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网络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88474 阅读:1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29 16: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网络连接器,包括水晶头、支架、工字架以及与该工字架连接的护套;水晶头的端部设有若干线孔,线孔的深度一致,在线孔内设有金片;护套由分体的护套本体以及护套套件组成,护套本体与护套套件通过第一卡合结构相连接;护套由相互连接且可相对翻转的护套上盖和护套下盖组成,护套上盖和护套下盖的自由端通过第二卡合结构相互扣合。该网络连接器的金片设置在水晶头的线孔内,节约了金片的用量,不用组装后进行二次注塑,确保跳线性能,避免了由于浇注护套而造成对芯线性能的破坏,护套由分体的护套本体以及护套套件组成,护套套件的材质为PVC软质材料,给跳线提供自由弯曲的空间,护套可以采用不同款式、色彩的护套本体和护套套件,设计新颖合理。(*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网络连接器。 
技术介绍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了实现数据信息的传输,计算机与缆线的连接离不开网络连接器,通过网络连接器的耦合,从而实现计算机与互联网之间的信号传输。 目前市场上现有的网络连接器主要包括水晶头、护套以及缆线,缆线的一侧穿过护套并伸入到水晶头内与水晶头电性连接,由于穿过护套的多对芯线之间没有相互分开,这种网络连接器在工作时,容易出现串音干扰的现象,导致数据传输不稳定,而且水晶头上的金片用量较高; 现有的网络连接器都是将缆线直接插入到护套内,插入的方式极为不便,组装的效率较低,而且跳线组装也不牢固; 现有网络连接器的护套均一体成型,护套多采用硬质材料,不便于给跳线提供自由弯曲的空间,护套整体的色彩也比较单一,不够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网络连接器所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够避免串音干扰,保护水晶头,金片用量少,便于给跳线提供自由弯曲空间,护套本体采用翻转压合方式组装,不需等穿完芯线后再去浇注护套的网络连接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网络连接器,包括水晶头、支架、工字架以及与该工字架连接的护套; 所述工字架包括相互连接的工字架主体以及工字架突出部,所述支架镶套在工字架突出部上; 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晶头的端部设有若干线孔,所述线孔的深度一致,在线孔内设有金片; 所述水晶头与护套之间设有扣套,扣套上设有弹片,工字架伸入到水晶头的空腔内,所述护套与水晶头分别与扣套的两端接触; 所述护套由分体的护套本体以及护套套件组成,护套本体与护套套件通过第一卡合结构相连接; 所述护套由相互连接且可相对翻转的护套上盖和护套下盖组成,护套上盖和护套下盖的自由端通过第二卡合结构相互扣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网络连接器,包括水晶头、支架、工字架以及与该工字架连接的护套; 
所述工字架包括相互连接的工字架主体以及工字架突出部,所述支架镶套在工字架突出部上; 
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晶头的端部设有若干线孔,所述线孔的深度一致,在线孔内设有金片; 
所述水晶头与护套之间设有扣套,扣套上设有弹片,工字架伸入到水晶头的空腔内,所述护套与水晶头分别与扣套的两端接触; 
所述护套由分体的护套本体以及护套套件组成,护套本体与护套套件通过第一卡合结构相连接; 
所述护套由相互连接且可相对翻转的护套上盖和护套下盖组成,护套上盖和护套下盖的自由端通过第二卡合结构相互扣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网络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字架突出部上设有对芯线的线对起分割固定作用的沟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网络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简建勋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卓新通讯接插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