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峰专利>正文

三次进风节能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647584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12 21: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三次进风节能灶,其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的炉身、设置在炉身顶部的面板和括燃烧室,燃烧室设置在炉身内,且燃烧室的外壁与炉身的内壁之间有夹层形成风道腔,所述底座上设有一次进风口,所述燃烧室的中部设有二次进风孔,并在炉身上设有二次进风口,燃烧室的顶部设有三次进风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巧妙,合理设有一次进风口、二次进风口、二次进风孔和三次进风孔,使得燃烧更加充分,大大提升燃烧效率,达到热效率最大化和节省薪柴的目的,同时具有烟雾污染小等优点,节能环保,有效避免了不必要能耗,降低成本,另外整体结构紧凑,体积小,易于搬动,成本低,利于广泛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灶具
,具体涉及一种三次进风节能灶。 
技术介绍
当前农业、农村经济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新阶段除了以增加农村人民收入为中心、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线之外,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将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纳入农业发展目标深究中,强调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目前,在农村大部分还是以柴火灶为主,普通柴火灶是通过砖泥等材料建成,除体积较大,不能搬移之外,大多数还存在燃烧不充分、柴燃烧率低,木柴耗费大、产烟严重、对环境污染大等劣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巧妙、合理,燃烧充分、柴燃烧率高,且体积小,便于移动的三次进风节能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三次进风节能灶,其包括底座、设置在该底座上的炉身、设置在该炉身顶部的面板和燃烧室,该燃烧室设置在所述炉身内,且所述燃烧室的外壁与炉身的内壁之间有夹层形成风道腔,所述底座上设有与所述燃烧室的底部相连通的一次进风口,所述燃烧室的中部设有与风道腔相连通的二次进风孔,并对应二次进风孔的位置在所述炉身上设有与风道腔相连通的二次进风口,对应二次进风孔的下方位置于所述燃烧室内水平设有多条炉条,所述燃烧室的顶部设有三次进风孔。 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炉身上设有送柴窗口,并在所述燃烧室上设有与该送柴窗口相对正的进柴口,所述送柴窗口的一侧边通过活动轴连接有一能封闭或打开该送柴窗口的火门,该送柴窗口的另一侧边设有门扣,并在所述火门上设有与该门扣相适配的门栓。 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底座为一方形板体,四个角部对称向下凸起各形成一固定脚,所述一次进风口设置在该底座的中心位置。 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底座的侧面上设有一与所述一次进风口相连接的径向插槽,该径向插槽上滑动设有一炭灰抽屉,该炭灰抽屉插入径向插槽后,其中一部分位于一次进风口的中心位置,另一部分位于所述径向插槽内。 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炉身近所述面板的连接处设有出烟口,所述炉身的外壁上设有与该出烟口相连接的转接头,该转接头与烟囱相连接。 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炉身包括按由内至外顺序依次叠置的拦火圈、隔热层和金属炉壳。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结构设计巧妙、合理,通过一次进风口从底部进风,让薪柴与空气接触开始燃烧,木柴开始转化成一氧化碳开始燃烧;通过二次进风口和二次进风孔从炉身的侧面进风至燃烧室的中部,助一氧化碳的燃烧,让火焰旋转在锅的底部,有效减少了一氧化碳向空气中的排放和空气污染,延长了燃烧时间,增加热能,最后通过三次进风孔进风,让一次燃烧和二次燃烧的剩余一氧化碳充分再第三次助燃,达到碳的完全利用,燃烧更加充分,大大提升燃烧效率,最大限度的提高碳的使用率,薪柴尽可能的转化成热能,达到热效率最大化和节省薪柴的目的,同时具有积碳少,烟雾污染小等优点,节能环保,有效避免了不必要能耗,降低成本,另外整体结构紧凑,体积小,易于搬动,成本低,利于广泛推广应用。