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叠型压电元件以及具备其的喷射装置和燃料喷射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660265 阅读:1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19 19:50
提供一种外部电极板剥落受到抑制的层叠型压电元件以及具备其的喷射装置和燃料喷射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层叠型压电元件的特征在于,包含:层叠体(6),其包含由压电体层(2)与内部电极层(3)层叠而成的活性部(4)以及配置于活性部(4)的层叠方向端部的非活性部(5);导电性接合材料(7),其在层叠体(6)的侧面从活性部(4)一直设置到非活性部(5);以及外部电极板(8),其隔着导电性接合材料(7)安装在层叠体(6)的侧面,其中,至少一端的非活性部(5)的侧面与外部电极板(8)的间隔比活性部(4)的侧面与外部电极板(8)的间隔宽,并且至少一端的非活性部(5)的侧面与外部电极板(8)之间的导电性接合材料(7)的厚度比活性部(4)的侧面与外部电极板(8)之间的导电性接合材料(7)的厚度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层叠型压电元件以及具备其的喷射装置和燃料喷射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例如被用作压电驱动元件(压电致动器)、压力传感器元件以及压电电路元件等的层叠型压电元件以及具备该层叠型压电元件的喷射装置和燃料喷射系统。
技术介绍
作为层叠型压电元件,已知一种层叠型压电元件,如图7所示,其构成为包含:层叠体6,其包含由压电体层2与内部电极层3层叠而成的活性部4以及配置于活性部4的层叠方向端部的非活性部5;导电性接合材料7,其在层叠体6的侧面从活性部4一直设置到非活性部5;以及平坦的外部电极板80,其隔着导电性接合材料7安装在层叠体6的侧面(参照专利文献1)。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JP特开2005-22301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在此,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层叠型压电元件的构成中,由于驱动时所发生的层叠体6的自热从而热蓄积,包含内部电极层3的活性部4的热膨胀较之于未包含内部电极层3的非活性部5更大,因而活性部4与非活性部5的边界附近的导电性接合材料7有可能发生龟裂或剥落,从结果来说外部电极板80有可能发生剥落。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问题点而作,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部电极板剥落受到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层叠型压电元件以及具备其的喷射装置和燃料喷射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层叠型压电元件,其特征在于,包含:层叠体,其包含由压电体层与内部电极层层叠而成的活性部以及配置于该活性部的层叠方向端部的非活性部;导电性接合材料,其在该层叠体的侧面从所述活性部一直设置到所述非活性部;和外部电极板,其隔着该导电性接合材料安装在所述层叠体的侧面,至少一端的所述非活性部的侧面与所述外部电极板的间隔比所述活性部的侧面与所述外部电极板的间隔宽,并且至少一端的所述非活性部的侧面与所述外部电极板之间的所述导电性接合材料的厚度比所述活性部的侧面与所述外部电极板之间的所述导电性接合材料的厚度厚。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2.07.30 JP 2012-1685761.一种层叠型压电元件,其特征在于,包含:层叠体,其包含由压电体层与内部电极层层叠而成的活性部以及配置于该活性部的层叠方向端部的非活性部;导电性接合材料,其在该层叠体的侧面从所述活性部一直设置到所述非活性部;和外部电极板,其隔着该导电性接合材料安装在所述层叠体的侧面,该外部电极板进行弯曲,使得至少一端的所述非活性部的所述层叠体的侧面与所述外部电极板的间隔比所述活性部的所述层叠体的侧面与所述外部电极板的间隔宽,在所述活性部所述层叠体的侧面与所述外部电极板的间隔在层叠方向中央部最窄,并且在至少一端的所述非活性部所述外部电极板变为平坦,所述导电性接合材料在至少一端的所述非活性部的层叠体的侧面与所述外部电极板之间的厚度比所述导电性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元坚
申请(专利权)人:京瓷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