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属于轧钢
,按以下步骤进行:(1)按设定成分浇铸成铸坯,其成分按重量百分比含C0.06±0.01%,Si0.20±0.01%,Mn1.40±0.01%,Ti0.10±0.01%,P<0.012%,S<0.01%,余量为Fe;(2)将铸坯进行热轧,开轧温度为1245~1250℃,终轧温度为900±15℃,总压下量为85~97%;以100~120℃/s的冷却速率冷却至650~700℃,保温30~60min进行等温处理,空冷至室温,获得的热轧钢板中的纳米析出物颗粒尺寸在4~5nm。本专利技术在不改变现有钛微合金钢化学成分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快冷工艺,并对轧制与冷却工艺进行了调整,使纳米级析出物的颗粒尺寸由常规工艺下的10nm左右细化至5nm以下,可最大程度发挥析出强化作用。【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属于轧钢
,特别涉及。
技术介绍
材料通过基体中分布有细小弥散的第二相颗粒而产生强化的方法称为第二相强化或分散强化。第二相强化机制根据第二相尺寸可分为切过机制和Orowan机制,第二相强化的效果在切过机制起作用时与第二相颗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钛微合金钢纳米析出物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进行:(1)按设定成分浇铸成铸坯,其成分按重量百分比含C 0.06±0.01%,Si 0.20±0.01%,Mn 1.40±0.01%,Ti 0.10±0.01%,P<0.012%,S<0.01%,余量为Fe;(2)将铸坯进行热轧,开轧温度为1245~1250℃,终轧温度为900±15℃,总压下量为85~97%,然后以100~120℃/s的冷却速率冷却至650~700℃,并在650~700℃保温30~60min进行等温处理,最后空冷至室温,获得的热轧钢板中的纳米析出物颗粒尺寸在4~5n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衣海龙,刘振宇,田勇,吴迪,王国栋,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