬板11以及嵌置于所述内衬板11内的压模组件,所述模套10内设置有中加热孔1-2,所述压模组件包括模压板5、腹模7和活动顶杆8,所述腹模7位于所述模压板5下部,所述腹模7中部设置有圆柱形凹槽,所述圆柱形凹槽下部设置有锥形通孔,所述活动顶杆8活动设置于所述锥形通孔内部,所述压模组件为两组以上; 所述底模机构包括下底模13和滑动小车14,所述下底模13上表面设置有凹槽,所述滑动小车14滑动设置于所述凹槽内; 所述上模头3压制于最上端压模组件的模压板5上,所述下底模13与所述模套10通过设置于下螺丝孔4-2内的螺丝连接,所述下底模13与所述模套10之间设置有连接弹簧12,此处螺丝不用拧太紧,需要保证连接弹簧12有张力,所述滑动小车14滑动设置于最下端压模组件的腹模7下部。滑动小车14上表面包括压制平台17和低于压制平台17的出活平台18,所述滑动小车14底部有两条工字形槽19,每条槽18内安装有一根轴承主轴15,所述轴承主轴15上部安装有弹簧16,所述轴承主轴15两端且位于工字形槽19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轴承9。 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 首先,通过上螺丝孔4-1将上模板固定到四柱液压机上,其次对模具表面进行高温硅油热处理,上加热孔1-1和中加热孔1-2中装入电热管,模具温度设定在190°C -210°C。在各个压模组件的模压板5和腹模7之间放入增强层毛坯预压,并加入耐磨层材料使其热压固化后形成一个整体即主摩擦板6,压力大于20Mpa。由于滑动小车14在下底模13的凹槽内部位的平面台上,滑动小车14底部设置有槽19,槽19深超过轴承9的高度,通过弹簧16改变应力,压制平台17对准内衬板11加压轴承9进入槽19内,在压制过程中滑动小车14的压制平台17对压模组件起支撑作用。卸压使弹簧12张开,每12分钟推动底模的滑动小车14,当滑动小车14的出活平台对准腹模7下部后,内衬板11内往下向出活平台吐出一块带着活动顶杆8的腹模7、产品6和模压板5,把腹模7和产品7放入专用工装推动活动顶杆8取出产品。将腹模7放入中模内加入原材料进行下一模生产,按此循环操作。 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并非本专利技术可行实施的穷举。对于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背离本技术原理和精神的前提下对其所作出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动,都应当被认为包含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高分子复合材料斜楔主摩擦板生产模具,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自上而下设置的上模机构、中模机构和底模机构: 所述上模机构包括上模头(3)、位于上模头(3)上方的上模板(2)以及设置于上模板(2)内部的上加热孔(1-1); 所述中模机构包括桶状模套(10)、嵌置于所述模套(10)内的环形内衬板(11)以及嵌置于所述内衬板(11)内的压模组件,所述模套(19)内设置有中加热孔(1-2),所述压模组件包括模压板(5)、腹模(7)和活动顶杆(8),所述腹模(7)位于所述模压板(5)下部,所述腹模(7)中部设置有圆柱形凹槽,所述圆柱形凹槽下部设置有锥形通孔,所述活动顶杆(8)活动设置于所述锥形通孔内部,所述压模组件为两组以上; 所述底模机构包括下底模(13)和滑动小车(14),所述下底模(13)上表面设置有凹槽,所述滑动小车(14)滑动设置于所述凹槽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分子复合材料斜楔主摩擦板生产模具,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自上而下设置的上模机构、中模机构和底模机构:所述上模机构包括上模头(3)、位于上模头(3)上方的上模板(2)以及设置于上模板(2)内部的上加热孔(1‑1);所述中模机构包括桶状模套(10)、嵌置于所述模套(10)内的环形内衬板(11)以及嵌置于所述内衬板(11)内的压模组件,所述模套(19)内设置有中加热孔(1‑2),所述压模组件包括模压板(5)、腹模(7)和活动顶杆(8),所述腹模(7)位于所述模压板(5)下部,所述腹模(7)中部设置有圆柱形凹槽,所述圆柱形凹槽下部设置有锥形通孔,所述活动顶杆(8)活动设置于所述锥形通孔内部,所述压模组件为两组以上;所述底模机构包括下底模(13)和滑动小车(14),所述下底模(13)上表面设置有凹槽,所述滑动小车(14)滑动设置于所述凹槽内;所述上模头(3)压制于最上端压模组件的模压板(5)上,所述下底模(13)与所述模套(10)通过设置于下螺丝孔(4‑2)的螺丝连接,所述下底模(13)与所述模套(10)之间设置有连接弹簧(12),所述滑动小车(14)滑动设置于最下端压模组件的腹模(7)下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裴占雄许全起方永智满伟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辛集腾跃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