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管联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86738 阅读:1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29 15: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软管联接器,其目的是使得该软管联接器即使在狭窄空间关系的情况下也允许未经练习的使用者简单地连接柔性的软管导管与至少一个相邻的导管区段。该软管联接器,包括联接器壳体,所述联接器壳体具有至少两个联接器开口,在各联接器开口中分别能装入并且能可脱开地固定联接器配合件,其中,各联接器配合件构造为导管区段的导管端部,并且所述联接器配合件中的至少一个联接器配合件设置为柔性的软管导管的导管端部,其中各联接器开口在联接器壳体中相互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软管联接器即使在狭窄空间关系的情况下也允许未经练习的使用者简单地连接柔性的软管导管与至少一个相邻的导管区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软管联接器,其目的是使得该软管联接器即使在狭窄空间关系的情况下也允许未经练习的使用者简单地连接柔性的软管导管与至少一个相邻的导管区段。该软管联接器,包括联接器壳体,所述联接器壳体具有至少两个联接器开口,在各联接器开口中分别能装入并且能可脱开地固定联接器配合件,其中,各联接器配合件构造为导管区段的导管端部,并且所述联接器配合件中的至少一个联接器配合件设置为柔性的软管导管的导管端部,其中各联接器开口在联接器壳体中相互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软管联接器即使在狭窄空间关系的情况下也允许未经练习的使用者简单地连接柔性的软管导管与至少一个相邻的导管区段。【专利说明】
本技术涉及一种软管联接器。 软管联接器
技术介绍
已知卫生配件通常具有冷热水混合龙头,在所述冷热水混合龙头中连接冷水输入 管路和/或热水输入管路。还已知在卫生装置中使用延长式喷水装置(Auszugsbrause),在 所述延长式喷水装置中通过所述配件内的柔性软管引导水并且所述延长式喷水装置与冷 热水混合龙头输出端连接。通常这样的系统是已知的,即所谓的包括可拉出的排水口(例 如可拉出的厨房喷水装置或手持式喷水装置)的配件。 在使用延长式喷水装置时,在冷热水混合龙头输出端和喷水软管之间的连接经常 借助通常由金属材料(例如铜)或形状不可变的塑料制成的管进行,在所述管上必须安装 对应的联接器部件。这样在由制造商进行装配时引起耗时且成本昂贵的工作步骤,例如在 金属材料的情况中的钎焊。此外拆卸同样只有以高花费才可实现。 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已知借助挤压连接或挤压螺旋接合保持的连接。然而这样的挤 压连接具有如下缺点,即其经常只具有不完善的密封性,由此有时可能在安装区域中出现 后果严重的损害。拆卸也只可以高的劳动消耗进行。在挤压螺旋接合中通常需要的高转矩 在通常占主导的狭窄空间条件的情况下一如果可能的话一也只能够在变得困难的条 件下施加并且在这种情况中同样要求高的劳动消耗。此外,已知狭窄的空间关系还带来如 下缺点,即,将延长式喷水装置软管引导通过所述配件同样仅以高花费才可以完成。 由于存在不同的特定地区法律上的要求,例如关于允许的材料、要求的流量率以 及需要的饮用水安全,对于配件制造商还意味着显著的后勤花费的是,将相应的配件设计 为满足各种不同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开头所述类型的软管联接器,其即使在狭窄 空间关系的情况下也允许未经练习的使用者简单地连接柔性的软管导管与至少一个相邻 的导管区段。 该目的的按照本技术的解决方案在于一种软管联接器,包括联接器壳体,所 述联接器壳体具有至少两个联接器开口,在各联接器开口中分别能装入并且能可脱开地固 定联接器配合件,其中,各联接器配合件构造为导管区段的导管端部,并且所述联接器配合 件中的至少一个联接器配合件设置为柔性的软管导管的导管端部,其中各联接器开口在联 接器壳体中相互连接。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按照本技术的软管联接器可装入在柔性的软管导 管和至少一个相邻的导管区段之间,其即使在狭窄空间关系的情况下也允许未经练习的使 用者简单地连接柔性的软管导管与至少一个相邻的导管区段。