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纹识别传感器、集成组件及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626150 阅读:1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06 20: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指纹识别传感器、集成组件及电子装置。一种触摸传感器与指纹传感器的集成组件包括:第一柔性透明基底;第一压印层,形成在所述第一柔性透明基底上,所述第一压印层表面设置有多个第一凹槽及多个第二凹槽;第一电极层,设置在所述多个第一凹槽中;指纹检测元件及与所述指纹检测元件连接的多条引线,设置在所述多个第二凹槽中;第二柔性透明基底,设置在所述第一压印层的部分上;第二压印层,形成在所述第二柔性透明基底上,所述第二压印层表面设置有多个第三凹槽;第二电极层,设置在所述多个第三凹槽中,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用于构成触摸传感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指纹识别传感器、集成组件及电子装置。一种触摸传感器与指纹传感器的集成组件包括:第一柔性透明基底;第一压印层,形成在所述第一柔性透明基底上,所述第一压印层表面设置有多个第一凹槽及多个第二凹槽;第一电极层,设置在所述多个第一凹槽中;指纹检测元件及与所述指纹检测元件连接的多条引线,设置在所述多个第二凹槽中;第二柔性透明基底,设置在所述第一压印层的部分上;第二压印层,形成在所述第二柔性透明基底上,所述第二压印层表面设置有多个第三凹槽;第二电极层,设置在所述多个第三凹槽中,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用于构成触摸传感器。【专利说明】指纹识别传感器、集成组件及电子装置
本技术涉及指纹识别传感器,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滑擦式(swipe)指纹识别传感器、触摸传感器与指纹传感器的集成组件及包括该指纹识别传感器或该集成组件的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人体某些生物特征(如指纹/掌纹)是人体独一无二的特征,并且它们的复杂度能够提供用于鉴别的足够特征数量。 指纹/掌纹指纹等识别技术是目前最成熟且价格便宜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指纹识别技术已得到广泛应用。我们不仅在门禁、考勤系统中可以看到指纹识别技术的身影,市场上还有更多指纹识别的应用:如笔记本电脑、手机、汽车、银行支付都可应用指纹识别的技术。特别是随着智能手机的不断发展,将出现大量与指纹识别相关的需求,例如利用指纹识别解锁手机、保护隐私信息、保证交易安全等。 用于指纹识别的传感器包括电阻式传感器、光学式传感器、以及电容式传感器等。 电容式指纹识别传感器一般被形成在单晶硅基板上,因此存在当手指用力按压时发生破裂问题。为了解决硅片在接收用户无数次按压或非正常按压而易损坏的问题,现决一般采用硬度较高的蓝宝石保护指纹传感器的硅基材。但是,蓝宝石成本较高,致使整个指纹识别系统成本较高。采用硅基材的指纹传感器一般通过CMOS半导体工艺形成,该方法工艺复杂,导致基于硅基材的电容式指纹识别传感器生产成本昂贵。 制造指纹识别传感器需要在基材例如硅衬底上形成一定数量感应单元。若感应单元的数量不足,则指纹识别的分辨率低,这将导致无法准确进行指纹识别、或者需要用户多次输入指纹而使用户体验感差。另外,指纹识别传感器的基材面积相对有限。在有限面积内形成较高分辨率的指纹传感器也是一个技术挑战。 有些指纹识别方案,例如苹果公司的一个方案,还需增加一个驱动环。这个驱动环一方面用于提供电场给用户手指,另一方面用于电磁屏蔽以防止外界电磁场对指纹识别产生干扰。这导致整个指纹识别组件复杂,增加成本。 需要一种在有限面积基材上形成足够数量感应单元或者进一步提高指纹识别的分辨率的方案。 在所述
技术介绍
部分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它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公开一种指纹识别传感器及包括该指纹识别传感器的电子装置,可以降低成本,并可在有限面积基材上形成足够数量驱动电极以提高指纹识别分辨率。 本公开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公开的实践而习得。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触摸传感器与指纹传感器的集成组件,包括:第一柔性透明基底;第一压印层,形成在所述第一柔性透明基底上,所述第一压印层表面设置有多个第一凹槽及多个第二凹槽;第一电极层,设置在所述多个第一凹槽中;指纹检测元件及与所述指纹检测元件连接的多条引线,设置在所述多个第二凹槽中;第二柔性透明基底,设置在所述第一压印层的部分上;第二压印层,形成在所述第二柔性透明基底上,所述第二压印层表面设置有多个第三凹槽;第二电极层,设置在所述多个第三凹槽中,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用于构成触摸传感器,其中所述指纹检测元件包括:感应电极;多条驱动电极,所述多条驱动电极平行布置且彼此间隔开,所述多条驱动电极分别与所述感应电极间隔开地垂直相对以定义多个检测间隙。 根据一些实施例,相邻驱动电极之间的节距彼此相等且在50-60 μ m范围内,所述感应电极和所述驱动电极的宽度彼此相等且在20-45 μ m范围内,检测间隙的大小彼此相等且在20-40 μ m范围内。