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尿管支架置入辅助套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85222 阅读:2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29 14: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医疗器械领域,涉及一种输尿管支架置入辅助套件;由外鞘(1)和内芯(2)组成;所述内芯(2)为带有刻度的实心内芯,外表设不同颜色,其置于外鞘(1)内,内芯(2)的前端柔软可弯曲;所述外鞘(1)的前端开口、圆润、中空;所述内芯(2)引导外鞘(1)置入后退出。使用结果表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输尿管支架置入辅助套件利用所述外鞘超滑的特点,以及内芯的前端柔软可弯曲的优势,能有效减少输尿管支架留置中造成的尿路损伤,提高塑料导管试插效率,增加输尿管支架留置成功率,并能减少医疗资源浪费,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属医疗器械领域,涉及一种输尿管支架置入辅助套件;由外鞘(1)和内芯(2)组成;所述内芯(2)为带有刻度的实心内芯,外表设不同颜色,其置于外鞘(1)内,内芯(2)的前端柔软可弯曲;所述外鞘(1)的前端开口、圆润、中空;所述内芯(2)引导外鞘(1)置入后退出。使用结果表明,本技术的输尿管支架置入辅助套件利用所述外鞘超滑的特点,以及内芯的前端柔软可弯曲的优势,能有效减少输尿管支架留置中造成的尿路损伤,提高塑料导管试插效率,增加输尿管支架留置成功率,并能减少医疗资源浪费,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专利说明】一种输尿管支架置入辅助套件
本技术属医疗器械领域,涉及一种输尿管支架置入辅助套件。
技术介绍
输尿管支架管作为泌尿外科临床常用的器械之一,已经在临床上应用多年,既可 作为诊断工具也可作为治疗工具,成为泌尿外科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 目前临床在置入输尿管支架管时,通常先用硬质塑料导管进行试插,但在试插过程中造成 膀胱刺激、输尿管痉挛及继发的血尿等,严重影响后续正式插管,而且,由于塑料导管与输 尿管支架的材质不同,即使塑料导管能顺利置入肾盂,正式留置输尿管支架也未必成功,上 述临床常规的试插有时不但不会增加,反而可能会减少留置输尿管支架的成功率;此外,若 不进行塑料导管试插而直接尝试留置输尿管支架,一旦由于输尿管梗阻等原因无法顺利留 置时,将不得不丢弃一次性使用的输尿管支架,从而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 但迄今为止,尚未见有关上述输尿管支架置入辅助套件的报道。因此,根据临床实 际需要,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拟提供一种输尿管支架置入辅助套件,以在目前输尿管留置过程 中,能提高塑料导管试插效率,增加输尿管支架留置成功率,并且能减少医疗资源浪费的输 尿管支架置入辅助套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的技术缺陷或不足,提供一种输尿管支架置入辅助 套件;该辅助套件能辅助输尿管支架置入,并能提高塑料导管试插效率,增加输尿管支架留 置成功率,减少医疗资源浪费的。 本技术的输尿管支架置入辅助套件,其特征在于,由外鞘1和内芯2组成;所 述内芯2置于外鞘1内; 本技术中,所述外鞘1采用硬质塑料制备,外表超滑,该外鞘1的前端开口、圆 润,能依靠质硬和光滑的特性顺利通过输尿管直达肾盂; 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外鞘1前端开口,圆润;其长度为500mm,中空,外径 为 1. 67mm,内径为 1. 00mm ; 本技术中,所述内芯2带有刻度,且外表超滑;当退出所述外鞘1后,留置的内 芯2可顺利将所述支架管导入,该内芯2的前端柔软可弯曲,不会损伤尿路上皮,增加置管 的成功率,且不需要在没有试插的情况下尝试直接置入输尿管支架,避免不必要的医疗支 出; 所述内芯2的长度为600mm(比外鞘长100mm),其直径不超过1. 