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履带行走机构用支重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84204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29 14: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工程机械领域,具体提供一种履带行走机构用支重轮。其结构包括轮体、铜套、轮轴及端盖,轮体通过铜套套接在轮轴中部,所述轮体内壁的中部开有储油槽,所述轮轴侧壁铣有润滑油槽,两个端盖分别固定在轮轴两端,并通过浮动油封与轮体密封连接,其特点是所述润滑油槽为两段式油槽,两段油槽呈直线对称分布在轮轴侧壁上,且两段油槽之间轮轴的宽度小于储油槽的宽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履带行走机构用支重轮具有加工效率高、润滑效果好等特点,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工程机械领域,具体提供一种履带行走机构用支重轮。其结构包括轮体、铜套、轮轴及端盖,轮体通过铜套套接在轮轴中部,所述轮体内壁的中部开有储油槽,所述轮轴侧壁铣有润滑油槽,两个端盖分别固定在轮轴两端,并通过浮动油封与轮体密封连接,其特点是所述润滑油槽为两段式油槽,两段油槽呈直线对称分布在轮轴侧壁上,且两段油槽之间轮轴的宽度小于储油槽的宽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履带行走机构用支重轮具有加工效率高、润滑效果好等特点,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专利说明】一种履带行走机构用支重轮
本技术涉及工程机械领域,具体提供一种履带行走机构用支重轮。
技术介绍
履带行走机构是大型工程机械(液压挖掘机、打桩机、旋挖钻等)中最常用的行走 机构之一。行走机构中支重轮的工作性能直接影响到行走机构及至工程机械的工作状况。 现有技术中,支重轮主要由轮体、铜套、轮轴及端盖构成,轮体内壁设有储油槽,轮 轴侧壁铣有贯穿式润滑油槽。支重轮工作时,储油槽内的润滑油通过润滑油槽进入铜套与 轮轴之间的空隙,使轮轴得到润滑保护。 支重轮的轮轴比较长,为了使靠近轮轴两端的部分也能得到适度地润滑保护,贯 穿式润滑油槽就必须达到一定长度,因此,在加工润滑油槽时就只能够用外圆磨对轮轴进 行磨削处理。由于,外圆磨磨削时一次只能装夹一件工件,且装夹效率低,严重影响轮轴的 生产效率。 外圆磨的工作原理:将工件一端装入机芯夹,放入磨床,然后用尾架顶尖顶住工件 的另一端,在松开工件时只能将砂轮处于后退位置时才允许松开尾架顶尖,工件装卸比较 麻烦,且一次只能够装夹一件工件。 无心磨的工作原理:砂轮高速旋转进行磨削,导轮以较慢速度同向旋转,带动工 件旋转作圆周进给。无心磨床贯穿磨削时,通过调整导轮轴线的微小倾斜角来实现轴向进 给。无心磨床配有自动上下料机构,能进行自动循环磨削。 由此可见无心磨床在磨削通轴时的效率更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生产效率高的履带 行走机构用支重轮。 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履带行走机构用支重轮, 包括轮体、铜套、轮轴及端盖,轮体通过铜套套接在轮轴中部,所述轮体内壁的中部开有储 油槽,所述轮轴侧壁铣有润滑油槽,两个端盖分别固定在轮轴两端,并通过浮动油封与轮体 密封连接,其特点是所述润滑油槽为两段式油槽,两段油槽呈直线对称分布在轮轴侧壁上, 且两段油槽之间轮轴的宽度小于储油槽的宽度。 两段式油槽,即,轮轴中间有一部分未铣通,且未铣通的部分比轮体的储油槽窄。 中间未铣通的部分凸起部分能够弥补无心磨导轮宽度的缺陷,使其可以在无心磨 上进行加工,由此提商了生广效率。 为了便于更换润滑油,润滑油槽底面所在平面与水平面垂直,即,轮轴安装到位 时,润滑油槽所在平面与地面成90°夹角。 润滑油槽与轮轴之间圆滑过渡,以进一步提高润滑效果,避免刮伤铜套造成漏油。 本技术的履带行走机构用支重轮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 果: (一)两段式油槽,使轮轴能够很好的适应无心磨床,在不影响润滑油润滑效果的 iu提下,能够大幅度提1?加工效率; (二)润滑油槽底面垂直设置,更换润滑油更为方便。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技术履带行走机构用支重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图1所示履带行走机构用支重轮轮轴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图2中轮轴的A-A线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对本技术 的限定。 在本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 是指参考附图所示的上、下、左、右;"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下面给出一个最佳实施例: -种履带行走机构用支重轮,主要由轮体1、铜套2、轮轴3、端盖4及固定销5构 成。 轮体1中心设有安装通孔,安装通孔内壁的中部开有储油槽6。轮体1通过设置在 通孔中的铜套2套接在轮轴3中部。两个端盖4分别通过固定销5固定在轮轴3两端,并 通过浮动油封7与轮体密封连接。 轮轴3侧壁铣有两段式油槽。两段油槽8呈直线对称分布在轮轴3侧壁上,且两 段油槽8之间轮轴的宽度小于储油槽6的宽度。 两段油槽8的底面所在平面与水平面垂直,且两段油槽8与轮轴3之间圆滑过渡。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技术较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本领域的技 术人员在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的通常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 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 一种履带行走机构用支重轮,包括轮体、铜套、轮轴及端盖,轮体通过铜套套接在轮 轴中部,所述轮体内壁的中部开有储油槽,所述轮轴侧壁铣有润滑油槽,两个端盖分别固定 在轮轴两端,并通过浮动油封与轮体密封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油槽为两段式油槽, 两段油槽呈直线对称分布在轮轴侧壁上,且两段油槽之间轮轴的宽度小于储油槽的宽度。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履带行走机构用支重轮,其特征在于,润滑油槽底面所在平 面与水平面垂直。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履带行走机构用支重轮,其特征在于,润滑油槽与轮轴之间 圆滑过渡。【文档编号】B62D55/14GK203902713SQ201420335672【公开日】2014年10月29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23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23日 【专利技术者】徐公强, 韩廷意, 吴国喜, 韦庆秀, 张怀强 申请人:济宁金牛重工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履带行走机构用支重轮,包括轮体、铜套、轮轴及端盖,轮体通过铜套套接在轮轴中部,所述轮体内壁的中部开有储油槽,所述轮轴侧壁铣有润滑油槽,两个端盖分别固定在轮轴两端,并通过浮动油封与轮体密封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油槽为两段式油槽,两段油槽呈直线对称分布在轮轴侧壁上,且两段油槽之间轮轴的宽度小于储油槽的宽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公强韩廷意吴国喜韦庆秀张怀强
申请(专利权)人:济宁金牛重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