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630600 阅读:1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07 17: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块固定装置,包括底座、顶压部和基板,在所述底座上开设有通孔,模块的插头通过所述通孔与设置在基板上的插座连接;所述顶压部安装在模块上,将模块固定在底座上;所述底座固定在基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底座和顶压部将模块固定到基板上,从而避免了在基板布线区域内打通孔,保证了基板布线的完整性,实现了多个模块密集安装在基板上且不破坏基板的布线。而且通过在底座上设置限位柱,对模块的安装起到导引作用,便于模块安装。(*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块固定装置,包括底座、顶压部和基板,在所述底座上开设有通孔,模块的插头通过所述通孔与设置在基板上的插座连接;所述顶压部安装在模块上,将模块固定在底座上;所述底座固定在基板上。本技术采用底座和顶压部将模块固定到基板上,从而避免了在基板布线区域内打通孔,保证了基板布线的完整性,实现了多个模块密集安装在基板上且不破坏基板的布线。而且通过在底座上设置限位柱,对模块的安装起到导引作用,便于模块安装。【专利说明】一种模块固定装置
本技术属于模块固定
,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用于将模块固定到基板上的装置。
技术介绍
在基板上通常安装有各种模块,以实现各种功能。 在现有技术中,将模块2安装到基板I上的方法通常是先在基板I上打安装孔3,然后通过螺钉将模块2固定到基板I上,参见图1所示。由于安装孔3周围I?2_范围内为布线的避让区,从而打破基板I布线空间的完整性。尤其是在基板I上安装多个模块2时,需要在基板I上打较多的安装孔3,对基板I布线的完整性影响更加严重,甚至削弱了基板I的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块固定装置,解决了在将模块安装到基板上时需要在基板布线区域打通孔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模块固定装置,包括底座、顶压部和基板,在所述底座上开设有通孔,模块的插头通过所述通孔与设置在基板上的插座连接;所述顶压部安装在模块上,将模块固定在底座上;所述底座固定在基板上。 进一步的,在所述底座上通孔的四周分布有多个限位柱,通过限位柱形成刚好容纳所述模块的空间,在将模块放置到所述空间后,模块的插头刚好与基板上的插座对齐。 又进一步的,在所述通孔的四周分布有四个限位柱。 更进一步的,在所述底座上间隔开设有多个所述的通孔,每个通孔用于安装一个模块,在每个通孔的四周均设置有用于模块限位的限位柱。 再进一步的,所述顶压部是压条,所述压条安装在模块上方,并与底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压条为两条,在所述底座两端的限位柱上开设有螺孔,两条压条通过螺钉与所述螺孔螺纹连接。 优选的,在位于中间部位的至少一个所述的限位柱上开设有螺孔,所述压条通过螺钉与所述螺孔螺纹连接。 又进一步的,所述顶压部是固定夹,所述固定夹夹持模块,并与底座连接。 再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夹包括两个η形夹体,两个η形夹体的一端连接,形成向内侧凸出的卡合部,两个η形夹体的另一端向内侧凸出形成两个独立的插入部;在所述底座的一侧与每一个通孔相对应的位置均开设有一个凹槽,在底座的另一侧与每一个通孔相对应的位置均开设有两个插孔;所述固定夹夹持模块后,其卡合部卡装在所述凹槽内,插入部插入到所述的插孔中。 优选的,每一个所述的固定夹夹持一个模块,多个固定夹通过连接条连接在一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技术采用底座和顶压部将模块固定到基板上,从而避免了在基板布线区域内打通孔,保证了基板布线的完整性,实现了多个模块密集安装在基板上且不破坏基板的布线。而且通过在底座上设置限位柱,对模块的安装起到导引作用,便于模块安装。 