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装饰板的照相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62207 阅读:2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在用作电子设备的外装部件(装饰板)的后面板的表面,设有直径(开口直径)不同的多个小、中、大球面凹部。这些球面凹部使用前端部具有规定半径RO的齿部的单一立铣刀进行切削加工。并且,在分别加工上述小、中、大球面凹部时,通过改变该立铣刀的轴向加工量即距装饰板表面的加工深度,可以分别切削加工上述直径不同的上述小、中、大球面凹部。根据该加工方法,只使用单一的立铣刀即可加工大小不同的各个球面凹部,加工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作为外装部件的装饰板的加工方法,以及具有该装饰板的电子设备、该装饰板等。
技术介绍
以往,在电子设备中作为粘贴在外装护罩上的外装部件,使用了一定厚度的板状合成树脂部件(装饰板)。在上述装饰板是具有光泽的板状部件或透明板状部件时,如果通过注射塑模成形制作上述装饰板,则极有可能产生外观不美观的问题,例如不能获得规定的平面度、形成有焊缝等。因此,需要通过切削加工制作上述装饰板。例如,如图6的装饰板(一部分)俯视图、和作为图6的C-C线剖面图的图7所示,在装饰板21表面具有直径不同的圆形凹部组21a、21b、21c的情况下,以往用来切削加工该凹部组的一个方法是,如图7所示,使用3个与圆形凹部组21a、21b、21c的直径D1、D2、D3相符的直径不同的直柄立铣刀22、23、24,从板表面进给凹部深度d来切削(车削)加工上述凹部组。另外,以往用来切削加工上述凹部组的另一种方法是,如图8的装饰板(一部分)俯视图所示,使用单一直径的直柄立铣刀32来切削(车削)加工装饰板31的直径不同的小圆形凹部组31a、31b、31c。在该切削加工方法中,如图8所示,使用具有圆形凹部31a的直径D1的立铣刀32,其中直径D1在圆形凹部组中的最小直径。另外,在加工具有大于圆形凹部31a的直径D2的圆形凹部31b、或具有更大直径D3的圆形凹部31c时,使立铣刀32一面在偏心圆轨迹C1或偏心圆轨迹C2上转动一面进行切削加工。并且,作为在板材上加工不同直径的孔(凹部)的方法,有使用日本国专利公开公报昭63-16912号记载的阶梯钻头的方法。该阶梯钻头具有直径在前端为细径钻头部、后方呈阶梯状增大的钻头部。可以利用上述阶梯钻头的进给量加工多个直径的孔。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在装饰板上形成直径不同的多个凹部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可以高效率加工,并且,本专利技术的电子设备的特征在于,具有利用上述加工方法加工的装饰板。本专利技术的装饰板加工方法为,使单一的球头立铣刀在该立铣刀的轴向加工量即深度互不相同,并且在上述装饰板上形成多个直径互不相同的球面形状凹部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具有装饰板的电子设备,具有外装部件,该外装部件利用同一球头立铣刀进行切削加工而形成球面形状的凹面即第一凹部、和与该第一凹部直径不同的球面形状的凹面即第二凹部。本专利技术的装饰板,利用同一球头立铣刀进行切削加工而形成球面形状的凹面即第一凹部、和与该第一凹部直径不同的球面形状的凹面即第二凹部。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根据以下说明可以明白。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即照相机的外观的立体图。图2是图1的照相机的俯视图。图3是用作图1的照相机的外装部件(装饰板)的后面板的俯视图。图4是图3的A向视图。图5是沿图3的B-B线的剖面图,一并表示切削加工状态。图6是利用以往的一个加工方法加工的装饰板的俯视图。图7是沿图6的C-C线的剖面图,一并表示切削加工状态。图8是利用以往的另一种加工方法加工的装饰板的俯视图,一并表示切削加工状态。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即照相机的外观的立体图。图2是上述照相机的俯视图。图3是用作上述照相机的外装部件(装饰板)的后面板的俯视图。图4是图3的A向视图。