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粉收集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658487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19 18: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煤粉收集器,包括储料仓,在所述储料仓上端设有分隔板,在所述分隔板上并排设有至少两个上下贯通的收集仓,所述收集仓的下端口与所述储料仓通过设置于所述分隔板上的锁气器相连接,在所述收集仓的上端口上方设有上箱体,在所述上箱体内对应于各所述收集仓的上端口分别设有过滤布袋。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改变煤粉收集器下部储料仓的结构,将储料仓中煤粉与烟气隔绝,且可以充氮运行,避免了煤粉与高氧量、高温的烟气的接触,消除了储料仓中煤粉着火爆炸的隐患,且储料仓外部自燃的着火物无法进入料仓,储料仓内部的着火物无法引燃布袋,避免了着火爆炸事故扩大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煤粉收集器,包括储料仓,在所述储料仓上端设有分隔板,在所述分隔板上并排设有至少两个上下贯通的收集仓,所述收集仓的下端口与所述储料仓通过设置于所述分隔板上的锁气器相连接,在所述收集仓的上端口上方设有上箱体,在所述上箱体内对应于各所述收集仓的上端口分别设有过滤布袋。本专利技术通过改变煤粉收集器下部储料仓的结构,将储料仓中煤粉与烟气隔绝,且可以充氮运行,避免了煤粉与高氧量、高温的烟气的接触,消除了储料仓中煤粉着火爆炸的隐患,且储料仓外部自燃的着火物无法进入料仓,储料仓内部的着火物无法引燃布袋,避免了着火爆炸事故扩大的可能性。【专利说明】一种煤粉收集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煤粉收集器,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防止布袋烧损和煤粉自燃爆炸的煤粉收集器,适用于收集褐煤滚筒干燥系统中,烟气携带的干燥细煤粉。
技术介绍
目前,由于褐煤水分高、热值低、易风化和自燃,单位能量的运输成本高,不利于长距离输送和贮存。褐煤直接燃烧的热效率较低,且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也很大难以大规模开发利用。此外,褐煤作为原料转化利用也受到限制,褐煤液化干馏和气化都需要将煤中水分降至10%以下。 在我国发布的煤炭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指出,未来的重点任务之一是大力发展洁净煤技术,促进资源高效清洁利用;推广先进的型煤生产应用技术,加强褐煤提质技术的研发和示范。为此,褐煤干燥与提质技术的开发成为了清洁和有效利用褐煤的关键。 如今,高温烟气干燥的使用相对成熟,具中滚筒干燥多为国内采用的典型技术。该技术使得褐煤提质加工后,水分可显著降低,发热量能大幅度提高,可以解决褐煤直接燃烧时环境污染严重、热利用率低的问题,提高其经济价值和能源利用效益。其中,煤粉收集器作为褐煤煤粉的收集设备,在褐煤提质工艺中扮演着安全生产和烟尘排放治理的双重角色,是褐煤提质工艺中的关键一环。 但是设备厂家对于褐煤防燃、防爆的认识不足造成结构本身设计上的诸多不足之处,主要有国内实际投运的煤粉收集器存在着布袋着火、粉仓爆炸、局部自燃造成事故扩大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煤粉收集器乃至褐煤干燥系统的安全性。在“大力发展洁净煤技术,力口强褐煤提质技术的研发和示范”的今天,煤粉收集器的改造和优化已经成为了许多褐煤干燥厂家关注的一个重要方而。 经研究和现场经验表明,现有煤粉收集器的料仓与烟气直接接触,是造成煤粉收集器出现诸多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然而,目前,国内技术人员没有从结构上解决煤粉收集器防燃、防爆问题。只是从加强喷吹,及时排料等操作方式制定了一系列规定。这一系列的规定只能是依靠技术人员的运行经验缓解煤粉着火爆炸的问题,却无法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可以说,寻找一种合理的煤粉收集器内部与料仓的结构,对于指导煤粉收集器改造、保障褐煤干燥系统的安全、可靠和经济运行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防止布袋烧损,且壁免煤粉自燃爆炸,提高运行安全性的煤粉收集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煤粉收集器,包括储料仓,在所述储料仓上端设有分隔板,在所述分隔板上并排设有至少两个上下贯通的收集仓,所述收集仓的下端口与所述储料仓通过设置于所述分隔板上的锁气器相连接,在所述收集仓的上端口上方设有上箱体,在所述上箱体内对应于各所述收集仓的上端口分别设有过滤布袋。 如上所述的煤粉收集器,其中,在所述储料仓的边壁上开设有用于连接惰性气体充气装置的惰性气体充气口。 如上所述的煤粉收集器,其中,所述惰性气体充气装置为氮气充气器。 如上所述的煤粉收集器,其中,在所述分隔板上设有防爆阀门。 