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索尼公司专利>正文

液晶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611390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05 19: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它包括:第一基板(20);第二基板(50);形成在第一基板(20)的第一面上的第一电极(140),第一面面对第二基板(50),第一电极(140)包括多个凹凸部(141);形成在第一基板(20)的第一面上的第一取向膜(21);形成在第二基板(50)的第二面上的第二电极(160),第二面面对第一基板(20);和设置在第一基板(20)和第二基板(50)之间的液晶层(70),其中至少一个凸部(143,144)包括多个台阶部。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制造液晶显示装置的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它包括:第一基板(20);第二基板(50);形成在第一基板(20)的第一面上的第一电极(140),第一面面对第二基板(50),第一电极(140)包括多个凹凸部(141);形成在第一基板(20)的第一面上的第一取向膜(21);形成在第二基板(50)的第二面上的第二电极(160),第二面面对第一基板(20);和设置在第一基板(20)和第二基板(50)之间的液晶层(70),其中至少一个凸部(143,144)包括多个台阶部。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制造液晶显示装置的方法。【专利说明】 液晶显示装置
本公开涉及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它包括其中在一对基板之间密封有液晶层的液晶显示元件,每个基板在对向面上具有取向膜。
技术介绍
近年来,液晶显示器(LCD)广泛被用作液晶电视接收器、笔记本型个人电脑、汽车导航装置等的显示监视器。这些液晶显示装置取决于在基板之间夹持的液晶层中包含的液晶分子的分子排列(取向)被分类成几种显示模式(方式)。作为显示模式,例如,其中在未施加电压的状态下液晶分子扭曲取向的TN(Twisted Nematic,扭曲向列)模式是公知的。在TN模式中,液晶分子表现出正的介电常数各向异性,S卩,液晶分子具有长轴方向的介电常数比短轴方向大的特性。因此,在相对于基板面平行的面内,液晶分子具有在垂直于基板面的方向上排列成行的结构,同时液晶分子的取向方向顺次旋转。 另一方面,对于其中在未施加电压的状态下液晶分子相对于基板面垂直取向的VA(Vertical Alignment,垂直取向)模式的注意力增加。在VA模式中,液晶分子表现出负的介电常数各向异性,即,液晶分子具有长轴方向的介电常数比短轴方向小的特性。与TN模式相比,这可以实现更宽的视角。 上述VA模式的液晶显示器具有以下构成:当施加电压时,在相对于基板的垂直方向上取向的液晶分子由于负的介电常数各向异性,在相对于基板的平行方向上倒下而进行应答,从而使光透过。然而,由于在相对于基板的垂直方向上取向的液晶分子倒下的方向是任意的,因此液晶分子的取向由于电压的施加而扰乱,这成为相对于电压的应答特性劣化的因素。 因此,作为调节在电压施加时的液晶分子的取向的方法,已经提出了各种技术。例如,MVA(Mult1-domain Vertical Alignment,多畴垂直取向)方式、PVA(PatternedVertical Alignment,图案化垂直取向)方式或使用光学取向膜的技术已经被提出(例如,参见PTL I)。在PVA方式中,在通过使用狭缝或肋(突起)进行取向控制的同时,实现了宽视角。此外,最近,其中多个微细狭缝被设置在形成于一个基板上的电极中(具体而言,像素电极)以及没有狭缝设置在形成于另一基板上的固体电极中(具体而言,对电极)的结构(也称作微细狭缝结构)已被提出(例如,参见PTL 2)。然而,在微细狭缝结构中,由于在未施加电场的部分存在由微小的线和空间图案形成的狭缝,并且,在线的边缘附近在电压施加时液晶分子处于扭曲取向状态,因此存在透过率降低的问题。 在PTL 3中公开了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即,形成凹凸部代替多个微细狭缝的技术。 引用文献列表 PTL 1:日本未经审查的专利申请公开N0.5-232473 PTL 2:日本未经审查的专利申请公开N0.2002-357830 PTL 3:日本未经审查的专利申请公开N0.2011-232736
技术实现思路
