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曹广才专利>正文

新型高效永磁体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75770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29 10: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新型高效永磁体模具,包括固定模和活动模,固定模和活动模均具有棒体坯料成型空间的一半,并且在固定模和活动模之间设置一个中间件,中间件具有间隔墙,间隔墙将中间件分为前后两半,每两个半模之间在合模时存在一个间隙,间隙中还可以设置隔断件。采用这种中间件,可以灵活地根据生产量的大小增加或减少中间件的数量,合模时遇到的阻力可以大为减小,因而可以实现永磁体棒体坯料的大规模快速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新型高效永磁体模具,包括固定模和活动模,固定模和活动模均具有棒体坯料成型空间的一半,并且在固定模和活动模之间设置一个中间件,中间件具有间隔墙,间隔墙将中间件分为前后两半,每两个半模之间在合模时存在一个间隙,间隙中还可以设置隔断件。采用这种中间件,可以灵活地根据生产量的大小增加或减少中间件的数量,合模时遇到的阻力可以大为减小,因而可以实现永磁体棒体坯料的大规模快速生产。【专利说明】
本技术属于永磁体制造领域,具体来说涉及新型高效永磁体模具。 新型高效永磁体模具
技术介绍
永磁体的制造涉及合金熔炼、甩带、磨碎、氢破、压模和烧结等步骤。压模涉及将氢 破后的粉料放入模具中压模成型。永磁体一般是体积不大的棒状体,因此采用逐个压模制 造的方式,则会对生产效率造成很大的制约。在永磁体制造的各个步骤中,除压模以外的步 骤都可以采用大规模处理的方式,唯有压模步骤由于现有模具的限制,难以采用大规模生 产的方式,由此造成整个制造过程的限速步骤。因此希望设计出能用于大规模高速生产方 式的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新型高效永磁体模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大规模制造模具的欠 缺,并且还可以根据生产量灵活调整。 具体来说,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种新型高效永磁体模具,包括固定模1和活动模8,固定模1具有底边墙3和侧 边墙5,活动模8具有前边墙9,固定模1和活动模8均具有棒体坯料成型空间2的一半,并 且当将固定模1和活动模8合并时,每一半成型空间合并成一个完整的成型空间2,其特征 在于,固定模1和活动模8之间设置一个中间件6,中间件6具有间隔墙7和侧边墙5,间隔 墙7将中间件6分为前后两半,每一半都具有一半的成型空间,前一半的一半成型空间可以 和固定模的一半成型空间合并成完整成型空间,后一半的一半成型空间可以和活动模的一 半成型空间合并成完整成型空间,固定模、中间件和活动模的每个半模的宽度使得在合模 时各半模之间存在间隙4。 优选地,在所述间隙4中还设有隔断件10。 更优选地,隔断件10是呈疏齿状分布在间隙4中。 另外,固定模的下部设置有托台10,用于承托中间件或活动模,而中间件对应于固 定模托台的部分凹进,并且中间件下部也设有托台10用于承托活动模或另一中间件。 有益效果:通过采用这种中间件,合模时由于中间间隙的存在,防止残余粉料堆积 而造成合模不到位,并且减小合模时的阻力,实现快速合模,因而可以大规模快速生产。中 间件的数量可以根据生产规模进行调整,即想要增加生产规模时,可以增加中间件的数量, 反之则减少中间件的数量,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工件运用效率。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的模具的俯视图。 图2是模具端部的剖视图。 在图中:1固定t旲;2成型空间;3底边墙;4间隙;5侧边墙;6中间件;7间隔墙;8 活动模;9前边墙;10隔断件;11托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参见图1,本技术的新型高效永磁体模具包括固定模1和活动模8,固定模1 具有底边墙3和侧边墙5,活动模8具有前边墙9,固定模1和活动模8均具有棒体坯料成 型空间2的一半,并且当将固定模1和活动模8合并时,每一半成型空间合并成一个完整的 成型空间2,其特征在于,固定模1和活动模8之间设置一个中间件6,中间件6具有间隔墙 7和侧边墙5,间隔墙7将中间件6分为前后两半,每一半都具有一半的成型空间,前一半的 一半成型空间可以和固定模的一半成型空间合并成完整成型空间,后一半的一半成型空间 可以和活动模的一半成型空间合并成完整成型空间,固定模、中间件和活动模的每个半模 的宽度使得在合模时各半模之间存在间隙4。 