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低净空高度厂房的上旋转起重机,包括大车运行机构、桥架、下部小车、上部小车、电气设备,所述桥架之端梁处设置大车运行机构;所述桥架之主梁上方设置下部小车;所述电气设备设置于桥架上;所述的下部小车采用中部下凹式结构;所述下部小车上方设置上部小车;所述桥架之主梁上表面低于端梁的上表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下部小车下凹式结构或主梁下凹式结构,用中央下凹的方式降低了上部小车旋转部分的有效高度;桥架的主梁采用下凹式结构,可以降低桥架的高度。以上结构的采用,减小了起重机的整机高度,使得起重机可以用于厂房净空高度小的场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紧凑,运行可靠,整机高度小,适用于低净空高度厂房。(*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低净空高度厂房的上旋转起重机,包括大车运行机构、桥架、下部小车、上部小车、电气设备,所述桥架之端梁处设置大车运行机构;所述桥架之主梁上方设置下部小车;所述电气设备设置于桥架上;所述的下部小车采用中部下凹式结构;所述下部小车上方设置上部小车;所述桥架之主梁上表面低于端梁的上表面。本技术采用下部小车下凹式结构或主梁下凹式结构,用中央下凹的方式降低了上部小车旋转部分的有效高度;桥架的主梁采用下凹式结构,可以降低桥架的高度。以上结构的采用,减小了起重机的整机高度,使得起重机可以用于厂房净空高度小的场合。本技术结构紧凑,运行可靠,整机高度小,适用于低净空高度厂房。【专利说明】
本技术属于起重设备
,进一步属于双梁式起重机
,具体涉 及一种结构紧凑,运行可靠,适用于低净空高度厂房的上旋转起重机。 -种适用于低净空高度厂房的上旋转起重机
技术介绍
起重机是减轻笨重体力劳动、提高作业效率、实现安全生产的起重运输设备。在国 民经济各部门的物质生产和物资流通中,起重机作为关键的工艺设备或重要的辅助机械, 应用十分广泛。起重机种类繁多,上旋转起重机(即上部小车可旋转起重机)是其中一种运 用较为广泛的厂房内使用的起重设备。上旋转起重机主要由大车运行机构、桥架、下部小 车、上部小车、电气设备五部分组成,大车沿厂房轨道方向作纵向移动,下部小车沿起重机 桥架上的轨道作横向移动,下部小车的上表面设置有环形轨道,上部小车可在下部小车的 环形轨道上做旋转运动,上部小车的旋转角67度为±0°?180°,可将物品吊至所需要的 摆放位置及地点。上旋转起重机适用于钢厂、堆场和仓储等室内或露天的固定跨间,装卸及 搬运钢板、型钢、盘卷等物料,特别适用于吊运不同规格且需水平旋转的场合。上部小车的 起升机构上可以携带电磁吸盘、夹钳等专用吊具,实现对不同物品的吊运,作业效率很高。 上旋转起重机由于安装了下部小车、上部小车两个小车部件,其整机高度较高,一般情况下 比同等吨位的双梁桥式起重机高500?1000mm。有的生产车间,在厂房设计时是按双梁桥 式起重机的整机高度来设计的,厂房净空高度较小。工业生产的技术更新很快,经常要对原 来的生产工艺及流程进行改造,根据新的生产工艺及流程的特点,需要配置上旋转起重机, 但原厂房的净空高度无法安装上旋转起重机,只有对厂房进行改造,增加厂房的高度。此种 厂房改造方法投资大,周期长,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为此,研究开发一种结构紧凑,运行 可靠,适用于低净空高度厂房的上旋转起重机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紧凑,运行可靠,适用于低净空高度厂房的 上旋转起重机。 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大车运行机构、桥架、下部小车、上部小车、 电气设备,所述的桥架之端梁处设置大车运行机构;所述的桥架之主梁上方设置下部小车; 所述的电气设备设置于桥架上;所述的下部小车采用中部下凹式结构;所述的下部小车上 方设置上部小车;所述的桥架之主梁上表面低于端梁的上表面。 本技术采用下部小车下凹式结构或主梁下凹式结构,用中央下凹的方式实现 上部小车在其内部旋转,同时下部小车能够在起重机轨道上运行;上部小车采用内置车轮 组结构,其旋转机构的减速器安装于环形轨道的内侧,降低了上部小车旋转部分的有效高 度,即上部小车的高度Η值减小;桥架的主梁采用下凹式结构,可以降低桥架的高度。以上 结构的采用,减小了起重机的整机高度,使得起重机可以用于厂房净空高度小的场合;在厂 房的净空高度小的情况下,无需对厂房进行改造,减少了生产工艺改造的投资,缩短了改造 周期,增加了企业的经济效益。