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号服上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85595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29 14: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病号服上衣,具有从领口延伸到下摆的前门襟开口以及位于该前门襟开口两侧的前襟,至少一侧的前襟上设置有第一开口以及设置在该第一开口上的第一连接件,并且第一开口至少具有一个拐点。因此,当需要检查患者的胸部或腹部等部位时,只需将第一连接件打开并适度调节开口大小,即可通过拐点至少在前襟上掀开三角结构的窗口,因此不需暴露患者过多的身体并且该窗口相比撩起整体上移可以更方便地保持。另外当需要对患者安装例如动态心电图的线路时,也可以通过该第一开口并调节第一连接件的开口度实现线路的穿入或穿出,不需经过领口而导致患者不适,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病号服上衣能够方便医护人员对患者的检查、治疗和护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病号服上衣,具有从领口延伸到下摆的前门襟开口以及位于该前门襟开口两侧的前襟,至少一侧的前襟上设置有第一开口以及设置在该第一开口上的第一连接件,并且第一开口至少具有一个拐点。因此,当需要检查患者的胸部或腹部等部位时,只需将第一连接件打开并适度调节开口大小,即可通过拐点至少在前襟上掀开三角结构的窗口,因此不需暴露患者过多的身体并且该窗口相比撩起整体上移可以更方便地保持。另外当需要对患者安装例如动态心电图的线路时,也可以通过该第一开口并调节第一连接件的开口度实现线路的穿入或穿出,不需经过领口而导致患者不适,因此本技术提供的病号服上衣能够方便医护人员对患者的检查、治疗和护理。【专利说明】病号服上衣
本技术涉及医用病号服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病号服上衣。
技术介绍
病号服是住院患者统一穿着的服装,包括病号服上衣和病号裤。由于患者需穿着 病号服进行各种检查、治疗和护理,因此病号服的设计是否合理也会影响到患者舒适度。其 中现有的病号服虽然在尺寸上设计的较为宽松,但在结构上仍然采用普通服装的样式,这 样仍会造成对医护人员和患者的不便。针对上衣,需要对患者胸部和腹部进行检查时需要 将患者的上衣撩起并用手保持或解开前门襟,这样会暴露患者较多的身体尤其是当需要长 时间测量或治疗时会对患者造成不便,而针对行动不便的危重患者时,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也将加大。 因此,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病号服上衣具有积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病号服上衣,该病号服上衣能够方便医护人员对患 者进行检查、治疗和护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病号服上衣,具有从领口延伸到下摆的 前门襟开口以及位于该前门襟开口两侧的前襟,至少一侧的所述前襟上设置有第一开口以 及设置在该第一开口上的第一连接件,并且所述第一开口至少具有一个拐点。 优选地,所述第一开口形成为具有一个所述拐点的L型结构。 优选地,所述L型结构包括由第一直线段和第二直线段,以及圆滑连接所述第一 直线段和所述第二直线段的弧线段。 优选地,所述第一直线段接近所述前门襟开口并沿该前门襟开口向下延伸,所述 第二直线段从所述弧线段远离所述前门襟开口延伸。 优选地,所述第一直线段的上端距离所述领口的坚直距离为10cm?20m,距离所 述前门襟开口的水平距离为3cm?5cm,所述第一直线段的长度为15cm?25cm,所述第二 直线段与所述弧线段的交界处距离所述前门襟开口的水平距离为5cm?10cm,所述第二直 线段的长度为15cm?25cm。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件为隐形连接件。 优选地,所述粘扣带包括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开口两侧的第一粘扣和第二粘扣, 所述病号服上衣还固定有第三粘扣,所述第一粘扣具有封闭位置和打开位置,在所述封闭 位置,所述第一粘扣和所述第二粘扣粘连以封闭所述第一开口,在所述打开位置,所述第一 粘扣和所述第二粘扣断开粘连以打开所述第一开口,并且所述第一粘扣与所述第三粘扣粘 连。 优选地,该病号服上衣还设置有从袖口延伸到所述领口的第二开口以及设置在该 第二开口上的第二连接件。 优选地,所述第二开口和所述第二连接件为两组并对称设置在所述领口的两侧。 优选地,所述病号服上衣的肘部设置有第三开口以及设置在该第三开口上的第三 连接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本技术提供的病号服上衣在前襟部分设置有具有拐 点的第一开口,当需要检查患者的胸部或腹部等部位时,只需将第一连接件打开并适度调 节开口大小,即可通过拐点至少在前襟上掀开三角结构的窗口,因此不需暴露患者过多的 身体并且该窗口相比撩起整体上移可以更方便地保持。