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空干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682655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26 14: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真空干燥装置,其包括壁面上具有隔层的真空干燥箱和机架,真空干燥箱的两侧分别连接有转动装配在机架上的第一支撑轴和第二支撑轴,机架上设有分别驱动第一支撑轴和第二支撑轴旋转的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第二支撑轴与真空干燥箱固定连接在一起,第一支撑轴与真空干燥箱转动配合,第一支撑轴上固定连接有位于真空干燥箱箱体内的搅拌轴,搅拌轴上固定有搅拌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干燥物料时,只有搅拌轴及搅拌桨处于旋转状态,真空干燥箱一直处于静止状态,当导热介质的热量损失时,可以随时加入或更换导热介质,从而干燥箱内的热量就不会减少;而且仅搅拌轴旋转耗能小,真空干燥箱的大小不会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真空干燥装置,其包括壁面上具有隔层的真空干燥箱和机架,真空干燥箱的两侧分别连接有转动装配在机架上的第一支撑轴和第二支撑轴,机架上设有分别驱动第一支撑轴和第二支撑轴旋转的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第二支撑轴与真空干燥箱固定连接在一起,第一支撑轴与真空干燥箱转动配合,第一支撑轴上固定连接有位于真空干燥箱箱体内的搅拌轴,搅拌轴上固定有搅拌桨。本技术在干燥物料时,只有搅拌轴及搅拌桨处于旋转状态,真空干燥箱一直处于静止状态,当导热介质的热量损失时,可以随时加入或更换导热介质,从而干燥箱内的热量就不会减少;而且仅搅拌轴旋转耗能小,真空干燥箱的大小不会受到限制。【专利说明】—种真空干燥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药、食品、化工等行业中的低温干燥设备,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真空干燥装置。
技术介绍
医药、食品、化工等行业中广泛使用真空干燥箱进行干燥粉末状的原料,现有技术中广泛应用的真空干燥箱有两种。一种真空干燥箱是采用外形为圆筒形或者方形的箱体,该箱体的壁面为具有隔层的双层板层,使用时在两个板层之间的隔层内通入导热介质(热水或蒸汽或导热油),导热介质在循环时对板层和箱体内的物料进行加热,利用真空泵将箱体内部空间进行抽气、抽湿,使箱体内部形成真空状态,降低物料中水的沸点,加快了干燥速度,这种真空干燥箱能在较低的温度下,得到较高的干燥速率,使导热介质的热量充分利用,但是这种干燥过程中属于静态真空干燥,很容易造成物料烘干不均匀。 另一种真空干燥箱是采用外形为圆锥形的箱体,箱体外设有驱动箱体旋转的动力设备。其在使用时,同样利用真空泵对箱体内进行抽气、抽湿,在箱体壁面的隔层中通入导热介质(热水或低压蒸汽或导热油),导热介质的热量经箱体内壁面传给被干燥的物料。同时,在动力设备的驱动下,箱体作缓慢旋转,罐内物料不断地混合,从而达到强化干燥的目的。箱体内的物料处于真空状态,汽压下降使物料表面的水份(或溶剂)达到饱和状态而蒸发,并由真空泵及时排出回收,物料内部的水份(或溶剂)不断地向表面渗透、蒸发、排出,三个过程不断进行,物料在很短时间内达到干燥目的。虽然这种旋转式真空干燥箱能够对物料均匀的烘干,但是由于箱体一直处于旋转状态,只能在箱体静止时加入导热介质,干燥箱在工作时不能加入或更换导热介质,箱体内的热量就会随着时间逐渐减少,使干燥时间延长;另外,由于箱体工作时一直处于旋转状态,不仅耗费能量大,而且会增加箱体的制造难度,从而对限制箱体的大小,这就对限制了所要干燥的物料的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真空干燥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的真空干燥箱在工作时不能加入或更换导热介质以及耗能量大的技术问题。 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真空干燥装置,包括壁面上具有隔层的真空干燥箱和用于安装真空干燥箱的机架,所述真空干燥箱的两侧分别连接有转动装配在机架上的第一支撑轴和第二支撑轴,所述机架上设有分别驱动第一支撑轴和第二支撑轴旋转的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二支撑轴与真空干燥箱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支撑轴与真空干燥箱转动配合,所述第一支撑轴上固定连接有位于真空干燥箱箱体内的搅拌轴,搅拌轴上固定有搅拌桨。 所述的机架上还设有用于向真空干燥箱的隔层内提供导热介质的储液箱,储液箱内设有电加热器。 所述机架上还设有转向导杆。 所述的真空干燥箱箱体采用圆筒体的结构。 所述的搅拌桨包括一端与搅拌轴固定连接在一起的连接杆,连接杆上固定有搅拌叶片。 