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克洪专利>正文

永磁体铸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84822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29 14: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永磁体铸型模具,包括固定半模(1)和活动半模(2),固定半模(1)和活动半模(2)在合并时在其间形成永磁体棒体成型空间,固定半模的背侧具有后边墙(3),并且在侧面具有侧边墙(4),活动半模具有活动边墙(5),其中固定半模的侧边墙(4)完全包围活动半模的侧面,其特征在于,固定半模和活动半模在合起来时于其间存在间隙(6),在两个棒体成型空间之间的间隙中具有隔断件(7)。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铸型模具有利于棒体坯料的脱模和相互分离,获得分离良好、表面质量相对较高的棒体坯料,从而提高后期处理所获产品的质量,并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永磁体铸型模具,包括固定半模(1)和活动半模(2),固定半模(1)和活动半模(2)在合并时在其间形成永磁体棒体成型空间,固定半模的背侧具有后边墙(3),并且在侧面具有侧边墙(4),活动半模具有活动边墙(5),其中固定半模的侧边墙(4)完全包围活动半模的侧面,其特征在于,固定半模和活动半模在合起来时于其间存在间隙(6),在两个棒体成型空间之间的间隙中具有隔断件(7)。本技术的铸型模具有利于棒体坯料的脱模和相互分离,获得分离良好、表面质量相对较高的棒体坯料,从而提高后期处理所获产品的质量,并提高生产效率。【专利说明】
本技术属于永磁体制造领域,具体来说涉及永磁体铸型模具。 永磁体铸型模具
技术介绍
永磁体的制造过程涉及将原料制成合金,磨碎,在氢气氛围下制成粉状,混合,压 模成型,最后烧结成固定形状。压模成型的坯料的质量好坏决定了烧结质量,即压模成型的 坯料的均匀度、是否易于分离以及表面毛刺的量会影响烧结后棒体的结构、表面质量和棒 体是否容易粘连而不易分离。如果棒体因表面毛刺过多,而在烧结时出现粘连的现象,会导 致废品率急剧上升,从而影响生产质量和成本。棒体是否容易分离取决于在脱模后棒体坯 料的分离是否容易分离,并且还要考虑到压模时能否大规模实施,以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永磁体铸型模具,用于将永磁体原料粉料压模成型,所获得 的成型坯料易于脱模,各棒体之间易于分离,分离得到的棒体毛坯表面相对光滑,并且该模 具可以并行使用,利于棒体的大批量制造。 具体来说,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种永磁体铸型模具,包括固定半模1和活动半模2,固定半模1和活动半模2在 合并时在其间形成永磁体棒体成型空间,固定半模的背侧具有后边墙3,并且在侧面具有侧 边墙4,活动半模具有活动边墙5,其中固定半模的侧边墙4完全包围活动半模的侧面,其特 征在于,固定半模和活动半模在合起来时于其间存在间隙6,在两个棒体成型空间之间的间 隙中具有隔断件7。 所述隔断件7可以设置在固定半模上,也可以设置在活动半模上,甚至可以在两 个半模上都设置。 并且所述隔断件7可以不接触对方半模,只要在成型时,在连续的棒体坯料之间 留下足够深的印痕以使得能达到分离的效果即可,并且在不接触时,两个相邻的成型空间 之间可以获得粉料的一定流动性,从而在压模时在一定程度上自动调整各成型空间中的粉 料量,实现均匀的效果。在不接触的情况下,隔断件的形状可以采用刀片状或者齿状,这种 齿状可以是密齿状,也可以是疏齿状,均可以达成粉料的流动。 所述隔断件7也可以与对方半模接触。接触会限制粉料的流动,为了实现粉料量 调整的效果,在接触的情况下,隔断件优选选择齿状,以使得粉料可借助于齿间的孔隙流 动。这种齿状形状可以是密齿状,也可以是疏齿状。疏齿状的齿间间隙更大,粉料流动更容 易,但是也会在分离后的棒体上留下较多的毛刺残留,因此这两种形状可以根据实际生产 情况进行选择。 有益效果:采用本技术的模具,所获得的成型坯料棒体之间容易分离,表面毛 刺易于去除,表面相对光滑,使得烧结时棒体之间的粘连大为减少,生产效率提高的同时, 广品质量也获得了提商。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的永磁体铸型模具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该模具的部分放大图。 图3是一个实施方案的剖面图。 图4是另一个实施方案的剖面图。 图5是再一个实施方案的剖面图。 在图中:1固定半t旲;2活动半t旲;3后边墙;4侧边墙;5活动边墙;6间隙;7隔断 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 参见图1,本技术的永磁体铸型模具包括固定半模1和活动半模2,固定半模1 和活动半模2在合并时在其间形成永磁体棒体成型空间,固定半模的背侧具有后边墙3,并 且在侧面具有侧边墙4,活动半模具有活动边墙5,当两个半模合并时所有边墙围合起来, 防止加料时粉料扩散到模具外面,并且提供刮平时的边界。