为此,软管联接器具有联接 器壳体,所述联接器壳体具有至少两个联接器开口,各联接器开口在联接器壳体中相互连 接。在每个联接器开口中能插入并且能可脱开地固定联接器配合件。按照本技术的软 管联接器的各联接器配合件分别构造为导管区段的导管端部,其中至少一个导管区段通过 软管导管形成。 -种按照本技术的特别简单的并且节省空间的实施形式设定,优选套筒形的 联接器壳体在其套筒端部上在端侧分别具有一个联接器开口。套筒形的联接器壳体相对紧 凑地构成并且即使在狭窄的空间关系的情况下也有利于简单的装配和拆卸。由于联接器开 口设置在壳体端部上在端侧,因此所配设的导管区段能够实际上在延长部中彼此连接。 为了有利于在即使没有工具的情况下简单的装配和拆卸,一种按照本技术的 改进方案的实施形式设定,每个联接器开口都配置有保持元件,各保持元件能在解锁位置 和锁定位置之间运动,在所述锁定位置,相关的保持元件将所配设的联接器配合件固定在 联接器开口中。 一种按照本技术的可特别简单地操作的实施形式设定,至少一个保持元件通 过挤压优选克服回位力能从锁定位置运动到解锁位置。 为了单手也可以操作按照本技术的软管联接器,有利的是,联接器壳体设计 成能用一只手抓握,并且在此至少一个保持元件能用该手的拇指操纵。在该实施形式中,另 一只手保持自由,以便例如可以将软管端部以其联接器配合件装入按照本技术的软管 联接器的对应的联接器开口中。 一种按照本技术的可特别简单地操作的并且也由未经练习的使用者无需工 具地操作的实施形式设定,至少一个保持元件构造为保持滑动件,所述保持滑动件在横向 于联接器配合件的插入方向定向的并且贯穿所配设的联接器开口的滑动通道中在解锁位 置和锁定位置之间可移动地引导。 为了可以将对应的回位力施加到保持元件上,有利的是,在至少一个保持滑动件 成型有至少一个弹簧接片,所述弹簧接片作为回位力起作用并且为此以其自由的接片端部 在挤压到保持滑动件上时支承抵靠壳体并且通过弹性变形而预张紧。在该实施形式中,所 述至少一个成型到保持滑动件上的弹簧接片这样弹性变形和预张紧,使得在压力卸除之 后,该保持滑动件可以通过由弹簧接片施加的回位力从解锁位置移动到锁定位置。 为了使操作按照本技术的软管联接器变得容易并且为了当软管导管的联接 器配合件可靠和牢固地锁入在所配设的联接器开口中时给使用者反馈,有利的是,所述回 位力这样作用到保持元件上,使得保持元件在压力卸除并且联接器配合件装入联接器开口 中时能被明显听见地从解锁位置回弹到锁定位置。 当所述保持滑动件的至少一个滑动件端部构造为操纵按键,并且当所述操纵按键 能在联接器壳体的侧向被加载并且优选设置在按键接纳部中时,操纵构造为保持滑动件的 保持元件明显变得容易。 为了可以将联接器配合件可靠地固定在按照本技术的软管联接器的联接器 壳体上的所配设的联接器开口中,有利的是,在至少一个联接器配合件上设有侧凹,所配设 的保持元件在锁定位置从后方嵌接所述侧凹。 为了使联接器配合件可以在任意的旋转位置装入联接器壳体的所配设的联接器 开口中并且在那里固定,有利的是,在至少一个联接器配合件上设有形成侧凹的、环绕的环 形台。 如果至少一个所述保持滑动件具有插入开口,并且在联接器配合件上和/或在保 持滑动件的环绕插入开口的边缘区域上设有上升斜面,所述上升斜面将联接器配合件向插 入开口中的装入运动转化为保持滑动件从锁定位置向解锁位置的滑动运动,则在柔性的软 管导管的软管端部上设置的联接器配合件能够特别简单和以小的花费装入在按照本实用 新型的软管联接器的所配设的联接器开口中。在这种实施形式中,联接器配合件仅必须插 入联接器开口中和保持滑动件的在该联接器开口的区域中设置的插入开口中,借此保持滑 动件在到达解锁位置后可以优选可被明显听见地从后方嵌接在联接器配合件上的侧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软管联接器(5),包括联接器壳体(7),所述联接器壳体(7)具有至少两个联接器开口(8、9),在各联接器开口中分别能装入并且能可脱开地固定联接器配合件(10、11),其特征在于,各联接器配合件(10、11)构造为导管区段(3、6)的导管端部,并且所述联接器配合件中的至少一个联接器配合件(10、11)设置为柔性的软管导管(3)的导管端部,其中各联接器开口(8、9)在联接器壳体(7)中相互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F·维尔德方
申请(专利权)人:纽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