如上所述的煤粉收集器,其中,在所述收集仓的外周围设有中箱体,所述中箱体的下端固定于所述分隔板上,所述中箱体的上端与所述上箱体的下端相接。 如上所述的煤粉收集器,其中,所述储料仓和所述收集仓呈漏斗状。 如上所述的煤粉收集器,其中,所述锁气器为电动锁气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特点和优点: 1、与现有技术采用料仓与布袋区域相通、料仓内部物料与烟气直接接触的敞开式结构相比,本专利技术彻底将储料仓中的煤粉与烟气隔离,避免煤粉接触高温和高氧量的烟气。从自燃爆炸三要素(氧量、着火点、浓度)的根本原则出发,避免煤粉自燃爆炸。 2、将布袋与储料仓隔离,避免储料仓内着火物料引燃布袋,起到保护布袋,避免事故扩大的功效。 3、在本专利技术中,锁气器有效地使储料仓成为密闭空间,进而储料仓可以有效充氮。既可以防止储料仓着火爆炸,也可以有效灭火。 4、本专利技术的锁气器防止粉仓外部着火物料进入储料仓,可避免储料仓内部物料被引燃。 5、本专利技术将现有技术的开放式粉仓设计改进为两个只收集不储料的收集仓和一个专门储料的储料仓,大大缩减了存料量。既减少了潜在的可燃物数量,也减轻了事故状态时,紧急排粉量。 6、本专利技术适用于应用煤粉收集器的各个行业,具有使用范围广的优点。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在此描述的附图仅用于解释目的,而不意图以任何方式来限制本专利技术公开的范围。另外,图中的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等仅为示意性的,用于帮助对本专利技术的理解,并不是具体限定本专利技术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的教导下,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各种可能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来实施本专利技术。 图1为本专利技术煤粉收集器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煤粉收集器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烟气通道;1-储料仓;11-分隔板;2_收集仓;3_上箱体;4_过滤布袋;5-锁气器;6_惰性气体充气口 ;7-防爆阀门;8-中箱体。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和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细节。但是,在此描述的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而不能以任何方式理解成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教导下,技术人员可以构想基于本专利技术的任意可能的变形,这些都应被视为属于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请参考图1、图2,分别为本专利技术煤粉收集器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和侧视剖而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煤粉收集器,包括储料仓1、收集仓2、上箱体3和过滤布袋4,在储料仓I上端设有分隔板11,分隔板11用于封闭储料仓I的上端口,并且起到分隔储料仓I与收集仓2的作用。在分隔板11上并排设有多个上下贯通的收集仓2,收集仓2的数量可根据实际尺寸大小进行选择,可以为两个、三个或更多个,本专利技术对此不作限制。收集仓2具有上端口和下端口,收集仓2的下端口对应于分隔板11上开设的安装孔,锁气器5的下端口对位连接于分隔板11的安装孔上,锁气器5的上端口连接于收集仓2的下端口,这样收集仓2的下端口与储料仓I通过设置于分隔板11上的锁气器5相连接,使得收集仓2所收集的煤粉经由锁气器5进入至储料仓I中,锁气器5为翻板式结构既起到输送煤粉的作用,义起到封闭储料仓I的作用,使得储料仓I内形成一封闭空间。在本实施例中,锁气器5采用电动锁气器5,当然也可以采用手动锁气器或其它公知的锁气器。上箱体3设置在收集仓2的上端口上方,在上箱体3内对应于各收集仓2的上端口分别设有过滤布袋4。从烟气通道10进入至上箱体3的烟气,经过过滤布袋4过滤后煤粉落入收集仓2内,而过滤后的气体经由上箱体3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煤粉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煤粉收集器包括储料仓,在所述储料仓上端设有分隔板,在所述分隔板上并排设有至少两个上下贯通的收集仓,所述收集仓的下端口与所述储料仓通过设置于所述分隔板上的锁气器相连接,在所述收集仓的上端口上方设有上箱体,在所述上箱体内对应于各所述收集仓的上端口分别设有过滤布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志强毛永清李战国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公司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