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送夹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640388 阅读:1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12 14: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送夹辊装置,包括驱动轮、导向轮和动力装置,驱动轮通过支撑架支撑于地面,驱动轮一端与动力装置连接,所述的导向轮设置于驱动轮上方,导向轮两端通过弧形连接件与固定轴连接,固定轴设置于横向导轨上,弧形连接件连接液压缸,液压缸另一端设置于支撑梁上,所述的驱动轮上设有多个导热孔,导热孔中通有冷却液,冷却液通过管道连接冷却器上,驱动轮两端通过固定盖连接密封,固定盖上设有旋转套,管道连接于旋转套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结构合理,驱动轮上设有冷却循环结构,确保驱动轮在常温下工作,提高其使用寿命,导向轮为活动结构设计,便于调节与驱动轮之间间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送夹辊装置,包括驱动轮、导向轮和动力装置,驱动轮通过支撑架支撑于地面,驱动轮一端与动力装置连接,所述的导向轮设置于驱动轮上方,导向轮两端通过弧形连接件与固定轴连接,固定轴设置于横向导轨上,弧形连接件连接液压缸,液压缸另一端设置于支撑梁上,所述的驱动轮上设有多个导热孔,导热孔中通有冷却液,冷却液通过管道连接冷却器上,驱动轮两端通过固定盖连接密封,固定盖上设有旋转套,管道连接于旋转套上。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结构合理,驱动轮上设有冷却循环结构,确保驱动轮在常温下工作,提高其使用寿命,导向轮为活动结构设计,便于调节与驱动轮之间间隙。【专利说明】一种送夹辊装置
本技术涉及钢带加工设备
,具体属于一种送夹辊装置。
技术介绍
冷轧线材生产线中,夹送辊具有对线材导向的作用,在线径或者工艺调整的情况下,经常需要缩小夹送辊两个辊子之间的间距,如果轧制的线材直径变小,导致现有的辊隙并不能完成夹持线材向前输送的工作,如果轧制的线材直径变大,现有的辊隙不能够使线材顺利通过,都会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现有的生产设备中夹送辊两个辊子分别设置在两根平行的轴上,调节辊子间隙时,需要调整两根轴之间的距离,调整完毕后重新投入应用,然而,由于调整过程中不免出现误差,调整后的两个辊子之间会经常有辊隙不符合新线材直径的要求情况发生,耽误生产时间,影响开机率,影响产品质量,夹送钢带时,钢带与驱动辊轴之间摩擦较大,辊轴面会产生较多的热量,时间就会影响辊轴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送夹辊装置,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结构合理,驱动轮上设有冷却循环结构,确保驱动轮在常温下工作,提高其使用寿命,导向轮为活动结构设计,便于调节与驱动轮之间间隙,导向轮两端设有向外延伸的挡料部分,防止钢带跑偏。 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送夹辊装置,包括驱动轮、导向轮和动力装置,驱动轮通过支撑架支撑于地面,驱动轮一端与动力装置连接,所述的导向轮设置于驱动轮上方,导向轮两端通过弧形连接件与固定轴连接,固定轴设置于横向导轨上,弧形连接件连接液压缸,液压缸另一端设置于支撑梁上,所述的驱动轮上设有多个导热孔,导热孔中通有冷却液,冷却液通过管道连接冷却器上,驱动轮两端通过固定盖连接密封,固定盖上设有旋转套,管道连接于旋转套上。 所述的相邻导热孔之间相互连接。 所述的导向轮两端具有外延伸的挡料部分。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技术驱动轮上设有冷却循环结构,确保驱动轮在常温下工作,提高其使用寿命,导向轮为活动结构设计,便于调节与驱动轮之间间隙,导向轮两端设有向外延伸的挡料部分,防止钢带跑偏。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一种送夹辊装置,包括驱动轮1、导向轮2和动力装置,驱动轮通过支撑架3支撑于地面,驱动轮I 一端与动力装置连接,导向轮2设置于驱动轮I上方,导向轮两端通过弧形连接件4与固定轴5连接,固定轴5设置于横向导轨6上,弧形连接件4连接液压缸7,液压缸7另一端设置于支撑梁8上。驱动轮I上设有多个导热孔101,所述的相邻导热孔101之间相互连接,导热孔中通有冷却液,冷却液通过管道连接冷却器9上,驱动轮I两端通过固定盖102连接密封,固定盖上设有旋转套103,管道连接于旋转套上,导向轮2两端具有外延伸的挡料部分201,防止钢带跑偏。驱动轮上设有冷却循环结构,确保驱动轮在常温下工作,提高其使用寿命,导向轮为活动结构设计,便于调节与驱动轮之间间隙。【权利要求】1.一种送夹辊装置,包括驱动轮、导向轮和动力装置,驱动轮通过支撑架支撑于地面,驱动轮一端与动力装置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向轮设置于驱动轮上方,导向轮两端通过弧形连接件与固定轴连接,固定轴设置于横向导轨上,弧形连接件连接液压缸,液压缸另一端设置于支撑梁上,所述的驱动轮上设有多个导热孔,导热孔中通有冷却液,冷却液通过管道连接冷却器上,驱动轮两端通过固定盖连接密封,固定盖上设有旋转套,管道连接于旋转套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送夹辊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的导热孔之间相互连接。3.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送夹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向轮两端具有外延伸的挡料部分。【文档编号】B21B39/02GK203936133SQ201420272903【公开日】2014年11月12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23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23日 【专利技术者】周金友, 陶兆胜, 徐庆, 梁锋 申请人:马鞍山市晨光高耐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送夹辊装置,包括驱动轮、导向轮和动力装置,驱动轮通过支撑架支撑于地面,驱动轮一端与动力装置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向轮设置于驱动轮上方,导向轮两端通过弧形连接件与固定轴连接,固定轴设置于横向导轨上,弧形连接件连接液压缸,液压缸另一端设置于支撑梁上,所述的驱动轮上设有多个导热孔,导热孔中通有冷却液,冷却液通过管道连接冷却器上,驱动轮两端通过固定盖连接密封,固定盖上设有旋转套,管道连接于旋转套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金友陶兆胜徐庆梁锋
申请(专利权)人:马鞍山市晨光高耐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