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644511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12 17: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过滤装置,其能够在不需要净化材料且需要较高的水处理能力的净水装置中,在发挥较高的水处理能力的同时实现中空纤维过滤器的长寿化。过滤装置(3)具有在一端侧配置有入水部和出水部的外壳(15)与设于该外壳(15)内的膜组件(17),其中,在外壳(15)内部设有:第1流路(31),其用于使从入水部(21)流入的原水流向比膜组件(17)靠外壳(15)的另一端侧;以及第2流路(33),其用于使通过该第1流路(31)流到比外壳(15)靠另一端侧的原水经由膜组件(17)流到出水部(23),在第2流路(33)上的比膜组件(17)靠上游侧的位置配置有间隔件(19)。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清洗装置用的过滤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使用于内窥镜等医疗器具的清洗装置的过滤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作为对例如从自来水管供给的原水进行过滤的净水器,公知有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净水器。专利文献1的净水器如下构成:使从筒状的净水器滤芯的一端侧进入滤芯中的原水沿着净水器滤芯的内壁向另一端方向流动,并通过配置于净水器滤芯的另一端侧径向中央的活性炭,接着,通过位于比活性炭靠净水器滤芯的一端侧的中空纤维膜而作为净水供给到外部。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医疗用具的清洗消毒装置,例如,在循环使用这样的清洗消毒装置的清洗液等情况下,也使用过滤装置(尤其是参照[0025]、图3)。在这样的医疗用途等的清洗液用的过滤装置中,不需要去除氯,因此不需要设置活性炭等,但是期望在短时间内处理大量的水。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26326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11891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作为这样的需要较高的水处理能力而不需要活性炭等的用于内窥镜等医疗器具的清洗装置的过滤装置,如果使用只是从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净水器中去除了净化材料后的过滤装置,则存在如下问题:虽然通过去除了净化材料而使一定的单位时间内的水的处理量增加,但是不能实现过滤装置内部的中空纤维过滤器的长寿化。即在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厨房用的净水器中存在如下问题:由于预想的水的处理量比较少,因此即使假设去除净化材料而提高了水处理能力,作为消耗品的中空纤维过滤器的寿命也变短。因此,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点而做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过滤装置,其能够在不需要净化材料且需要较高的水处理能力的净水装置中,在发挥较高的水处理能力的同时实现中空纤维过滤器的长寿化。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为一种过滤装置,其具有在一端侧配置有入水部和出水部的外壳与设于该外壳内的膜组件,其中,在外壳内部设有:第1流路,其用于使从入水部流入的原水流向外壳的另一端侧;以及第2流路,其用于使通过该第1流路流到外壳的另一端侧的原水经由膜组件流到出水部;在第2流路上,在比膜组件靠上游侧的位置配置有间隔件。根据如此构成的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第2流路上的比膜组件靠上游侧的位置配置间隔件,而在膜组件的上游侧形成空间,能够可靠地使原水从膜组件的上游侧进入。由此,能够均匀、一致地使用膜组件,从而能够实现膜组件的长寿化。而且,通过不经由活性炭等净化材料地使原水流动,从而与在膜的上游侧存在净化材料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压力损失。而且,通过在第2流路上的比膜组件靠上游侧的位置配置间隔件而在此形成空间,能够在该空间内储存从膜组件脱离的浊物。由此,能够防止从膜组件脱离的浊物没有去处而再次被膜组件捕捉。而且,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的是,第1流路设于膜组件与外壳的内壁之间。通过如此在膜组件与外壳的内壁之间形成第1流路,能够使从入水部流入的水从膜组件中的外壳的另一端侧流入膜组件内。由此,能够防止水从膜组件的侧部流入膜组件内。而且,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的是,间隔件由筒状体构成,该筒状体具有朝向外壳的底面开口的间隔件入水口与朝向外壳的一端侧开口的间隔件出水口。根据如此构成的本专利技术,能够利用间隔件来对通过第2流路流到膜组件中的外壳的底面侧的水进行整流,因此能够使原水从膜组件的端面均匀地进入。由此,能够更均匀地使用膜组件。