结合附图阅读本技术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后,本技术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模块安装在基板上的结构示意图; 1、基板;2、模块;3、安装孔; 图2是本技术所提出的模块固定装置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基板;2、模块;4、螺钉;5、底座;5-1、通孔;5-2、限位柱;6、压板; 图3是图2所示的模块固定装置的爆炸图; 1、基板;1-1、插座;2、模块;4、螺钉;5、底座;5_1、通孔;5_2、限位柱;6、压板;7、螺钉;8、销钉; 图4是采用图2所示的模块固定装置来安装模块的安装示意图; 1、基板;1-1、插座;2、模块;2_1、插头;5_2、限位柱; 图5是本技术所提出的模块固定装置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基板;2、模块;5、底座;5_1、通孔;5_2、限位柱;5_3凹槽;9、固定夹; 图6是图5所示的模块固定装置的爆炸图; 1、基板;1_1、插座;2、模块;2_1、插头;5、底座;5_1、通孔;5_2、限位柱;5_3凹槽; 7、螺钉;8、销钉;9、固定夹; 图7是将图5中的多个固定夹连接在一起时的结构示意图; 9、固定夹;10、连接条; 图8是采用图5所示的模块固定装置来安装模块的安装示意图; 1、基板;1-1、插座;2、模块;2_1、插头;5_2、限位柱;5_3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实施例一、本实施例的模块固定装置主要是由基板1、底座5和顶压部等组成,底座5固定在基板I上,顶压部将模块2固定在底座5上;具体来说,在底座5上开设有通孔5-1,模块2的插头2-1通过通孔5-1与设置在基板I上的插座1-1连接,在将模块2的插头2-1插到基板I上的插座1-1后,将安装在模块2上的顶压部与底座5连接,从而将模块2固定在底座5上,参见图2、图3、图4所示。 底座5与基板I螺纹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底座5优选通过螺钉7和销钉8固定到基板I的非布线区域,参见图2和图3所示。 为了便于安装模块2,在底座5上通孔5-1的四周设置有多个限位柱5-2,多个限位柱5-2形成一个空间,所述空间刚好能够容纳模块2,在将模块2放置到所述空间后,模块2的插头2-1刚好与基板I上的插座1-1对齐。由于通孔5-1周围的多个限位柱5-2形成的空间刚好能够容纳模块2,因此在安装模块2时,限位柱5-2可以起到导引作用,在模块2的插头2-1与基板I上的插座1-1接触前,通过限位柱5-2使模块2的插头2-1和基板I上的插座1-1对齐,在模块2的插头2-1通过通孔5-1插入到基板I的插座1-1上后,将顶压部固定到底座5上。 在本实施例中,在通孔5-1四周优选分布有四个限位柱5-2,四个限位柱5-2形成刚好能够容纳模块2的空间,参见图2和图3所示。 如图2和图3所示,在所述底座5上间隔开设有多个所述的通孔5-1,每个通孔5-1用于安装一个模块2,实现多个模块2安装在底座5上,从而实现多个模块2密集安装在基板I上,且不破坏基板I的布线。 在每个通孔5-1的四周均设置有多个限位柱5-2,用于在模块安装时限位。 在本实施例中,在每个通孔5-1四周优选分布有四个限位柱5-2。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座5优选为长方形底座,多个通孔5-1在底座5上排成一行,参见图2和图3所示。当然,底座5的形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定,多个通孔5-1在底座5上的位置排列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定,并不限于上述举例。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顶压部优选为压条6,压条6安装在模块2上方,在模块2的插头2-1插入到基板I的插座1-1上后,压条6与底座5连接,从而将所有的模块固定在底座5上。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设计方案,所述压条6优选为两条,两条压条6将所有的模块2压在底座5上,从而实现将所有模块2固定到底座5上,参见图2和图3所示。 为了将两条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模块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顶压部和基板,在所述底座上开设有通孔,模块的插头通过所述通孔与设置在基板上的插座连接;所述顶压部安装在模块上,将模块固定在底座上;所述底座固定在基板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仲兆良谭先友张帅姜瑜斐
申请(专利权)人:中航海信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