00mm,前端柔软可 弯曲,以免不慎损伤尿路粘膜;该内芯2的外表设有不同颜色,用以匹配外鞘; 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内芯2设定绿、黄、红三种颜色用以匹配外鞘,由 前往后,前480mm (即外鞘长度-20mm)为绿色,在该颜色范围内,内芯不会穿出外鞘; 480-500_为黄色,该区间需谨慎;500-600_为红色,该区间进入外鞘时,内芯头端会露出 外鞘,易损伤尿路粘膜,应当避免;而可长期留置的输尿管支架处理成两端开口。 使用时,首先将本技术所述内芯2的软头从尾部插入外鞘1(为避免内芯与尿 路粘膜接触增加损伤及插管阻力,避免内芯红色区域进入外鞘);然后,找到输尿管膀胱内 开口后,将润滑的外鞘1 (含内芯2)逆行置入肾盂;置入的外鞘1 (含内芯2)到位后,退出 外鞘1,留置内芯2于输尿管、肾盂内,并可根据内芯表面刻度测算输尿管长度;再后,使用 顶管将两端开口的输尿管支架沿留置的内芯2逆行置入肾盂(置入深度参考上一步中测算 的输尿管长度);最后,使用顶管避免输尿管支架滑出,小心退出内芯2,拔出顶管后,完成操 作。 使用结果表明,本技术的输尿管支架置入辅助套件利用所述外鞘超滑的特 点,以及内芯的前端柔软可弯曲的优势,能有效减少输尿管支架留置中造成的尿路损伤,提 高塑料导管试插效率,增加输尿管支架留置成功率,并能减少医疗资源浪费,降低患者的经 济负担。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输尿管支架置入辅助套件的外鞘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输尿管支架置入辅助套件的内芯自然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输尿管支架置入辅助套件的内芯插入外鞘后示意图, 其中,1为外鞘、2为内芯。 图4为本技术输尿管支架置入辅助套件的输尿管支架置入示意图。 图5为本技术输尿管支架置入辅助套件的顶管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技术技术 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技术的保护 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飞所示,本技术的输尿管支架置入辅助套件由外鞘1和内芯2组成;所 述内芯2置于外鞘1内;采用硬质塑料制备外鞘1,外表超滑,该外鞘1的前端开口、圆润, 能依靠质硬和光滑的特性顺利通过输尿管直达肾盂;所述外鞘1前端开口,圆润;其长度为 500mm,中空,外径为1. 67mm,内径为1. 00mm ; 所述内芯2带有刻度,且外表超滑;当退出所述外鞘1后,留置的内芯2可顺利将 所述支架管导入,该内芯2的前端柔软可弯曲,不会损伤尿路上皮,增加置管的成功率,且 不需要在没有试插的情况下尝试直接置入输尿管支架,避免不必要的医疗支出; 所述内芯2的长度为600mm,比外鞘长100mm,其直径不超过1. 00mm,前端柔软可弯 曲,以免不慎损伤尿路粘膜;该内芯2外表设绿、黄、红三种颜色用以匹配外鞘,由前往后, 前480mm (即外鞘长度-20mm)为绿色,在该颜色范围内,内芯不会穿出外鞘;480-500mm为 黄色,该区间需谨慎;500_600mm为红色,该区间进入外鞘时,内芯头端会露出外鞘,易损伤 尿路粘膜,应当避免;而可长期留置的输尿管支架处理成两端开口。 使用时,首先将所述内芯2的软头从尾部插入外鞘1,为避免内芯与尿路粘膜接触 增加损伤及插管阻力,避免内芯红色区域进入外鞘;然后,寻找到输尿管膀胱内开口后,将 润滑的含内芯2的外鞘1逆行置入肾盂;置入的外鞘1 (含内芯2)到位后,退出外鞘1,留 置内芯2于输尿管、肾盂内,并可根据内芯表面刻度测算输尿管长度;再后,使用顶管将两 端开口的输尿管支架沿留置的内芯2逆行置入肾盂,置入深度可参考上一步中测算的输尿 管长度;最后,使用顶管避免输尿管支架滑出,小心退出内芯2,拔出顶管后,完成操作。 实施例2 如图1飞所示,本的输尿管支架置入辅助套件的组织及使用步骤,包括: (1)组装外鞘与内芯 将内芯软头在前从尾部插入外鞘,为避免内芯与尿路粘膜接触增加损伤及插管阻 力,避免内芯红色区域进入外鞘; (2)置入外鞘(含内芯) 找到输尿管膀胱内开口后,将润滑的外鞘(含内芯)逆行置入肾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输尿管支架置入辅助套件,其特征在于,由外鞘(1)和内芯(2)组成;所述内芯(2)为带有刻度的实心内芯,外表设不同颜色,其置于外鞘(1)内,内芯(2)的前端柔软可弯曲;所述外鞘(1)的前端开口、圆润、中空;所述内芯(2)引导外鞘(1)置入后退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晓健叶定伟
申请(专利权)人: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