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91317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29 18:28
一种电连接器,用于电性连接具有定位柱的芯片模块与电路板,所述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以及收容于绝缘本体中的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具有相对设置的上表面与下表面、贯穿上表面与下表面的端子孔以及设于角落的若干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内设有自上表面向下弯折且向定位孔内延伸的若干弹性片,所述弹性片的自由末端呈凹弧面设置且所述弹性片为直线段设置,该等弹性片的自由末端围组设成一圆环状,且圆环状的内径小于定位孔的内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电连接器的弹性片的自由末端围设形成的圆环内径较小,能适应芯片模块的定位柱尺寸变小的趋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电连接器,用于电性连接具有定位柱的芯片模块与电路板,所述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以及收容于绝缘本体中的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具有相对设置的上表面与下表面、贯穿上表面与下表面的端子孔以及设于角落的若干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内设有自上表面向下弯折且向定位孔内延伸的若干弹性片,所述弹性片的自由末端呈凹弧面设置且所述弹性片为直线段设置,该等弹性片的自由末端围组设成一圆环状,且圆环状的内径小于定位孔的内径,本技术电连接器的弹性片的自由末端围设形成的圆环内径较小,能适应芯片模块的定位柱尺寸变小的趋势。【专利说明】电连接器 【
】 本技术有关于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是指一种电性连接芯片模块至印刷电路板 的电连接器。 【
技术介绍
】 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M328680号揭示了一种电连接器,用以电性连接芯片模块至 印刷电路板,其包括收容有若干导电端子的绝缘本体及定位绝缘本体至电路板的定位柱, 又绝缘本体上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内设有向定位孔内延伸的弹性片。然而,随着电子设 备小型化发展趋势,导电端子的间距越来越小,定位孔也越来越小,且向定位孔内延伸的弹 性片所围成的夹持空间较大,不能适应小尺寸的定位柱的发展趋势;由于弹性片所围成的 夹持空间较大,弹性片较短,并不能达到很好的夹持效果;定位柱的尺寸越大,其所需的插 入力及保持力越大,绝缘本体所受的外力也越大,进而影响使用寿命。 因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电连接器,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较小插入力且向定位孔内延伸的弹性片具 有较佳弹性的电连接器。 本技术的电连接器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电连接器,用于电性连接 具有定位柱的芯片模块与电路板,所述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及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中的 若干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具有相对设置的上表面与下表面以及设于角落的至少一对定 位孔,其中所述定位孔内设有自上表面倾斜向下弯折且向定位孔内延伸的若干弹性片,所 述弹性片的自由末端呈凹弧面设置,且所述弹性片为直线段设置,该等弹性片的自由末端 围组设成一圆环状,且圆环状的内径小于定位孔的内径。 本技术进一步界定,所述弹性片于定位孔内为平均式分布设计。 本技术进一步界定,所述弹性片之间呈间隔设置,所述相邻的弹性片之间具 有间隙。 本技术进一步界定,所述弹性片于定位孔内呈三等分设置。 本技术进一步界定,所述弹性片与上表面之间呈一锐角设置。 本技术进一步界定,所述弹性片与上表面之间的角度为34度。 本技术进一步界定,所述弹性片的厚度为〇. 2mm。 本技术进一步界定,所述弹性片的自由末端设有以引导定位柱的导引部。 本技术进一步界定,所述定位孔内于弹性片的下方呈掏空设置。 本技术进一步界定,所述圆环的内径为0. 28mm。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电连接器的弹性片的自由末端围设形成的圆环内径 较小,且能适应芯片模块的定位柱尺寸变小的趋势,因圆环内径较小,所对应的定位柱尺寸 较小,绝缘本体所受的插入力也较小,定位孔所受的压强增大,可防止因压力过大而造成绝 缘本体的损坏;因弹性片的自由末端围设形成的圆环内径较小,因此弹性片向定位孔内延 伸的长度变长,具有较佳的弹性,以更好的夹持定位柱。