一轮磁体铸型完成,脱模后,模具上会残留一定量的粉料,这些粉料在合模时会造 成阻碍,阻止合模完全,为合模完全,在以前的方法中需要仔细清理。采用本技术的模 具时,中间预留空隙为容纳粉料留下空间,因而可以快速合模而不用考虑清理是否彻底。当 要大规模生产时,增加中间件的数量,而调整到较小规模时,采用较少的中间件数量即可, 因而极大地提升了生产效率和装置应用率。 参见图2,在所述间隙4中还设有隔断件10,所述隔断件10是设置在成型空间之 间的壁上,用于消除留下空隙带来的棒体分离问题。隔断件10优选是呈疏齿状分布在间隙 4中。尖齿状有利于减小各部件前进时的阻力,而且各齿之间的空隙也利于粉料的流动,有 利于调节各成型空间之间的装料均一性。 另外,固定模的下部设置有托台10,用于承托中间件或活动模,而中间件对应于固 定模托台的部分凹进,并且中间件下部也设有托台10用于承托活动模或另一中间件,从而 为合模时的各部件提供支撑。 通过采用这种中间件,合模时由于中间间隙的存在,防止残余粉料堆积而造成合 模不到位,并且减小合模时的阻力,实现快速合模,因而可以大规模快速生产。中间件的数 量可以根据生产规模进行调整,即想要增加生产规模时,可以增加中间件的数量,反之则减 少中间件的数量,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工件运用效率。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技术不限于 上述实施方式,在所属
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 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权利要求】1. 一种新型高效永磁体模具,包括固定模(1)和活动模(8),固定模(1)具有底边墙 (3 )和侧边墙(5 ),活动模(8 )具有前边墙(9 ),固定模(1)和活动模(8 )均具有棒体坯料成 型空间(2)的一半,并且当将固定模(1)和活动模(8)合并时,每一半成型空间合并成一个 完整的成型空间(2),其特征在于,固定模(1)和活动模(8)之间设置一个中间件(6),中间 件(6 )具有间隔墙(7 )和侧边墙(5 ),间隔墙(7 )将中间件(6 )分为前后两半,每一半都具有 一半的成型空间,前一半的一半成型空间可以和固定模的一半成型空间合并成完整成型空 间,后一半的一半成型空间可以和活动模的一半成型空间合并成完整成型空间,固定模、中 间件和活动模的每个半模的宽度使得在合模时各半模之间存在间隙(4)。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高效永磁体模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间隙(4)中还设有隔 断件(10)。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高效永磁体模具,其特征在于,隔断件(10)是呈疏齿状分 布在间隙(4)中。4. 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新型高效永磁体模具,其特征在于,固定模的下部 设置有托台(10),用于承托中间件或活动模,而中间件对应于固定模托台的部分凹进,并且 中间件下部也设有托台(10)用于承托活动模或另一中间件。【文档编号】B22F3/03GK203900480SQ201420268720【公开日】2014年10月29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26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26日 【专利技术者】曹广才 申请人:曹广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高效永磁体模具,包括固定模(1)和活动模(8),固定模(1)具有底边墙(3)和侧边墙(5),活动模(8)具有前边墙(9),固定模(1)和活动模(8)均具有棒体坯料成型空间(2)的一半,并且当将固定模(1)和活动模(8)合并时,每一半成型空间合并成一个完整的成型空间(2),其特征在于,固定模(1)和活动模(8)之间设置一个中间件(6),中间件(6)具有间隔墙(7)和侧边墙(5),间隔墙(7)将中间件(6)分为前后两半,每一半都具有一半的成型空间,前一半的一半成型空间可以和固定模的一半成型空间合并成完整成型空间,后一半的一半成型空间可以和活动模的一半成型空间合并成完整成型空间,固定模、中间件和活动模的每个半模的宽度使得在合模时各半模之间存在间隙(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广才
申请(专利权)人:曹广才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