在所有边墙中,固定半模的侧边 墙4完全包围活动半模的侧面,以利于活动半模的定位。固定半模和活动半模在合起来时 于其间存在间隙6,以用于粉料在成型空间中流动,并且用于在合模时容纳上次铸型时流散 的粉料,以防止不能正常合模。 参见图2,在两个棒体成型空间之间的间隙中具有隔断件7,这个隔断件可以在铸 型时在两个棒体坯料之间的连接部位留下刻痕,这样在脱模后,相邻的两个棒体可以容易 地分离。 所述隔断件7可以设置在固定半模上,也可以设置在活动半模上,甚至可以在两 个半模上都设置。 图3至5示出了隔断件7的几种不同实施方式。 如图3所见,隔断件采用刀片状的形式。刀片状具有最平滑的形状,但是缺点在于 形状是连续的,因此粉料在两个相邻成型空间之间的流动性差,当粉料装填量有差异时,难 以通过模具的晃动和粉料的自流动调节,导致压紧后的棒体紧实度不太一致。所以在这种 情况下,优选隔断件7不接触对方半模,而使留下一条孔隙,只要在成型时,在连续的棒体 坯料之间留下足够深的印痕以使得能达到分离的效果即可。 再参见图4和5,隔断件的形状采用的是齿状,其中图4示出的是密齿状,图5示出 的是疏齿状。各齿之间留有空隙,可以用来达成粉料的流动,但是缺点是会有一定量的毛刺 存在,这可以通过根据粉料的性质设定齿的密度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在一般情况下,脱模 并分离棒体后,棒体上的突出毛刺部分的边缘会立即脱落,毛刺缩短并变得圆滑,从而不影 响后期加工。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技术不限于 上述实施方式,在所属
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 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权利要求】1. 一种永磁体铸型模具,包括固定半模(1)和活动半模(2),固定半模(1)和活动半模 (2)在合并时在其间形成永磁体棒体成型空间,固定半模的背侧具有后边墙(3),并且在侧 面具有侧边墙(4),活动半模具有活动边墙(5 ),其中固定半模的侧边墙(4)完全包围活动 半模的侧面,其特征在于,固定半模和活动半模在合起来时于其间存在间隙(6),在两个棒 体成型空间之间的间隙中具有隔断件(7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磁体铸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断件(7)是设置在固定半 模上。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磁体铸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断件(7)是设置在活动半 模上。4. 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永磁体铸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断件(7)不接触对方 半模。5. 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永磁体铸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断件(7)与对方半模 接触。6.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永磁体铸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断件(7)是呈刀片状、密 齿状或疏齿状。7.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永磁体铸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断件(7)是呈密齿状或疏 齿状。【文档编号】B22F3/03GK203900485SQ201420268779【公开日】2014年10月29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26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26日 【专利技术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永磁体铸型模具,包括固定半模(1)和活动半模(2),固定半模(1)和活动半模(2)在合并时在其间形成永磁体棒体成型空间,固定半模的背侧具有后边墙(3),并且在侧面具有侧边墙(4),活动半模具有活动边墙(5),其中固定半模的侧边墙(4)完全包围活动半模的侧面,其特征在于,固定半模和活动半模在合起来时于其间存在间隙(6),在两个棒体成型空间之间的间隙中具有隔断件(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克洪
申请(专利权)人:李克洪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