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氰排水的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674004 阅读:1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26 10: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含氰排水的处理方法,其即使在含氰排水含有铵离子及有机物的情形时,也能够将氰化合物充分地氧化分解,另外,也防止垢。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含氰排水的处理方法,其在含有氰化合物的含氰排水中添加氯源来分解氰化合物,其特征在于,该含氰排水含有铵离子及有机物,将该含氰排水的pH值设为11以上,并且以即使在氰化合物分解反应后游离残留氯浓度也成为0.1mg/L以上的方式添加上述氯源,并且添加膦酸系防垢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其即使在含氰排水含有铵离子及有机物的情形时,也能够将氰化合物充分地氧化分解,另外,也防止垢。本专利技术的,其在含有氰化合物的含氰排水中添加氯源来分解氰化合物,其特征在于,该含氰排水含有铵离子及有机物,将该含氰排水的pH值设为11以上,并且以即使在氰化合物分解反应后游离残留氯浓度也成为0.1mg/L以上的方式添加上述氯源,并且添加膦酸系防垢剂。【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特别是涉及一种通过碱氯法对含氰排水进行处理的方法。
技术介绍
作为由镀敷工场、制铁所、冶炼所、发电站、焦炭制造工场等产业设施所排出的,目前最广泛地采用的方法为碱氯法。在该方法中,将氯源、例如次氯酸钠在碱性条件下添加至含氰排水中,对排水中的氰进行氧化处理(专利文献1、2)。 在专利文献I的碱氯法中,利用如以下所示的pH值及氧化还原电位(Oxidat1n-Reduct1n Potential, 0RP)控制值下的二阶段反应将氰化合物氧化分解。 第一阶段反应:pH值为10以上,ORP控制值为300mV~350mV NaCN+NaOCl — NaCNO+NaCl(I) 第二阶段反应:pH值为7~8,ORP控制值为600mV~650mV 2NaCN0+3NaC 10+H20 — N2+3NaCl+2NaHC03 (2) 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通过碱氯法的二阶段反应对含有氨的含氰排水进行处理的方法。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269674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334508 【专利技术内容】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 本专利技术人等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在含氰排水含有铵离子及有机物的情形时,若应用碱氯法,则在第一阶段的反应中氰化合物未被充分氧化。 即,在现有的碱氯法的第一阶段反应中的通常的pH值范围的pH值为10~10.5、ORP为300mV~350mV的条件下,对含有铵离子及有机物的氰进行处理的情形时,氰化合物的分解不充分。另外,即便追加NaClO而将ORP提高至400mV以上,总氰浓度也不降低。为了以PH值为11以上且ORP成为300mV~350mV的方式进行控制,需要进一步过剩的氯源,可能成本变高并且钢材发生腐蚀。 如此地在碱氯法的第一阶段反应中氰化合物未被充分氧化,则不仅第二阶段的反应不进行,而且可能在第二阶段反应中氰化合物与次氯酸钠反应而产生氯化氰(CNCl)。 另外,在含有铵离子及有机物的含氰排水中添加氯源的情形时,若pH值小于11,则铵离子与氯源反应而生成结合氯。该结合氯与有机物反应而生成氰,因此,也存在含氰排水的氰浓度不降低,反而会上升的情况。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以往的问题,提供一种,其即使在含氰排水含有铵离子及有机物的情形时,也能够将氰化合物充分地氧化分解。另外,本专利技术在其一实施方式中,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其防止垢(scale)生成。 解决课题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的,其在含有氰化合物的含氰排水中添加氯源来分解氰化合物,其特征在于,该含氰排水含有铵离子和有机物,将该含氰排水的pH值调整为11以上,并且以即使在氰化合物分解反应后游离残留氯浓度也在0.lmg/L以上的方式来添加上述氯源。 