尽管PTL 3中公开的技术在微细狭缝结构中可以有效地抑制上述问题的发生,但是要求进一步抑制暗线的发生,即,强烈要求实现更均匀的高透过率。此外,也强烈要求更良好的电压应答特性。 因此,希望提供一种能够实现更良好的电压应答特性并且实现更均匀的高透过率的液晶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提供根据本公开形式I?4的液晶显示装置,它包括:多个排列的像素,各像素具有: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形成在第一基板的面对第二基板的对向面上的第一电极;覆盖第一电极和第一基板的对向面的第一取向膜;形成在第二基板的面对第一基板的对向面上的第二电极;覆盖第二电极和第二基板的对向面的第二取向膜;和设置在第一取向膜和第二取向膜之间并含有液晶分子的液晶层,其中通过至少第一取向膜对液晶分子赋予预倾斜。 在根据本公开形式I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多个凹凸部形成在其上形成第一电极的平坦化层中,和多个台阶部形成在设于第一电极上的凸部上。 在根据本公开形式2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多个凹凸部形成在其上形成第一电极的平坦化层中,凸结构由从第一基板的位于像素之间的部分到第一基板的对应于像素周边部的部分形成,和凹凸部的周边部形成在所述凸结构上。 在根据本公开形式3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多个凹凸部形成在其上形成第一电极的平坦化层中,所述凹凸部由通过像素中心部以十字形状延伸的干凸部和从所述干凸部朝向像素周边部延伸的多个枝凸部构成,和取向调节部形成在第二电极的对应于干凸部的部分中。 在根据本公开形式4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多个凹凸部形成在其上形成第一电极的平坦化层中,所述凹凸部由在像素周边部以框架状形成的干凸部和从所述干凸部朝向像素内部延伸的多个枝凸部构成,和狭缝部或突起部在第一电极上通过像素中心部且平行于像素周边部形成。 根据一个实施方案,本公开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形成在第一基板的第一面上的第一电极,第一面面对第二基板,第一电极包括多个凹凸部;形成在第一基板的第一面上的第一取向膜;形成在第二基板的第二面上的第二电极,第二面面对第一基板;和设置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至少一个凸部包括多个台阶部。 根据一个实施方案,本公开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形成在第一基板的第一面上的第一电极,第一面面对第二基板,第一电极包括多个凹凸部;形成在第一基板的第一面上的第一取向膜;形成在第二基板的第二面上的第二电极,第二面面对第一基板;和设置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凸结构由从第一基板的位于像素之间的部分到第一基板的对应于像素周边部的部分形成,和凹凸部的周边部形成在所述凸结构上。 根据一个实施方案,本公开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形成在第一基板的第一面上的第一电极,第一面面对第二基板,第一电极包括多个凹凸部;形成在第一基板的第一面上的第一取向膜;形成在第二基板的第二面上的第二电极,第二面面对第一基板;和设置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所述凹凸部由通过像素中心部以十字形状延伸的干凸部和从所述干凸部朝向像素周边部延伸的多个枝凸部构成。取向调节部形成在第二电极的对应于干凸部的部分中。 根据一个实施方案,本公开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形成在第一基板的第一面上的第一电极,第一面面对第二基板,第一电极包括多个凹凸部;形成在第一基板的第一面上的第一取向膜;形成在第二基板的第二面上的第二电极,第二面面对第一基板;和设置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所述凹凸部由在像素周边部以框架状形成的干凸部和从所述干凸部朝向像素内部延伸的多个枝凸部构成。狭缝部和突起部中的至少一个形成在第一电极上,和狭缝部和突起部中的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形成在第一基板的第一面上的第一电极,第一面面对第二基板,第一电极包括多个凹凸部;形成在第一基板的第一面上的第一取向膜;形成在第二基板的第二面上的第二电极,第二面面对第一基板;和设置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其中至少一个凸部包括多个台阶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诹访俊一宫川干司小林亲司
申请(专利权)人:索尼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