所述的连接杆与搅拌轴垂直设置,所述的搅拌叶片与连接杆垂直并与搅拌轴具有30?60。的夹角。 本技术在干燥物料时,将真空干燥箱内抽真空,并在真空干燥箱的隔层中通入导热介质,开启第一电机驱动第一支撑轴旋转,第一支撑轴在旋转时带动搅拌轴旋转,搅拌轴在旋转时带动搅拌桨旋转使干燥箱内物料混合均匀,导热介质的热量传递给物料,力口速物料的干燥;物料干燥完成后,开启第二电机带动第二转轴旋转,第二转轴带动真空干燥箱箱体旋转,方便操作人员将干燥后的物料取出和清洁干燥箱,从而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本技术在干燥物料时,只有搅拌轴及搅拌桨处于旋转状态,而真空干燥箱是一直处于静止状态,当导热介质的热量损失时,可以随时加入或更换导热介质,从而干燥箱内的热量就不会减少;另外,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工作时仅搅拌轴旋转耗费能量小,而且可以根据所要干燥的物料的量选用合适大小的真空干燥箱,不会限制真空干燥箱的大小。 进一步的,可利用电加热器对储液箱内的介质进行加热,利用储液箱随时向真空干燥箱的隔层提供导热介质。 进一步的,真空干燥箱采用圆筒形的结构,使箱体内部无死角,使全部物料都能被均匀的搅拌,符合GMP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 进一步的,利用搅拌叶片搅拌物料,使物料能被更加均匀的烘干。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搅拌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位于中间位置的一个搅拌桨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结构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真空干燥装置包括壁面上具有隔层11的真空干燥箱I和用于安装真空干燥箱的机架2,本实施例的真空干燥箱I箱体采用圆筒体的结构,箱体上部设有进料口 12,进料口采用气动控制,能够自动开关进料口,进料口 12上设有密封盖13,该密封盖13上设有抽真空口 14,在真空干燥箱I外层的壁面上设有与隔层连通的导热介质进口 15和导热介质回口 16,机架2上还设有用于向真空干燥箱I的隔层11内提供导热介质的储液箱5,储液箱5内设有电加热器51,储液箱5上开设有出口 52和进口 53,使用时可分别使用管道(附图中未显示)将储液箱5上出口 52与真空干燥箱I上的导热介质进口 15连通、将储液箱上的进口 53与真空干燥箱I上的导热介质回口 16连通。 所述真空干燥箱I的两侧分别连接有转动装配在机架2上的第一支撑轴6和第二支撑轴7,所述机架2上设有分别驱动第一支撑轴6和第二支撑轴7旋转的第一电机3和第二电机4,第一电机3上的减速机31的扭矩输出端与第一支撑轴6连接带动第一支撑轴6旋转,第二电机4上的减速机41的扭矩输出端与第二支撑轴7的一端连接带动第二支撑轴7旋转,所述第二支撑轴7的另一端与真空干燥箱I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支撑轴6与真空干燥箱I转动配合,所述第一支撑轴6上固定连接有位于真空干燥箱I箱体内的搅拌轴8,该搅拌轴8贯穿整个干燥箱箱体,搅拌轴8上固定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搅拌桨9,搅拌桨9的结构如图2和图3所示,每个搅拌桨9包括一端与搅拌轴8固定连接在一起与搅拌轴垂直设置的连接杆91,连接杆91上固定有一个或两个搅拌叶片92,搅拌叶片92与连接杆91垂直并与搅拌轴8具有30°的夹角。机架2上还设有转向导杆10,该转向倒杆10与搅拌轴8平行,该转向倒杆10的中部与密封盖13固定在一起,干燥箱箱体在第二支撑轴7的带动下旋转时,固定在机架上的转向导杆10能将密封盖13从真空干燥箱I箱体上分离。 利用本实施例的真空干燥装置在干燥物料时,物料由进入到箱体内之后,将真空干燥箱内抽真空,储液箱中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真空干燥装置,包括壁面上具有隔层(11)的真空干燥箱(1)和用于安装真空干燥箱的机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干燥箱(1)的两侧分别连接有转动装配在机架(2)上的第一支撑轴(6)和第二支撑轴(7),所述机架(1)上设有分别驱动第一支撑轴和(6)第二支撑轴(7)旋转的第一电机(3)和第二电机(4),所述第二支撑轴(7)与真空干燥箱(1)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支撑轴(6)与真空干燥箱(1)转动配合,所述第一支撑轴(6)上固定连接有位于真空干燥箱箱体内的搅拌轴(8),搅拌轴(8)上固定有搅拌桨(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咏群黄锡伟王春华甘玮吕伟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健友生化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