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丝茶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647347 阅读:2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12 21: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菌丝茶叶结构,其包括有至少一第一培养基,其为茶叶,并使至少一灵芝或牛樟芝的两层以上的菌丝体结合在所述第一培养基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在冲泡第一培养基时,除茶叶风味外,更增添菌丝体的营养成分,同时兼具保健功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关于一种茶叶,尤指一种生长或黏附有至少一灵芝或牛樟芝菌丝体的菌丝茶叶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诸多国内、外医学杂志及实验证实,台湾特有种牛樟芝其富含200余种三萜类化合物、多醣体、超氧岐化酵素等营养成份。临床实验更证实了牛樟芝中的三萜类化合物,具有抑制肝癌细胞增殖作用,和多醣体同样扮演着消肿瘤活化免疫功能调节的重要角色,故近年来牛樟芝已广泛被使用在医疗及食品保健领域。目前一般民众处理牛樟芝的方法,通常是将牛樟芝子实体剪成小片,然后投入开水中或茶壶中水煮。在高温之下,中、高极性的三萜类成分会溶在水,分次服用牛樟芝茶汤即可获得部份效果。前述方法最大的优点在在简单且一般人在居家即可自行处理。但这种煎煮方法缺失在在:低极性三萜类则难溶在水,而这些低极性三萜类成分却是主要的抗癌成份,因此单纯煎煮牛樟芝子实体的做法,实无法完全达到有效的保肝、防癌目的。还,由于野生牛樟木数量稀有,极具经济价值,因而导致盗伐集团对林木的破坏时有所闻,故若能以茶叶或其它产品提供需求者,借此降低牛樟芝或灵芝等相关产品的价格,则能有效防止盗伐。此外,坊间也有冲泡型的牛樟芝商品一牛樟芝茶叶,所述牛樟芝茶叶大多为牛樟芝菌丝体抽取物,其保健效果实际上无法和牛樟芝子实体比拟,而平常使用中也有将牛樟芝子实体切成较小体积与茶叶进行包装、冲泡,这种方式固然较菌丝体牛樟芝茶叶有保健效果,却有碍在相同包装容积情况下的牛樟芝碎片与茶叶包装问题,以及冲泡时填入冲泡容器的牛樟芝子实体与茶叶比例不固定,进而造成每次冲泡时饮用的牛樟芝与茶叶口感与保健效果不一致等问题。由于实际情况中存在的上述些问题,而且目前还没有解决这些问题的产品或者方法出现,因此确有作出改进的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菌丝茶叶结构,提供兼具茶叶风味与灵芝或牛樟芝的营养成分,使茶饮更具有保健功效。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菌丝茶叶结构,包括有:至少一第一培养基;以及至少一多孔菌目的菌丝体层,该菌丝体层由多层的菌丝体所组成,各所述菌丝体结合在所述第一培养基上。上述的菌丝茶叶结构,所述第一培养基为茶叶,使所述菌丝体层以种植的方式结合于所述第一培养基中。上述的菌丝茶叶结构,所述菌丝体层具有两个以上的菌丝,各所述菌丝扎根于所述第一培养基的内部,并披覆在所述第一培养基的表面。上述的菌丝茶叶结构,所述菌丝体层以种植的方式结合于一第二培养基上,在所述菌丝体层熟化后再使菌丝体层黏合覆盖于所述第一培养基的表面。上述的菌丝茶叶结构,所述第二培养基为五谷杂粮中任意一种。上述的菌丝茶叶结构,所述菌丝体为牛樟芝或灵芝中任意一种。本技术还公开了另一种菌丝茶叶结构,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菌丝茶叶结构,包括有:至少一第一培养基,为茶叶;至少一第二培养基;以及至少一多孔菌目的菌丝体,该菌丝体在该第二培养基上生长,在该菌丝体熟化后再使两层以上的菌丝体黏合覆盖于该第一培养基的表面。进一步地,该第二培养基为五谷杂粮中任意一种。进一步地,该菌丝体为牛樟芝或灵芝中任意一种。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以菌丝结合于茶叶表面,或者在一第二培养基上培养熟化以后的菌丝再结合于茶叶表面,使得茶叶不仅具有茶的饮用及保健效果,还具有菌丝进一步的补充,使得茶叶的保健效果大为增加。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菌丝茶叶结构第一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图2为延续图1的局部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菌丝茶叶结构第二实施例的第二培养基外观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菌丝茶叶结构第二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菌丝茶叶结构第二实施例之局部剖面图。其中:1菌丝茶叶结构10第一培养基20菌丝体21菌丝30第二培养基。具体实施方式首先,请参照图1及图2,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本技术菌丝茶叶结构1,其包括有:至少一第一培养基10及至少一多孔菌目的菌丝体20。其中,所述第一培养基10,其为茶叶。多孔菌目的菌丝体层,由两层以上的菌丝体20所组成,各所述菌丝体20结合在所述第一培养基10上。各所述菌丝体20在所述第一培养基10中生长,各所述菌丝体20还具有两个以上的菌丝21,各所述菌丝21扎根在所述第一培养基10的内部,并披覆在所述第一培养基10的表面。请参照图3及图4,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菌丝体20在一第二培养基30上生长,第二培养基30为五谷杂粮中任意一种,其中,五谷杂粮为稻谷、麦子、大豆、玉米以及薯。当菌丝体20熟化后,经过萃取,再利用搅拌方式,使两层以上的菌丝体20即菌丝体层黏合覆盖在所述第一培养基10的表面。前述菌丝体20为牛樟芝或灵芝中任意一种。在本技术的该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借由所述第一培养基10与两层以上的菌丝体20结合,使之兼具茶叶风味与灵芝或牛樟芝的营养成分,使茶饮更具有保健功效。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创造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本技术创造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引伸出的任何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菌丝茶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至少一第一培养基;以及至少一多孔菌目的菌丝体层,该菌丝体层由多层的菌丝体所组成,各所述菌丝体结合在所述第一培养基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菌丝茶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至少一第一培养基;以及
至少一多孔菌目的菌丝体层,该菌丝体层由多层的菌丝体所组成,各所述菌丝体结合在所述第一培养基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菌丝茶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培养基为茶叶,使所述菌丝体层以种植的方式结合于所述第一培养基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菌丝茶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菌丝体层具有两个以上的菌丝,各所述菌丝扎根于所述第一培养基的内部,并披覆在所述第一培养基的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菌丝茶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菌丝体层以种植的方式结合于一第二培养基上,在所述菌丝体层熟化后再使菌丝体层黏合覆盖于所述第一培养基的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祺民
申请(专利权)人:康腾生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