而且,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的是,膜组件具备:中空纤维膜体,其由弯折成U字状的多根中空纤维膜构成,多根中空纤维膜的各自的两端由圆筒状或圆台形状的密封部固定;以及空心的保持部,其具有膜组件入水口和膜组件出水口;中空纤维膜体以密封部面向膜组件出水口的方式固定于保持部内,保持部的膜组件入水口侧的流入侧端部的直径长于中空纤维膜体的密封部的出水口侧底面的直径。根据如此构成的本专利技术,能够将中空纤维膜体的流入侧端部的直径形成得比中空纤维膜体的流出侧端部的直径长,因此在流出侧端部,能够在构成中空纤维膜体的多根中空纤维膜之间形成间隙。由此,能够在流入侧端部使中空纤维膜的密度变疏,能够抑制中空纤维膜的堵塞。再者,通过使流入侧端部的中空纤维膜的密度变疏,从而被中空纤维膜捕捉的浊物易于自中空纤维膜脱落。而且,通过使用多根中空纤维膜,能够使获得的过滤面积变大,能够提高过滤量,并且能够降低过滤时的线速度,因此能够延长过滤寿命。而且,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的是,多根中空纤维膜包括亲水性中空纤维膜与疏水性中空纤维膜。根据如此构成的本专利技术,通过混合使用亲水性中空纤维膜与疏水性中空纤维膜,能够在原水通过膜组件时良好地排出空气。通过消除空气滞留,能够使用中空纤维整体来进行过滤,能够实现膜组件的长寿化。而且,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的是,外壳在将入水部和出水部与外部装置的配管相连接时,能够以耦合器方式连接于外部装置。根据如此构成的本专利技术,能够将外壳以耦合器方式与外部装置相连接,因此能够容易地将外壳从外部装置上卸下。由此,能够容易地进行膜组件的更换操作。而且,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的是,过滤装置具备形成于外壳的底面的排水机构。根据如此构成的本专利技术,能够在更换膜组件时容易地自外壳排水。再者,通过在外壳的底面上设置排水机构,从而在自外壳进行排水时,能够在排水的同时去除滞留于外壳内的浊物。再者,通过在外壳的底面上设置排水机构,从而在自外壳进行排水时,也能够在排水的同时去除滞留于外壳内的空间内的浊物。专利技术的效果如上所述,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在不需要净化材料且需要较高的水处理能力的净水装置中,在发挥较高的水处理能力的同时实现中空纤维膜的长寿化。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具备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过滤装置的内窥镜清洗装置的结构的框图。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过滤装置的剖视图。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外壳的底盖的俯视图。图4是图3的IV-IV截面的剖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过滤装置的间隔件的立体剖视图。图6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过滤装置的剖视图,是用于说明原水在过滤装置内的流动的图。图7是比较例的无间隔件的过滤装置的剖视图,是用于说明原水在过滤装置内的流动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过滤装置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具备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过滤装置的内窥镜清洗装置的结构的框图。内窥镜清洗装置1过滤来自外部的普通水阀的原水来清洗内窥镜,...
过滤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过滤装置,其具有在一端侧配置有入水部和出水部的外壳与设于该外壳内的膜组件,其中,在所述外壳内部设有:第1流路,其用于使从所述入水部流入的原水流向所述外壳的另一端侧;以及第2流路,其用于使通过该第1流路流到所述外壳的另一端侧的原水经由所述膜组件流到所述出水部;在所述第2流路上,在比所述膜组件靠上游侧的位置配置有间隔件。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2.02.29 JP 2012-0443941.一种过滤装置,其具有在一端侧配置有入水部和出水部的外壳与设于
该外壳内的膜组件,其中,
在所述外壳内部设有:
第1流路,其用于使从所述入水部流入的原水流向所述外壳的另一端侧;
以及
第2流路,其用于使通过该第1流路流到所述外壳的另一端侧的原水经由
所述膜组件流到所述出水部;
在所述第2流路上,在比所述膜组件靠上游侧的位置配置有间隔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装置,其中,
所述第1流路设于所述膜组件与所述外壳的内壁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过滤装置,其中,
所述间隔件由筒状体构成,该筒状体具有朝向所述外壳的底面开口的间
隔件入水口与朝向所述外壳的一端侧开口的间隔件出水口。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过滤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谷崎美江冈崎博行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丽阳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