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芯片模块与电连接器的分解图; 图2是本技术芯片模块与电连接器的另一角度的分解图; 图3是本技术电连接器的定位孔的俯视示意图; 图4是本技术电连接器的定位孔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本技术电连接器的定位孔与定位柱的分解示意图; 图6是本技术芯片模块的定位柱插入电连接器的定位孔中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2所示,本技术电连接器用以电性连接具有定位柱10的芯片 模块1至电路板(未图示),包括绝缘本体2及收容于绝缘本体2内的导电端子(未标示), 绝缘本体2具有相对设置的上表面20与下表面21、贯穿上表面20与下表面21的端子孔 22及设于角落的若干定位孔23,导电端子收容于端子孔22内。 请参阅图3至图6所示,绝缘本体2的定位孔23内设有自上表面20向下弯折且 向定位孔23内延伸的若干弹性片230,所述弹性片230的自由末端2300呈凹弧面设置,该 等弹性片230的自由末端2300围设呈一圆环状,圆环状的内径dl小于定位孔23的内径。 所述圆环的内径dl为0. 28mm。弹性片230的自由末端2300设有导引部2301,以引导定位 柱10定位至定位孔23内。弹性片230于定位孔23内为平均式分布设计,且为三等分设 置。该等弹性片230之间呈间隔设置,所述相邻的弹性片230之间具有间隙231。所述间隙 231不仅可使弹性片230保持较佳的弹性且使得弹性片230的自由末端2300围设的圆环具 有较好的夹持力。定位孔23内于弹性片230的下方被掏空,以使弹性片230具有较佳的弹 性力。弹性片230为直线段设置,弹性片230与上表面20之间有一夹角a,呈一锐角设置, 于本实施例中约为34度,以供定位柱3更好的插入定位孔23中。弹性片230的厚度w为 0. 2mm,以使弹性片230达到较佳的弹性。弹性片230于一平面内弯折延伸,无需经过任何 弯折。 本技术的电连接器向定位孔23内延伸的弹性片230围设形成的圆环内径dl 为0. 28mm,其可适应芯片模块1的定位柱10尺寸变小的趋势,且在定位柱10插入定位孔23 时,具有较大的压强,并需较小的插入力,进而可减小因过大的插入力造成的定位柱10及 绝缘本体2的损坏。弹性片230的延伸长度相对较大,且弹性片230的厚度w也极其薄,仅 为0. 2mm,增大了弹性效果,定位柱10的内径d2为0. 35mm,当定位柱10插入定位孔23时, 弹性片230发生弹性变形,且因弹性片230自身的弹性,进而更好的将定位柱10夹持。 应当指出,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最佳实施方式,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本领 域普通技术人员通过阅读本技术说明书而对本技术技术方案采取的任何等效的 变化,均为本技术的权利要求所涵盖。【权利要求】1. 一种电连接器,用于电性连接具有定位柱的芯片模块与电路板,所述电连接器包括 绝缘本体及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中的若干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具有相对设置的上表面 与下表面以及设于角落的至少一对定位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内设有自上表面倾斜 向下弯折且向定位孔内延伸的若干弹性片,所述弹性片的自由末端呈凹弧面设置,且所述 弹性片为直线段设置,所述弹性片的自由末端围设成一圆环状,且圆环状的内径小于定位 孔的内径。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片于定位孔内为平均式分布 设计。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片之间呈间隔设置,所述相邻 的弹性片之间具有间隙。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片于定位孔内呈三等分设置。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片与上表面之间呈一锐角设 置。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片与上表面之间的角度为34 度。7. 如权利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连接器,用于电性连接具有定位柱的芯片模块与电路板,所述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及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中的若干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具有相对设置的上表面与下表面以及设于角落的至少一对定位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内设有自上表面倾斜向下弯折且向定位孔内延伸的若干弹性片,所述弹性片的自由末端呈凹弧面设置,且所述弹性片为直线段设置,所述弹性片的自由末端围设成一圆环状,且圆环状的内径小于定位孔的内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芳竹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