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蜂巢电场调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83862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29 1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蜂巢电场调针器,包括校正阴极针的校正部件和判断阴极针是否处于蜂巢电场的除油烟通道的中轴线上的校正判断部件;校正部件包括握手部、与握手部连接的连接杆和设置在连接杆末端的校正头部,校正头部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校正阴极针的校正凹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实用,操作简单,不但便于对阴极针进行校正,而且可以快速并准确的判断阴极针是否校正成功,有利于保证蜂巢电场的除油烟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蜂巢电场调针器,包括校正阴极针的校正部件和判断阴极针是否处于蜂巢电场的除油烟通道的中轴线上的校正判断部件;校正部件包括握手部、与握手部连接的连接杆和设置在连接杆末端的校正头部,校正头部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校正阴极针的校正凹槽。本技术结构合理实用,操作简单,不但便于对阴极针进行校正,而且可以快速并准确的判断阴极针是否校正成功,有利于保证蜂巢电场的除油烟效果。【专利说明】一种蜂巢电场调针器
本技术涉及蜂巢电场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蜂巢电场调针器。
技术介绍
传统的蜂巢电场一般包括多个排列设置的除油烟通道,每一个除油烟通道中均设 置有一根阴极针,其工作原理是利用阴极针与除油烟通道之间形成的强电场对灰尘、油烟 颗粒进行吸附,实现除油烟效果。实际使用中,阴极针设置在除油烟通道的中轴线上所取得 的除油烟效果最佳,但是由于对蜂巢电场进行搬运或清洗等原因,造成某些除油烟通道中 的阴极针位置偏移,降低除油烟效果。实际使用中,一般是通过人手去对阴极针的位置进行 校正,这种校正方法十分麻烦,耗时费力,误差大,难以确保阴极针处于除油烟通道的中轴 线上。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蜂巢电场调针器,旨在解决传统的人手校正阴极 针操作麻烦,耗时费力,误差大的技术问题。 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蜂巢电场调针器,其中,包括校正阴极针的校正 部件和判断阴极针是否处于蜂巢电场的除油烟通道的中轴线上的校正判断部件; 所述校正部件包括握手部、与握手部连接的连接杆和设置在连接杆末端的校正头 部,所述校正头部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校正阴极针的校正凹槽。 所述的蜂巢电场调针器,其中,所述校正凹槽设置在校正头部的外端部或内端部。 所述的蜂巢电场调针器,其中,所述校正判断部件包括套接在除油烟通道一端判 断套盖,所述判断套盖中心设置有判断校正孔,所述判断校正孔设置在除油烟通道的中轴 线上。 所述的蜂巢电场调针器,其中,所述判断套盖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观察孔。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设置校正阴极针的校正部件,无需人手 接触阴极针进行校正,同时由于校正部件设置有一定长度的连杆,可以将校正头部伸入蜂 巢电场中对阴极针进行校正,使用方便;校正部件的校正头部设置有与阴极针匹配的校正 凹槽,在校正过程中对阴极针进行限位、固定,方便校正操作。本技术还设置校正判断 部件,可以较为准确的判断经过校正的阴极针是否已经处于除油烟通道的中轴线上。 本技术结构合理实用,操作简单,不但便于对阴极针进行校正,而且可以快速 并准确的判断阴极针是否校正成功,有利于保证蜂巢电场的除油烟效果。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蜂巢电场结构与蜂巢电场调针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是蜂巢电场调针器的校正头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蜂巢电场调针器的判断套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判断套盖套接在除油烟通道一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 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 传统的蜂巢电场10 -般包括多个排列设置的除油烟通道20,每一个除油烟通道 中均设置有一根阴极针30 (参见图1),实际应用中,由于对蜂巢电场进行搬运或清洗等原 因,造成某些除油烟通道中的阴极针位置偏移(偏离除油烟通道的中轴线),这时,需要对阴 极针进行校正。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蜂巢电场调针器,如图1所示,包括校正阴极针30的校正 部件和判断阴极针是否处于蜂巢电场的除油烟通道的中轴线上的校正判断部件。实际应用 中,校正部件包括握手部110、与握手部110连接的连接杆120和设置在连接杆120末端的 校正头部130,通过利用校正部件可以便捷的对阴极针30进行校正。 如图3所示,校正头部130上设置有校正阴极针30的校正凹槽131,该校正凹槽 131与阴极针匹配设置(即阴极针可以嵌入校正凹槽131内,具体参见图2),在对阴极针进 行校正的过程中,校正凹槽131可以对阴极针进行限位,提高阴极针校正的方便性。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校正凹槽131设置在校正头部130的外端部132和内 端部133,其中外端部132设置一个校正凹槽131,内端部133设置两个校正凹槽131,具体 请参见图2和图3。这种设置方式,不但可以利用设置在外端部132的校正凹槽131推动 阴极针进行位置校正,还可以利用设置在内端部133的校正凹槽131拉动阴极针进行位置 校正,使阴极针的校正工作显得极为方便,使用者无需频繁的调节自身的位置,操作简单实 用。当然,实际应用中,也可以在外端部132和内端部133均设置一个校正凹槽131。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外端部132和内端部133的两侧均设置层光滑弧面 状,具体请参见图2和图3,这种设置方式可以更加方便校正头部伸入蜂巢电场中进行校正 工作,校正头部不易于蜂巢电场发生碰撞、摩擦等。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校正头部130具有一定的厚度(参见图2),一般设置 成0. 5-5cm,而握手部110采用一字形结构,握手部110与连接杆120形成T字形结构,具体 请参见图1。这种设置方式可以方便使用者通过扭动校正部件对阴极针进行调直,对于一些 稍微有点弯曲的阴极针,可以通过扭动校正部件的这种方式改变其弯曲形状(达到调直的 效果)。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校正判断部件包括套接在除油烟通道20 -端判断套盖210, 该判断套盖210中心设置有判断校正孔220,判断校正孔220设置在除油烟通道20的中轴 线上。如图5所示,为判断套盖210套接在除油烟通道20上的结构示意图,此时判断校正 孔220处于除油烟通道20的中轴线上,当除油烟通道20内部的阴极针30完全对准判断校 正孔220,则说明阴极针30已经处于除油烟通道30的中轴线上,校正完毕,否则继续利用校 正部件对阴极针的位置进行校正。 实际应用中,判断套盖210的结构如图4所示,判断套盖210上还设置有3个观察 孔230,该观察孔230的设置是为了方便使用者观察阴极针30的位置状态和校正状况。 本技术结构合理实用,操作简单,不但便于对阴极针进行校正,而且可以快速 并准确的判断阴极针是否校正成功,有利于保证蜂巢电场的除油烟效果。 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 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技术所附权 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 一种蜂巢电场调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校正阴极针的校正部件和判断阴极针是否 处于蜂巢电场的除油烟通道的中轴线上的校正判断部件; 所述校正部件包括握手部、与握手部连接的连接杆和设置在连接杆末端的校正头部, 所述校正头部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校正阴极针的校正凹槽。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巢电场调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校正凹槽设置在校正头 部的外端部或内端部。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巢电场调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校正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蜂巢电场调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校正阴极针的校正部件和判断阴极针是否处于蜂巢电场的除油烟通道的中轴线上的校正判断部件;所述校正部件包括握手部、与握手部连接的连接杆和设置在连接杆末端的校正头部,所述校正头部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校正阴极针的校正凹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尤今尤毅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科蓝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