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参见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三次进风节能灶,其包括底座1、设置在该底座1上的炉身2、设置在该炉身2顶部的面板3和燃烧室4,该燃烧室4设置在所述炉身2内,且所述燃烧室4的外壁与炉身2的内壁之间有夹层形成风道腔5,所述底座1上设有与所述燃烧室4的底部相连通的一次进风口11,所述燃烧室4的中部设有与风道腔5相连通的二次进风孔41,并对应二次进风孔41的位置在所述炉身2上设有与风道腔5相连通的二次进风口21,对应二次进风孔41的下方位置于所述燃烧室4内水平设有多条炉条6,所述燃烧室4的顶部设有三次进风孔42。在所述炉身2上设有送柴窗口22,并在所述燃烧室4上设有与该送柴窗口22相对正的进柴口,所述送柴窗口22的一侧边通过活动轴连接有一能封闭或打开该送柴窗口22的火门23,该送柴窗口22的另一侧边设有门扣24,并在所述火门23上设有与该门扣24相适配的门栓25。在所述炉身2近所述面板3的连接处设有出烟口26,所述炉身2的外壁上设有与该出烟口26相连接的转接头,该转接头与烟囱7相连接。 具体的,所述底座1为一方形板体,四个角部对称向下凸起各形成一固定脚12,稳定性好,所述一次进风口11设置在该底座1的中心位置。然后在所述底座1的侧面上设有一与所述一次进风口11相连接的径向插槽13,该径向插槽13上滑动设有一炭灰抽屉8,而将该炭灰抽屉8插入径向插槽13后,使该炭灰抽屉8的其中一部分位于一次进风口11的中心位置,即正对着炉条6,以让炭灰掉在炭灰抽屉8上,便于清理。而炭灰抽屉8的其它部分要位于所述径向插槽13内,起到定 位固定炭灰抽屉8的作用。较佳的,所述炉身2包括按由内至外顺序依次叠置的拦火圈26、隔热层27和金属炉壳28。在隔热层27的隔热下,金属炉壳28的温度较低,使其达到可随意搬动,移动性好。 使用时,使门栓25与门扣24脱离,然后打开火门23,通过进柴口往燃烧室4内放置薪柴,并点燃。这时,一次进风,从底部的一次进风口11进风,让薪柴与空气接触开始燃烧,木柴开始转化成一氧化碳开始燃烧。一般的炉灶在此燃烧后一部分转化成热能,一部分转化成一氧化碳由抽风口排向空中,造成空气污染。 二次进风,通过二次进风口21和二次进风孔41从炉身2的侧面进风,在燃烧室4的中部助一氧化碳的燃烧,让火焰旋转在锅的底部。此次助燃,减少了一氧化碳向空气中的排放和空气污染,延长了燃烧时间,增加热能。 三次进风,最后通过三次进风孔42进风,让一次燃烧和二次燃烧的剩余一氧化碳充分在第三次助燃,达到碳的完全利用,最大限度的提高碳的使用率,薪柴尽可能的转化成热能,达到和节省薪柴的目的,使得薪柴燃烧更加充分,大大提升燃烧效率,具有积碳少,烟雾污染小等优点,节能环保,有效避免了不必要能耗,降低成本。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技术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技术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技术构成任何限制。如本技术上述实施例所述,采用与其相同或相似结构而得到的其它灶,均在本技术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三次进风节能灶,其包括底座、设置在该底座上的炉身和设置在该炉身顶部的面板,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燃烧室,该燃烧室设置在所述炉身内,且所述燃烧室的外壁与炉身的内壁之间有夹层形成风道腔,所述底座上设有与所述燃烧室的底部相连通的一次进风口,所述燃烧室的中部设有与风道腔相连通的二次进风孔,并对应二次进风孔的位置在所述炉身上设有与风道腔相连通的二次进风口,对应二次进风孔的下方位置于所述燃烧室内水平设有多条炉条,所述燃烧室的顶部设有三次进风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次进风节能灶,其包括底座、设置在该底座上的炉身和设置在该炉身顶部的面板,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燃烧室,该燃烧室设置在所述炉身内,且所述燃烧室的外壁与炉身的内壁之间有夹层形成风道腔,所述底座上设有与所述燃烧室的底部相连通的一次进风口,所述燃烧室的中部设有与风道腔相连通的二次进风孔,并对应二次进风孔的位置在所述炉身上设有与风道腔相连通的二次进风口,对应二次进风孔的下方位置于所述燃烧室内水平设有多条炉条,所述燃烧室的顶部设有三次进风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次进风节能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身上设有送柴窗口,并在所述燃烧室上设有与该送柴窗口相对正的进柴口,所述送柴窗口的一侧边通过活动轴连接有一能封闭或打开该送柴窗口的火门,该送柴窗口的另一侧边设有门扣,并在所述火门上设有与该门扣相适配的门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峰
申请(专利权)人:王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