图5是沿图3的B-B线的剖面放大图,一并表示切削加工状态。如图1、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照相机1,作为外装部件有前罩2、中罩3和后罩4。在前罩2的前面上方部配置摄影光入射用摄影窗口5。在中罩3的上部配置释放开关按钮6和摄影模式设定用旋转开关操作按钮7,在侧部固定着吊环8。在后罩4配置有作为装饰板(外装部件)的后面板11,该装饰板通过粘接在背面的大致前面而被固定,在后面板11的右上方部的切口部分配置了变焦操作按钮9、10。后面板11是透明丙烯树脂或透明聚碳酸酯树脂等树脂板材通过机械加工形成的部件。在后面板11中,与照相机1的LCD显示部相对的作为观察窗部的中部区域11b呈透明状态,但周边区域11a被实施了不透明处理。即,在背面侧(后罩4侧)11g的周边区域11a进行不透明的丝网印刷。或者,也可以进行不透明的涂装处理。另外,在后面板11的表面侧11f的右侧区域,在纵向并列配置多个直径不同的球面形状的凹部,即小、中、大球面凹部11c、11d、11e。配置有该小、中、大球面凹部11c、11d、11e的部分是照相机的把手部分,该凹部在握持时起到防滑部的作用。如图5所示,小球面凹部11c具有直径(开口直径)D1,是具有半径R0的凹球面11cc的第一凹部,其凹部深度为S1。中球面凹部11d具有直径(开口直径)D2,是具有半径R0的凹球面11dd的第二凹部,其凹部深度为S2。大球面凹部11e具有直径(开口直径)D3,是具有半径R0的凹球面11ee的第三凹部,其凹部深度为S3。另外,上述直径和上述深度具有下述关系。即,D1<D2<D3S1<S2<S3后面板11的小、中、大球面凹部11c、11d、11e,是使用具有前端齿部为半径R0的球状切削加工刀刃的单一球头立铣刀12进行切削加工而形成。首先,当加工小球面凹部11c时,使球头立铣刀12下降规定行程S0并使其到达后面板11的表面11f后,进给轴向加工量即凹部深度S1,则小球面凹部11c被切削加工。当加工中球面凹部11d时,使球头立铣刀12下降规定行程S0并使其到达后面板11的表面11f后,进给轴向加工量即凹部深度S2,则中球面凹部11d被切削加工。另外,当加工大球面凹部11e时,使球头立铣刀12下降规定行程S0并使其到达后面板11的表面11f后,进给轴向加工量即凹部深度S3,则中球面凹部11e被切削加工。另外,在使用球头立铣刀12加工小、中、大球面凹部11c、11d、11e时,移动单轴的立铣刀12使其与上述各凹部的平面上的坐标对正,从而一面改变进给量一面依次加工各个凹部。或者,可以使用多轴的立铣刀12,同步加工小、中、大球面凹部11c、11d、11e。上述本实施方式的照相机的后面板11具有直径(开口直径)不同的小、中、大球面凹部11c、11d、11e,该小、中、大球面凹部11c、11d、11e通过对应于各自直径改变单一(单一形状)的球头立铣刀12的加工量(加工深度)而被切削加工。因此,在切削加工时,不必更换立铣刀,可以缩短准备时间,也缩短加工时间。而且,用于加工的立铣刀只需一种,降低了刀具费用。另外,虽然上述实施方式的装饰板11的各个凹部形成为球面凹部,但其凹部形状不限于球面凹部,也可以是圆锥面凹部。此时,使用前端为圆锥形状的刀具来代替球头立铣刀12,改变该刀具的进给量,从而改变圆锥面凹部的直径(开口直径)。根据本专利技术,在装饰板上形成直径不同的多个凹部的装饰板加工方法中,可以提供能够高效率加工的装饰板加工方法。并且,可以提供上述装饰板或具有上述装饰板的电子设备。该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各实施方式,在其他实施阶段中,可以在不脱离其宗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包括多个步骤的专利技术,通过适当组合公开的多个构成要素可以获得多种专利技术。例如,即使从各实施方式公开的所有构成要素中删除几个构成要素,也能够解决在专利技术想要解决的课题部分叙述的课题,在能够获得在专利技术效果部分叙述的效果的情况下,可以获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装饰板加工方法,使单一的球头立铣刀在该立铣刀的轴向加工量即深度互不相同,在上述装饰板上形成多个直径互不相同的球面形状的凹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黑田充福田真也
申请(专利权)人: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