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堆载装置堆覆于加载板上表面,加载板放置于桩顶;位移传感器固定在加载板上方;钢筋应力计贴覆于桩体钢筋笼上,钢筋应力计与频率仪相连接;循环导管同样绑扎于桩体钢筋笼上,并从桩侧壁引出,与控温控流量油压水泵连接;温度传感器贴覆于桩体表面以及土体中,与温度采集仪相连接。通过循环导管内的循环导热液体和桩发生热交换,获得温度场。采用本专利技术可对能量桩实际应用过程中的热力学特性进行测量,包括桩体应力应变及桩体和桩周土体温度场的分布,从而获得能量桩的温度场作用下的承载力特性及换热效率等,且设备造价低廉,易于维护及更换。【专利说明】能量粧测量装置和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能量桩承载力与计算应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量桩测量装置和方 法。
技术介绍
地源热泵技术,是一种利用地下一定深度以下土体温度相对稳定的特性,通过以 大地为储能体进行热量交换,夏季将上部热量储存于地下,冬季将地下热量传递到上部建 筑内的可再生能源的空调系统。其替代传统空调技术,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但是地 源热泵技术的埋管占用地下空间大,钻孔埋管施工成本高,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能量桩测量装置,其包括:能量桩(4),具有桩体钢筋笼(16),置于土体(3)内;控温控流速循环油泵(15),置于该能量桩(4)桩周该土体(3)外;多个传感器插入槽(7),均匀布置于该能量桩(4)桩周该土体(3)内;多个温度传感器(8),散布于该传感器插入槽(7)内以及均匀分布在桩体钢筋笼(16)上;温度采集仪(14),通过导线与该温度传感器(8)连接;循环导管(9),设于该桩体钢筋笼(16)上,该循环导管(9)内设循环导热液体(12);其中,该循环导管(9)与该控温控流速循环油泵(15)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旭,孔纲强,刘汉龙,王成龙,高磊,彭怀风,
申请(专利权)人:河海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