另外当需要对患者安装例如动态 心电图的线路时,也可以通过该第一开口并调节第一连接件的开口度实现线路的穿入或穿 出,不需经过领口而导致患者不适,因此本技术提供的病号服上衣能够方便医护人员 对尤其是危重病人的检查、治疗和护理。 本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 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技术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病号服上衣的正视结构示意图,此时第一 开口封闭; 图2是是本技术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病号服上衣的正视结构示意图,此时第 一开口打开; 图3和图4分别是本技术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病号服上衣的两侧侧视结构示 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领口 2 下摆 3 前门襟开口 4 袖口 5 第二连接件 6 前襟 7 第一连接件 8 第三连接件 9 第四连接件 10 第三粘扣 71 拐点 72 第一直线段 73 第二直线端 74 弧线段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 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 在本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通常是在患 者穿着病号服上衣站立时定义的,具体地可参考图1所示的图面方向。 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病号服上衣,与现有技术中的上衣类似, 该病号服上衣具有从领口 1延伸到下摆2的前门襟开口 3以及位于该前门襟开口 3两侧的 前襟6,其中前门襟开口 3上设置有第四连接件9,例如相互配合的纽扣和扣眼,以能够正常 状态下的病号服上衣的穿和脱。其中为了便于医护人员对患者胸部和腹部的检查、治疗和 护理,本技术提供的病号服上衣的至少一侧的前襟6上设置有第一开口以及设置在该 第一开口上的第一连接件7,并且第一开口至少具有一个拐点71。 由于本技术提供的病号服上衣在前襟部分设置有具有拐点的第一开口,当需 要检查患者的胸部或腹部等部位时,只需将第一连接件7打开并适度调节开口大小,即可 通过拐点71至少在前襟6上掀开三角形结构的窗口,因此不需暴露患者过多的身体并且该 窗口相比撩起整体上衣可以更方便地保持。另外当需要对患者安装例如动态心电图等需要 长时间附着与病人身体上的线路时,也可以通过该第一开口并调节第一连接件的开口度实 现线路的穿入或穿出并固定,不需经过领口而导致患者不适,因此本技术提供的病号 服上衣能够方便医护人员对尤其是危重病人的检查、治疗和护理。 需要说明的是,能够实现上述技术构思的实施方式有多种,例如第一开口的结构 以及第一连接件7的种类等等,其中第一连接件7以及本文中的第二、第三和第四连接件可 以为粘扣带、拉链或纽扣等衣物上常用于封闭相应开口的连接件,为了方便说明本实用新 型,在此只介绍其中的优选方式,该优选实施方式只用于说明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 技术。 如图1所示,在本技术提供的优选实施方式中,第一开口形成为具有一个拐 点71的L型结构,因此使得第一开口的结构简单并且通过拐点71即可完成在前襟上掀开 类似三角结构的窗口,因此在完成对患者检查、治疗和护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病号服上衣,具有从领口(1)延伸到下摆(2)的前门襟开口(3)以及位于该前门襟开口(3)两侧的前襟(6),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侧的所述前襟(6)上设置有第一开口以及设置在该第一开口上的第一连接件(7),并且所述第一开口至少具有一个拐点(71),其中,所述第一连接件(7)为粘扣带,所述粘扣带包括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开口两侧的第一粘扣(75)和第二粘扣(76),所述病号服上衣还固定有第三粘扣(10),所述第一粘扣(75)具有封闭位置和打开位置,在所述封闭位置,所述第一粘扣(75)和所述第二粘扣(76)粘连以封闭所述第一开口,在所述打开位置,所述第一粘扣(75)和所述第二粘扣(76)断开粘连以打开所述第一开口,并且所述第一粘扣(75)与所述第三粘扣(10)粘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海芹王宪波孙凤霞于艳伶李春梅程宏王晓静
申请(专利权)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赵海芹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