作为氯源,优选为次氯酸钠、氯及漂白粉(bleaching powder)中的至少一种。 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案中,在含氰排水中进一步添加膦酸系防垢剂。 作为膦酸系防垢剂,优选为选自1-羟基亚乙基-1,1-二膦酸、2-膦酰基丁烷-1,2,4-三羧酸及它们的盐中的至少一种。 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为以上述游离残留氯浓度成为0.lmg/L~lmg/L的方式添加上述氯源。 另外,优选在上述含氰排水中添加碱剂而将pH值调整为11~12.5。在该情形时,优选为将碱剂与防垢剂混合,以一液的形式添加。 上述含氰排水的溶解性铁的浓度优选为0.4mg/L以下。 优选将含氰排水的水温设定为40°C以上,例如40°C~80°C,特别优选为50°C~ 70。。。 专利技术的效果 在本专利技术的中,对含有铵离子及有机物的含氰排水在pH值为11以上的条件下添加氯源。若pH值为11以上,则抑制氯源与铵离子的反应,由此抑制结合氯的生成,其结果也抑制由结合氯与有机物的反应所致的氰生成。 通过在含氰排水中添加膦酸系防垢剂,防止(包括抑制)垢的产生。 为了将pH值调整为11以上,优选为添加碱剂。若将该碱剂与防垢剂混合,以一液的形式添加,则防止注药(药剂注入)泵或注药配管中的垢故障(trouble)。 此外,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为即使在氰化合物分解反应结束后pH值也为11以上。 另外,对含有铵离子及有机物的排水在pH值为11以上的条件下添加氯源,并且即使在反应后也使游离残留氯浓度为0.lmg/L以上,由此将氰充分氧化,被处理排水中的氰浓度充分降低。 通过使反应后的游离残留氯浓度为lmg/L以下,由钢材等构成的触液部件的腐蚀得到抑制。 若将反应时的水温设定为40°C以上,则氰分解反应效率提高,氰浓度于短时间内降低。另外,若反应时间变短,则含有游离残留氯的被处理水与触液部件的接触时间变短,由钢材等构成的触液部件的腐蚀得到抑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专利技术加以更详细说明。 在本专利技术中,成为处理对象的含氰排水,可例示:由镀敷工场、发电站、制铁所、冶炼所、焦炭制造工场等产业设施所排出,以金属的氰络合物例如N1、Ag、Cu、Zn、Cd等金属的氰络合物的形式含有氰的含氰排水,但不限定于此。 通常情况下,这些含氰排水的氰浓度为0.lmg/L~100mg/L左右,另外pH值为6~10左右。 在本专利技术中,将含有铵离子及有机物的含氰排水作为处理对象。该铵离子的浓度较优选为5mg/L以上,例如为5mg/L~250mg/L左右。另外,作为有机物,可例示来源于煤或焦炭的有机物,其浓度优选为lmg/L以上,例如为lmg/L~30mg/L左右。 含有氰化合物的pH值为中性以上的工场废水中所含的溶解性铁,大部分是以铁氰络合物的形式存在。在本专利技术方法的利用碱氯法的氰化合物氧化分解反应中,难以将铁氰络合物分解。因此,作为本专利技术方法的处理对象的含氰排水,优选为铁氰络合物的总氰浓度为1.0mg/L以下,并且溶解性铁的浓度小于0.4mg/L0 作为添加至含氰排水中的氯源,可例示氯、漂白粉、次氯酸钠等。另外,作为添加至含氰排水中的膦酸系防垢剂,可例示选自1-羟基亚乙基-1,1-二膦酸(1-hydroxyethylidene-1, 1-diphosphonic acid, HEDP)、2_ 勝酸基丁烧-1, 2,4_ 三羧酸(2-phosphonobutane-1, 2, 4-tricarboxylic acid, PBTC)及这些的盐中的至少一种,作为盐,可例示钠盐、钾盐等,其中优选为1_羟基亚乙基_1,1_ 二勝酸。 在含氰排水中添加氯源的情形时,根据需要通过添加碱例如NaOH及/或KOH来将含氰排水的PH值调整为11以上,优选为11~12.5,特优选为11~12。碱添加可于氯源的添加之前或添加之后进行,也可同时进行。若含氰排水的PH值为11以上,则也可不添加碱。再者,较优选为处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含氰排水的处理方法,其在含有氰化合物的含氰排水中添加氯源来分解氰化合物,其特征在于,该含氰排水中含有铵离子和有机物,将该含氰排水的pH值设置为11以上,并且以在氰化合物分解反应后游离残留氯浓度也是在0.1mg/L以上的方式来添加上述氯源。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野贵史志村幸祐
申请(专利权)人:栗田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