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柔性透明基底和所述第二柔性透明基底为PET膜。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压印层和所述第二压印层为紫外固化树脂、热固胶、光固胶或自干胶。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电极层、所述第二电极层和/或所述指纹检测元件包括导电网格。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如前述任一项所述的集成组件。 根据一些实施例,电子装置还包括透明盖板,所述透明盖板具有顶面、与顶面相对的底面以及连接顶面和底面的侧面,所述透明盖板包括显示区和非显示区,所述集成组件通过OCA贴合于所述底面,并弯折而通过OCA贴合于所述侧面和所述顶面的所述非显示区,其中所述指纹检测元件位于所述顶面上,所述多条引线从所述顶面延伸至所述底面。 根据一些实施例,第一柔性透明基底比所述第二柔性透明基底更靠近或更远离所述透明盖板。 根据一些实施例,电子装置还包括覆盖所述指纹检测元件的保护层。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指纹识别传感器,包括:基底;形成在基底上的压印层,所述压印层表面设置有多个凹槽;及指纹检测元件,容置于所述多个凹槽中;其中所述指纹检测元件包括:感应电极;多条驱动电极,所述多条驱动电极平行布置且彼此间隔开,所述多条驱动电极分别与所述感应电极间隔开地相对以定义多个检测间隙。 根据一些实施例,相邻驱动电极之间的节距彼此相等且在50-60 μ m范围内,驱动电极的宽度彼此相等且在20-45 μ m范围内,检测间隙的大小彼此相等且在20-40 μ m范围内。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指纹检测元件还包括参考电极和多条虚设驱动电极,所述参考电极与所述感应电极平行地相对设置并位于所述感应电极的与所述多条驱动电极相反的一侧,所述多条虚设驱动电极平行布置且彼此电连接,所述多条虚设驱动电极与所述多条驱动电极对应地设置在所述参考电极的与所述感应电极相反的一侧。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指纹检测元件包括金属颗粒、石墨烯、碳纳米管或导电高分子材料。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指纹检测元件包括导电网格。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如前述任一项所述的指纹识别传感器。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通过利用压印层在非硅基底上形成电极和引线,可以提高传感器的可靠性,并可以较低成本在有限面积内形成较高分辨率的指纹传感器。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触摸传感器与指纹传感器的集成组件,可以降低成本,避免组成时造成的元件损坏,提高成品率。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其示例实施方式,本公开的上述和其它特征及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 图1示意性示出电容式指纹检测元件的工作原理图; 图2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公开一示例实施方式的滑擦式指纹识别传感器的结构图; 图3示意性示出沿图1的AA’线得到的剖视图; 图4示意性示出沿图1的BB’线得到的剖视图; 图5示意性示出可用于指纹检测元件的导电网格; 图6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公开一示例实施方式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触摸传感器与指纹传感器的集成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柔性透明基底;第一压印层,形成在所述第一柔性透明基底上,所述第一压印层表面设置有多个第一凹槽及多个第二凹槽;第一电极层,设置在所述多个第一凹槽中;指纹检测元件及与所述指纹检测元件连接的多条引线,设置在所述多个第二凹槽中;第二柔性透明基底,设置在所述第一压印层的部分上;第二压印层,形成在所述第二柔性透明基底上,所述第二压印层表面设置有多个第三凹槽;第二电极层,设置在所述多个第三凹槽中,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用于构成触摸传感器,其中所述指纹检测元件包括:感应电极;多条驱动电极,所述多条驱动电极平行布置且彼此间隔开,所述多条驱动电极分别与所述感应电极间隔开地垂直相对以定义多个检测间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强丁国栋蒋亚兵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欧菲生物识别技术有限公司南昌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深圳欧菲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苏州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