本技术结构紧凑,运行可靠,整机高度小,适用于低净空 高度厂房。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的下部小车主视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的桥架主视示意图; 图4为现有技术的上旋转起重机示意图; 图中:1-大车运行机构,2_桥架,21-主梁,22-端梁,23-钢轨,3_下郃小车,31-下 部小车运行机构,32-横梁I,33_下凹式纵梁,34-横梁II,35_环形轨道,4-上部小车, 5_电气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技术加以限 制,基于本技术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换,均落入本技术保护范围。 如图1?4所示,本技术包括大车运行机构1,桥架2,下部小车3,上部小车 4,电气设备5,所述的桥架2之端梁22处设置大车运行机构1 ;所述的桥架2之主梁21上 方设置下部小车3 ;所述的电气设备5设置于桥架2上;所述的下部小车3采用中部下凹式 结构;所述的下部小车3上方设置上部小车4 ;所述的桥架2之主梁21上表面低于端梁22 的上表面。 所述的下部小车3包括下部小车运行机构31,横梁I 32,下凹式纵梁33,横梁 Π 34,环形轨道35 ;所述的横梁I 32端部设置下部小车运行机构31 ;所述的横梁I 32与 下凹式纵梁33固接;所述的下凹式纵梁33两件之间的下凹段设置横梁II 34 ;所述的下凹 式纵梁33、横梁II 34上方设置环形轨道35。 所述的环形轨道35为一整体件或由几段组成。 所述的环形轨道35上表面为斜面,并且内侧高,外侧低,其斜度与上部小车4的车 轮面斜度一致。 所述的环形轨道35与下凹式纵梁33、横梁II 34之间螺栓连接。 所述的下凹式纵梁33之下凹段上方设置环形轨道35。 所述的桥架2包括主梁21、端梁22、钢轨23,所述的主梁21两端分别与端梁22固 接;所述的主梁21上方设置钢轨23。 所述的主梁21之上表面低于端梁22的上表面300?500mm。 所述的上部小车4之水平轮设置于下部小车3之环形轨道35内侧。 所述的上部小车4之旋转机构减速器设置于下部小车3之环形轨道35内侧。 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 本技术采用下部小车下凹式结构或主梁下凹式结构,用中央下凹的方式实现 上部小车在其内部旋转,同时下部小车能够在起重机轨道上运行;上部小车采用内置车轮 组结构,其旋转机构的减速器安装于环形轨道的内侧,降低了上部小车旋转部分的有效高 度,即上部小车的高度Η值减小;桥架的主梁采用下凹式结构,可以降低桥架的高度。以上 结构的采用,减小了起重机的整机高度,使得起重机可以用于厂房净空高度小的场合;在厂 房的净空高度小的情况下,无需对厂房进行改造,减少了生产工艺改造的投资,缩短了改造 周期,增加了企业的经济效益。【权利要求】1. 一种适用于低净空高度厂房的上旋转起重机,包括大车运行机构(1)、桥架(2)、下 部小车(3 )、上部小车(4)、电气设备(5 ),所述的桥架(2 )之端梁(22 )处设置大车运行机构 (1) ;所述的桥架(2)之主梁(21)上方设置下部小车(3);所述的电气设备(5)设置于桥架 (2) 上;其特征是:所述的下部小车(3)采用中部下凹式结构;所述的下部小车(3)上方设 置上部小车(4);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用于低净空高度厂房的上旋转起重机,包括大车运行机构(1)、桥架(2)、下部小车(3)、上部小车(4)、电气设备(5),所述的桥架(2)之端梁(22)处设置大车运行机构(1);所述的桥架(2)之主梁(21)上方设置下部小车(3);所述的电气设备(5)设置于桥架(2)上;其特征是:所述的下部小车(3)采用中部下凹式结构;所述的下部小车(3)上方设置上部小车(4);所述的桥架(2)之主梁(21)上表面低于端梁(22)的上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凤武,李亚鹏,王波,许国坤,杨松,余兴,张昆,陈跃文,杨树伟,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昆钢重型装备制造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